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时的心理护理

王志清;马利军;潘浩云

关键词:CT, 心理, 护理
摘要:CT增强扫描是在短时间内由高压注射器从静脉大剂量、快速度注射碘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方法.我科对CT曾强扫描的患者除采用其它护理措施外,特别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总结如下.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1种简易灌肠器的制作和应用

    目前,我们临床上使用的灌肠器由一直径约8~9mm,长约60cm橡胶管(即肛管)和1容量200ml的磁缸组成.而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以下两种情形不适合使用此种灌肠器.(1)老年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加之肛管的刺激,灌肠后腹压增加等综合因素,使药液来不及发挥作用就从肛门溢出,效果较差.(2)婴幼儿肛门直径较小,以往我们用一次性导尿管连接20cc注射器来代替肛管灌肠,但由于两者相连处衔接不牢,导致药液由于压力的作用从衔接处溢出,极易污染患儿衣物,从而灌注量不准确,达不到合理治疗.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灌肠器,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手术备用物品灭菌方法的改进

    医院高压灭菌物品的存放时间,有效期为7~14天,凡超过有效时限,虽未经使用必需重新灭菌,这与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1]的规定相一致.为使手术备用物品保持无菌状态,每1~2周要重复高压灭菌1次,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加速了物品损耗和浪费.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于那些必备而又不常使用的手术备用物品,我们采用3M公司生产的纸塑包装袋,把待消毒物品放入纸塑包装袋内封口后采用环氧乙烷(EO)灭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启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脊髓脊膜膨出症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术后护理

    脊髓脊膜膨出症和脊髓栓系综合征均系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该类疾病较少见,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管和神经萌芽未能完全闭合所致.本病多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临床证明,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但是该类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护理要求高[1].

    作者:戴冬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是儿科护士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抢救病儿的一个重要手段.若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等均会发生一些意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体会,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作粗浅探讨.

    作者:李昌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术中配合

    探讨胆囊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士的术中配合要点: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连接各种腹腔镜器械,建立气腹,做好手术接台的管理,随时做好手术中转的准备等.认为要配合好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针对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不同,加强腹腔镜相关知识的学习.

    作者:漆俐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的应用

    目的了解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中监控传染病疫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记录其相关资料于次日上午10时前用电话追踪病情.结果在1893例发热病人小,成功追踪1397例,占73.8%.结论电话追踪在发热门诊中对监控传染病疫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存在的问题可进一步完善.

    作者:罗福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在行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往往是不可避免的[1].其中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5%~17.0%[2].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的日益增多,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得到重视.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包括:(1)出血(皮下瘀血,血肿,腹膜后血肿);(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3)迟发型心脏压塞综合症;(4)假性动脉瘤(PSA);(5)血栓性并发症;(6)胸痛等.

    作者:崔丽君;杨苓;魏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用双止血带为老年消瘦病人静脉穿刺112例的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的寿命也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问题.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使老年性疾病相应增多,而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重病及难以治愈的疾病越来越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的功能不断的衰退,致使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逐渐硬化,血液循环减慢,给临床输液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过于消瘦的老年病人更为突出.笔者近5年来对临床112例老年消瘦病人,采用了双止血带静脉穿刺输液,方法简便、实用,有效的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现就此护理技术报道如下.

    作者:王丰娟;闫蓉霞;王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专科医院的临床仪器管理

    我院是1999年11月11日开业的一家集科研与缶床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心脏病专科医院,引进国内外大量大型的先进医疗、检验、检查、护理仪器及设备.其中,由护理人员直接操作的仪器约占全部仪器的40%~50%,其使用为广泛、为频繁.因此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具体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付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10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冬春季常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起病急骤、喘促憋闷、发热、紫绀,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煎剂直肠滴注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0年元月至2005年2月间106例患儿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翠玲;温丽娜;谷春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皮半导体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出院后4个不同阶段实施系统化程序化全程康复护理,进行治疗疗效、住院日及心理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住院日明显短于时照组(t=4.92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心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4.32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程序化全程康复护理是提高PLDD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理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PLDD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彭小燕;向湘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作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达1%~2%[1],其中又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高.为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防护能力,保存青光眼患者的剩余视力,我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美芳;高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头孢类抗菌素皮试液配制的护理体会

    头孢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由于其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目前,没有官方规定在使用头孢类抗菌素之前必须做头孢菌素试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对此无明确规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也没有写明.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临床上大部分医院都坚持做了皮试,而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五花八门,皮试液的浓度也各不相同.自2003年来,我院采用新方法配制头孢类抗菌素的皮试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业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快车进行大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大批量健康快车白内障手术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处置等环节中加强护理.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认为病房车护士的积极配合是施行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肖蓉蓉;谢凤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详细介绍有关治疗知识,严密掌握给药途径与剂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是否发生休克、出血、胰漏等并发症.结果LMWII组31例中治愈28例(90.3%),3例因病程时间长,接受治疗时间迟发生成人呼吸窘迫征和肾衰而死亡.结论LMWII能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用药期间有效的心理疏导,精心的护理对降低SAP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手术率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汤建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社区健康教育

    分析系统科学方法中系统论、信息论的主要基本原则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揭示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自觉、主动地运用整体、联系、发展的系统论观点,才能准确地制定出健康教育的策略.并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保证优化地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何丽芳;廖淑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无偿献血发生不适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了解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献血量、采用频次、献血季节之间的关系,探讨发生反应的原因.方法采用获取资料的方法,将上述各项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进行比较:年龄χ2=102.67,p<0.005;职业χ2=205.4,p<0.005;季节χ2=38.23,p<0.005;频次χ2=18285,p<0.005;献血量χ2=6.21,p<0.250.结论献血不适反应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献血频次有关,与献血量的多少不成正比.

    作者:刘玉章;李瑛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直肠B超定位下前列腺支架植入术的配合体会

    经直肠B超定位下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即术者在经直肠B超定位引导下利用娴熟的植入技术,将镍钛合金前列腺网状支架精确安放在病人前列腺部,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我院2004年1月至12月成功开展经直肠B超定位下前列腺支架植入术35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秦晓玲;刘肃;郑兵;冯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微电极导向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微电极导向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干预作用.方法综合运用口头宣教、集体授课、书面、通讯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基本上都能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掌握了疾病、手术治疗、康复保健的相关知识.结论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莊美;肖明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肾结核行肾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

    肾切除手术是外科治疗肾结核的重要手段.而肠瘘是肾切除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肾周组织感染引起广泛、紧密粘连的患者[1].我院于2004年1月15日收治1例因左肾结核行肾切除手术后,并发低位降结肠瘘的患者,经入院后精心的护理,有效的保守治疗,瘘口逐渐愈合,住院39天后,治愈出院.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