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外表现临床分析

田野;郭虎;于毅;游贤慧

关键词:支气管炎, 惊厥, 肠炎, 轮状病毒
摘要: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肠外表现的68例RV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RV肠炎同时伴皮疹6例(8.82%);呼吸道病变24例(35.29%);肝功能改变18例(42.86%),心肌酶改变24例(57.14%);惊厥16例(37.5%).结论:RV感染除引起肠炎外,还可累及肠外多器官,需早期诊断治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围青春期生殖道闭锁的诊断和处理

    目的:探讨围青春期儿童生殖道闭锁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波、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外科手术配带阴道模型治疗.结果:收治的43例病儿手术全部成功,术后证实诊断符合率97.6%,仅1例阴道高位闭锁误诊为完全横隔.结论:12~15岁少女因周期性腹痛伴阴道腹部包块就诊,应首先考虑生殖器畸形,注意与外科瘤相区别,慎重手术,术后必须配带适当阴道模型3~6个月或1年以上.

    作者:岳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上海市区家庭生殖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生理知识的影响

    目的:了解城市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状况,探讨其对青少年生理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3个街道57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核心家庭,并就青春期生理知识及家庭生殖健康教育情况对核心家庭中的53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答父母曾主动与之谈及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51.31%,女孩(67.97%)多于男孩(36.07%);回答父亲主动谈的比例为19.48%,母亲主动谈的比例为44.03%.主动向父母询问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37.69%,主动向父亲询问者占11.19%,主动向母亲询问者占33.58%.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得分为42.30分.父母与之谈论过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生理知识得分比父母未与之谈论相关问题者高近15分.结论: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缺乏,虽然家庭生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青少年的生理知识水平,但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明显不足.

    作者:刘宁;高尔生;武俊青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0年间57例单脐动脉的临床分析

    人类正常脐带中有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脐带中仅有一条脐动脉者称为单脐动脉(Single ambilical artery)[1].单脐动脉是脐血管数目异常,诊断一旦成立,是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日益受到医务人员及孕产妇的关注.

    作者:肖梅;陈欣林;孙军;宋婕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91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套式PCR-DNA检测,比较两组妇女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62.10%,对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7.4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怡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卵巢癌细胞对CD 8+T细胞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对CD 8+T细胞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株卵巢癌细胞(OVCAR 3、CAOV 3和SKOV 3)培养上清液对CD 8+T细胞表达早期活化分子CD 69表达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测定CD 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株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可对CD 8+T细胞CD 69的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F=29.90,P<0.01),CD 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显著降低(F=16.31,P<0.01).结论:卵巢癌细胞早期就能抑制CD8+T细胞的活化,CD69可作为评价免疫效应细胞功能的指标.

    作者:汪辉;黄亚非;李天;李晓;程琪;谢幸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已婚育龄妇女不育症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元子女家庭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2县(进贤县、安义县)2区(青山湖区、西湖区)5468名已婚育龄妇女,对其2004年7~12月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姻、生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昌地区无子女家庭比例为2.5%,按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别进行比较,其无子女家庭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P<0.001、P=0.015).随着年龄的增加,无子女家庭的比例逐渐减少(X2=82.636,P<0.001);结婚年龄越大,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越高(X2=31.640,P<0.001),其中以结婚年龄31~35岁为高(8.6%);不同结婚年数,其无子女家庭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X2=166.040,P<0.001),其中以结婚年数1~5年为高(7.0%);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行政干部和商业服务业的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84,P<0.001);文化程度越高,无子女家庭的比例越高,大专及以上为4.1%,小学没毕业或没上过学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6,P=0.015);公费的已婚育龄妇女无子女家庭的比例高,为6.8%(45/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93,P<0.001).与不孕不育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结婚年数和职业.结论:年龄和结婚年数均与不孕不育有关;人为终止妊娠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作者:侯倩;姜红英;黄河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外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肠外表现的68例RV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RV肠炎同时伴皮疹6例(8.82%);呼吸道病变24例(35.29%);肝功能改变18例(42.86%),心肌酶改变24例(57.14%);惊厥16例(37.5%).结论:RV感染除引起肠炎外,还可累及肠外多器官,需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田野;郭虎;于毅;游贤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46例.随机分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首次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 h给药1次,静脉入小壶或灌肠;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推,1 h后按O.01 mg/(kg·h)的速度经输液泵持续静滴,每日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36%,总有效率为6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7.00,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陈素英;陈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了解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与女教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联系,为女教工乳腺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6年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疾病发生率存在明显年龄、婚姻、工作性质的差异.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及时做到健康教育、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乳腺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涛;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上海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需求,阐述在农村社区妇女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在农村社区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适宜技术.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1667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围绝经期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保健服务需求.结果:48.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34.5%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认知.15.9%的有围绝经期症状妇女接受过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仅占13.4%,到妇科就诊的占70.1%,而其余的去内外科或精神科就诊.结论:①农村社区40~55岁妇女中将近半数有不同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围绝经期妇女缺乏相关保健知识,不能及时就医及有乱投医情况.③社区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滞后.总之,在农村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相当重要和必要,顺应农村妇女的需求,是妇女保健工作内涵的深入,也是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体现.

