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章;李瑛瑛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喹诺酮类注射液之间的配伍情况.方法第l组将250ml瓶装丹参滴注射涂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分别抽取5ml与喹诺酮类注射液5ml混合均匀;第2组将10ml1支装的丹参注射液20ml+5%GS250ml内充分混匀,用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取5ml加入喹诺酮类注射液5ml混合均匀,观察药物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组中原来澄清液变为乳白色浑浊液且有微小颗粒,而第2组则无变化.结论250ml丹参滴注液与喹诺酮类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张文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总结大批量健康快车白内障手术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处置等环节中加强护理.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认为病房车护士的积极配合是施行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肖蓉蓉;谢凤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冬春季常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起病急骤、喘促憋闷、发热、紫绀,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煎剂直肠滴注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0年元月至2005年2月间106例患儿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翠玲;温丽娜;谷春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通过对12295例不同年龄层次的病人抽取血标本的护理,我们认为只要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根据不同年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采集血标本,既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可以让病人忧心而来,满意而归.实践证明:0~3岁婴幼儿抽血部位首选为头皮静脉,3岁以上儿童及成年病人大部分选用肘静脉,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它静脉,尽量选择适当大小的头皮针抽血,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能保证血标本质量.
作者:姚爱棠;谢秀珍;陈小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全程护理干预住院病例和门诊手术病例各150例,观察术中和术后第1天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反应,以及术后1周视力.结果全程护理干预住院病例术中和术后第1天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反应均明显少于门诊病例(P<0.001),术后1周视力与门诊手术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白内障手术患者,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术后反应,提高术后视力仍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脾脏是一个集造血、储血、滤血、毁血并参与人体免疫功能的质脆实质性器官.近年来,因交通事故、高空作业等引起的外伤性脾破裂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脾破裂易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属急重症.为保存病人生命,常规行脾切除术.病人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病变,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造成角色转换障碍,影响康复.我院在2003年3月~2005年1月期间共救治了11例脾破裂病人.根据病人们个体差异,我们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使其较快地适应角色转变,达到预期目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美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经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伴有心理障碍的产妇220名,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10名和对照组110名.心理护理组产妇根据scl-90评分在产前、产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8.3%)高于对照组(62.7%),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率(0.9%、16.3%、2.7%、1.81%)均低于对照组(2.7%、26.3%、12.7%、7.2%),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阴道手术产及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窒息.
作者:李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CT增强扫描是在短时间内由高压注射器从静脉大剂量、快速度注射碘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方法.我科对CT曾强扫描的患者除采用其它护理措施外,特别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清;马利军;潘浩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微电极导向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干预作用.方法综合运用口头宣教、集体授课、书面、通讯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基本上都能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掌握了疾病、手术治疗、康复保健的相关知识.结论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莊美;肖明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观察青薄退热汤擦浴与酒精擦浴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探讨中药治疗小儿高热的对策.方法将62例高热患儿随机分成青薄退热汤擦浴和酒精擦浴2组,每组各31例.2组病例均在擦浴30min后作疗效评定,记录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薄退热汤擦浴与酒精擦浴2组的退热降温疗效相近,p>0.05.但在退热降温维持时间,出现过敏性皮疹、肌颤、寒战等副反应方面,青薄退热汤擦浴优于酒精擦浴,p<0.05.结论青薄退热汤擦浴治疗小儿高热,具有对皮肤刺激性小、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患儿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邓莲珍;杨英;黎治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总结了46例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指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储尿囊过度扩张,储尿囊出血、输出以及尿道感染,肾积水输尿管反流、代谢紊乱等.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术后良好的护理对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正确的护理指导与护理对策能降低可控膀胱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良坤;黄小萍;梁卫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机械通气用于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有显著改善气体交换功能[1].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关键的环节,现对无创人工气道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静脉穿刺失败或输液过程中因液体外渗会导致病人的穿刺部位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增加病人痛苦.传统的做法是采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自2002年我们借鉴使用马铃薯片局部湿敷,并与原方法对比观察,效果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秋红;马彩红;曹燕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头孢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由于其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目前,没有官方规定在使用头孢类抗菌素之前必须做头孢菌素试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对此无明确规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也没有写明.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临床上大部分医院都坚持做了皮试,而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五花八门,皮试液的浓度也各不相同.自2003年来,我院采用新方法配制头孢类抗菌素的皮试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业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献血量、采用频次、献血季节之间的关系,探讨发生反应的原因.方法采用获取资料的方法,将上述各项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进行比较:年龄χ2=102.67,p<0.005;职业χ2=205.4,p<0.005;季节χ2=38.23,p<0.005;频次χ2=18285,p<0.005;献血量χ2=6.21,p<0.250.结论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献血频次有关,与献血量的多少不成正比.
作者:刘玉章;李瑛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总结了超声消融治疗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体会.认为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术后护理中应注重生命体征监测、留置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抗凝药物使用等.
作者:陈英;谭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析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强调加强领导及每一个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全面培训与学习;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对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对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控制环节进行细化并加大惩罚力度,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对保证医疗废物的管理质量,有效防止基层医院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对医护及相关人员、社会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侍萍;张青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依赖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办法.本文探讨应用五常法来进行病房护理管理,以改善医院病房就医环境、提高护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成本消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使医院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赵志丹;施华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是1999年11月11日开业的一家集科研与缶床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心脏病专科医院,引进国内外大量大型的先进医疗、检验、检查、护理仪器及设备.其中,由护理人员直接操作的仪器约占全部仪器的40%~50%,其使用为广泛、为频繁.因此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具体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付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成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惠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对78例哮喘患者在施行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不同阶段测定肺功能和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哮喘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生命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治疗哮喘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桂香;邓翊敏;肖进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