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影响

雷春燕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1],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全程护理干预住院病例和门诊手术病例各150例,观察术中和术后第1天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反应,以及术后1周视力.结果全程护理干预住院病例术中和术后第1天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反应均明显少于门诊病例(P<0.001),术后1周视力与门诊手术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白内障手术患者,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术后反应,提高术后视力仍有重要意义.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社区健康教育

    分析系统科学方法中系统论、信息论的主要基本原则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揭示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自觉、主动地运用整体、联系、发展的系统论观点,才能准确地制定出健康教育的策略.并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保证优化地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何丽芳;廖淑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7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准备,积极改善一般状况及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准备好监护病房物品及做好护理人员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和引流管的护理,注意感染的控制,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结果7例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恢复顺利,1例术后服用FK506出现精神症状,减少药物剂量后症状消失.结论加强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防止移植术后感染,及时发现排斥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乃芬;宋玉芝;辛梅;温秀芹;王建芦;尹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早产儿低血糖的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分为症状性低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2种,多发生于早产儿、巨大儿、小样儿以及母亲有糖尿病史的新生儿.该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若未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则有可能导致脑损伤及智力低下[2].2003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早产儿低血糖的患儿,因治疗及时,患儿得以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快车进行大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大批量健康快车白内障手术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处置等环节中加强护理.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认为病房车护士的积极配合是施行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肖蓉蓉;谢凤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应激性溃疡又称CuShing溃疡,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或十二指肠、食管发生急性黏膜糜烂和溃疡,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1],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0%~50%[2].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78例,并发应激性溃疡54例,占30%.我们通过早期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应激性溃疡先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春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静脉化疗药物渗漏全程预防的管理

    药物渗漏是静脉化疗的严重并发症,抗癌药的细胞毒性和刺激性,能引起正常组织局部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也可能由此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药物渗漏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们在2004年中,对102例静脉化疗患者的全过程进行了全程系统的管理,有效地避免了药物渗漏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体会

    目的总结1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方法(1)持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补充血容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有效灌注,及早监测相关器官功能、防止病理连锁反应:(2)制定周密的24h护理工作量表;(3)早期合理营养支持;(4)心理护理;(5)防止导管感染.结果16例MOF患者死亡7例(43.7%).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MOF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文秀芳;赵焕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专科医院的临床仪器管理

    我院是1999年11月11日开业的一家集科研与缶床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心脏病专科医院,引进国内外大量大型的先进医疗、检验、检查、护理仪器及设备.其中,由护理人员直接操作的仪器约占全部仪器的40%~50%,其使用为广泛、为频繁.因此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具体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付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超声消融术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超声消融治疗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体会.认为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术后护理中应注重生命体征监测、留置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抗凝药物使用等.

    作者:陈英;谭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肾结核行肾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

    肾切除手术是外科治疗肾结核的重要手段.而肠瘘是肾切除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肾周组织感染引起广泛、紧密粘连的患者[1].我院于2004年1月15日收治1例因左肾结核行肾切除手术后,并发低位降结肠瘘的患者,经入院后精心的护理,有效的保守治疗,瘘口逐渐愈合,住院39天后,治愈出院.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门诊疼痛病人的分诊和护理

    目的探讨门诊疼痛病人就诊的佳管理方法.方法护士在接待病人,实施组织管理,认真做好分诊、检诊、力求分科维持好就诊秩序,尽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对老、弱、急、重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可提前就诊.结果有助于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病人,并按质量要求完成了门诊的工作任务.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门诊疼痛病人管理水平,缩短疼痛病人就诊时间,提高诊病率,既能处理大量病人,又能按质量要求完成门诊的工作任务.

    作者:杨庆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经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伴有心理障碍的产妇220名,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10名和对照组110名.心理护理组产妇根据scl-90评分在产前、产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8.3%)高于对照组(62.7%),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率(0.9%、16.3%、2.7%、1.81%)均低于对照组(2.7%、26.3%、12.7%、7.2%),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阴道手术产及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窒息.

    作者:李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无偿献血发生不适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了解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献血量、采用频次、献血季节之间的关系,探讨发生反应的原因.方法采用获取资料的方法,将上述各项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进行比较:年龄χ2=102.67,p<0.005;职业χ2=205.4,p<0.005;季节χ2=38.23,p<0.005;频次χ2=18285,p<0.005;献血量χ2=6.21,p<0.250.结论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献血频次有关,与献血量的多少不成正比.

    作者:刘玉章;李瑛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显微手术的配合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1].动脉瘤夹闭术是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即可以将动脉瘤排除于血液循环之外,以防止发生再次破裂;又可以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以保证其灌注区得到血液供应,防止发生脑缺血.近年来随着动脉瘤夹的改进和显微技术的发展,动脉瘤夹闭显微手术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2],它具有创伤少,暴露良好,对邻近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大大降低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15例单发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丹尼尔用于术前手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皮肤刺激性小的术前洗手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200人次分成2组,每组100人次,使用丹尼尔洗手消毒的为观察组,使用0.5%碘伏洗手消毒的为对照组,分别将2组人员手消毒后进行采样、培养观察,比较2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耗时、皮肤刺激(皮肤干燥、脱屑、皮疹、瘙瘁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消毒后均能达到杀菌目的,其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碘伏消毒耗时长、皮肤刺激性大.结论丹尼尔皮肤消毒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皮肤刺激性小、手感舒适等优点,特别是在进行消毒时非接触性操作,减少了污染机会,适合长期使用.

    作者:罗能秀;刘湘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穿刺外渗的体会

    静脉穿刺失败或输液过程中因液体外渗会导致病人的穿刺部位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增加病人痛苦.传统的做法是采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自2002年我们借鉴使用马铃薯片局部湿敷,并与原方法对比观察,效果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秋红;马彩红;曹燕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作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达1%~2%[1],其中又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高.为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防护能力,保存青光眼患者的剩余视力,我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美芳;高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成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惠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对78例哮喘患者在施行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不同阶段测定肺功能和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哮喘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生命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治疗哮喘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桂香;邓翊敏;肖进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时的心理护理

    CT增强扫描是在短时间内由高压注射器从静脉大剂量、快速度注射碘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方法.我科对CT曾强扫描的患者除采用其它护理措施外,特别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清;马利军;潘浩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利巴韦林、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和静脉输注组2组.结果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优于静脉给药,经统计学处理(χ 2=11.76 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雾化吸入利巴韦、鱼腥草是目前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淼;陈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