    作者:毛红芳;陈莉萍;甘晓卫;张娟萍;汪秀娥;邱美英;吴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PCR和免疫组化SP法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相关病毒感染的疗效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3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前后HPV、HSV-Ⅱ及HCMV的感染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2例给予阴道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照组161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病毒转阴率.结果:试验组痊愈率29.6%,有效率90.1%,PCR检测HPV 6、11及HPV 16、18,HSV-Ⅱ和HCMV转阴率为70.0%、58.6%、85.7%和62.5%,SP法检测HPV、HSV-Ⅱ及HCMV转阴率为68.3%、87.1%和66.7%;对照组痊愈率26.7%,有效率79.5%,PCR转阴率为63.0%、55:5%、72.7%和50.0%,SP法转阴率为61.7%、83.3%和61.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并对HPV、HSV-Ⅱ及HCMV感染有一定的转阴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邵为荣;张雪涛;李凡;王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剖宫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困难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逐年上升,手术使宫腔大小、形态、位置发生不同程度改变,使以后官腔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增加了子宫穿孔的风险.

    作者:佟林林;张艳梅;王春晓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晚期妇女与同龄妇女盆底胶原组织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年轻孕妇子宫韧带组织胶原含量改变与盆底结构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晚期妊娠组(n=10)及同龄对照组(n=12)需行全子宫切除共22例,每例取双侧主韧带及骶韧带组织,经病理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切片中可见浅棕色至深褐色的胶原阳性区域.作对比研究,晚期妊娠组胶原阳性反应区域、阳性单位均小于对照组,灰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盆底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减少,提示妊娠引起盆底结构松弛是产后尿失禁易发因素之一.

    作者:帅翰林;罗新;王晓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41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寻找羊水栓塞发生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探讨急救措施,降低羊水栓塞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1996~2006年41例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羊水栓塞中,17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寒战、胸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骤降等;24例临床表现为切口渗血,阴道流出大量不凝血;15例在产程中用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蓖麻油炒鸡蛋)引产或催产.结论:提高产科人员业务水平,严格遵守产科操作常规,减少不恰当的干预,早期识别,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及所致孕产妇死亡.

    作者:陈惠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的研究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Autocyte PREP test,L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妇女生殖健康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妇女,1380例(A组)接受LCT薄片法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及5796例(B组)妇女接受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CT薄片法发现异常的110例和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发现ⅡB级以上的52例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A组的异常细胞检出率为12.68%,而B组仅为2.38%,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CT薄片法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51.82%,显著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9.62%),P<0.01.结论:LCT薄片法检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提倡在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定英;吴洁;姜碧卿;欧阳伟霞;谢辉艳;彭美娅;魏小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阿希米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WVC)的巩固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组30例采用强化治疗伊曲康唑、阿希米联合,阿希米巩固治疗3月.对照组20例采用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都用硝酸咪康唑.分别于第1次停药后3~7天、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进行妇科检查,记录患者VVC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同时进行真菌学镜检.结果:强化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复发率研究组为17.6%,对照组为36.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阿希米的特征,用阿希米巩固治疗RVVC较适宜.

    作者:陈彬彬;王新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孕妇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受检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检查前和给药后1、5min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麻醉诱导后1、5 min患者SBp、MBP、DBp、SpO2、H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无需特殊处理.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扩宫颈容易、手术时间短,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流产综合征基本消除,不增加出血量.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霞;房桂英;周长浩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400例分析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4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作为观察组.同期同等条件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1.07%;流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应用异丙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操作简便,不增加阴道出血量,适宜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郑梅兰;邢月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鄂西北及比邻地区446例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鄂西北及比邻地区学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为进一步作好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门诊以及住院病人446例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心理问题就诊人群以6~15岁为主,男、女就诊比例为2.8:1,心理问题以多动、学习困难及注意力障碍为主,儿童情绪问题随着年龄增加就诊比例也有所增多.结论:学习问题是儿童在心理问题就诊的主要原因,男童就诊比例明显高于女童.儿科医生应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及其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方萍;刘俊华;王大斌;明萌;王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C-myc基因和P73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在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不同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C-mye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结果: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myc基因和P73基因高表达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于敏;鲍永娜;孙丽;王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