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珍;尹春艳;贾晓江;李秋玲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对确诊的65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予托吡酯治疗,按0.5~1 mg/kg/d剂量口服,至临床症状消失或达到目标剂量4~6 mg/kg/d)和对照组24例(予氟哌啶醇治疗,按1 mg/d口服,大剂量不超过6 mg/d)共治疗48周.研究组又分为幼儿组(17例)、年长儿组(23例)及按发作形式分为肢体抽动组(13例)、头面部抽动组(19例)和混合组(8例).对研究对象于治疗前与治疗中(4、8、24、48周)进行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①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40%;Z=-3.475;P<0.01).研究组YGTSS总分[(42.56±14.48)分]低于对照组[(57.15±19.78)分;P<0.05];减分率[(60.18±24.48)%]高于对照组[(37.17±23.28)%;P<0.05].治疗第4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Z=-4.805;P<0.01).研究组YGTSS总分[(21.26±13.38)分]低于对照组[(34.52±23.18)分;P<0.01];减分率[(85.15±15.53)%]高于对照组[(60.35±24.68)%;P<0.05].②治疗第24周末肢体抽动组有效率90%,高于混合组(54%;Z=-2.013;P<0.05)和头面部抽动组(76.9%;Z=-2.235;P<0.05).肢体抽动组YGTSS总分[(24.76±17.38)分]低于混合组[(38.16±21.41)分;P<0.05];减分率[(91.23±21.58)%]高于混合组[(80.75±34.08)%;P<0.05].幼儿组有效率95%,高于年长儿组(82.6%;Z=-1.879;P<0.05).幼儿组YGTSS总分[(24.36±16.48)分]低于年长儿组[(30.89±10.76)分;P<0.05];减分率[(86.74±35.78)%]高于年长儿组[(79.85±33.78)%;P<0.05].③第48周末研究组TESS评分[(1.89±1.63)分]低于对照组[(2.65±2.87)分;P<0.05]结论:托吡酯能有效治疗TS,长期服用副作用相对较轻,且对年幼儿及肢体发作者疗效较佳.
作者:常健;赵红霞;李海波;鲁继荣;杨立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瓣膜返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该辖区8所小学6~12岁24 322例学生进行健康体检跟踪观察.杂音组:67例心脏听诊轻度杂音.对照组:50例心脏听诊无杂音,均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检查.结果: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发生率0.28%(67/24 322).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轻度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结论: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膜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属良性改变.
作者:刘慧芳;董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新生儿56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90例)的新生儿采用游泳后再抚触的方法,对照组(276例)的新生儿采用常规沐浴的方法.将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新生儿黄疸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抑制生理性体重下降,促使胎便早排,胎便转黄时间缩短,降低黄疸发生率及提高睡眠质量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两组统计对象的有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体质.
作者:罗建梅;王玉荣;陈永兰;罗奕巾;赖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减少药物流产术不全流产例数和胎囊娩出后阴道流血量,缩短药物流产术后的阴道流血天数.方法:将我院门诊早孕育龄妇女自愿药物流产8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治疗组术前采用丙酸睾丸酮注射液,肌肉注射;术后根据流血情况,常规口服抗菌素及服用复方生化汤.结果:在流产效果、阴道流血量、持续流血天数3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流产方法,取得了完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量少、持续流血天数短的效果.
作者:李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病人根据疼痛感受通过自控泵装置以少量多次方式自行控制给药的镇痛方法,何种给药途径能达到佳镇痛效果,是我们在疼痛治疗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选择了剖宫产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两种给药途径进行观察比较,探索其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丁丙诺啡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1 0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实验组(A)500例,对照组(B)500例.实验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使用丁丙诺啡配伍小剂量氟哌利多、布比卡因.对照组不用.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A组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不良反应、初乳时间、乳量大小及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反应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有显著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时捷;马长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在该院分娩的31例患Pcos后又怀孕的妇女及35例因其他原因不孕后又怀孕的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例Pcos孕妇中有9例发生妊高征,而对照组35例孕妇中仅2例发生妊高征,两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os患者发生妊高征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作者:李亦宁;刘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固定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患者,常规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激光照射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15 min,1次/d,连续照射7天,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置,连续观察1~3年.结果: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和牙周膜愈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活髓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h>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牙周膜愈合率和活髓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脱位时间>2 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活髓牙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牙周膜愈合率和存活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氦氖激光照射对于儿童脱位再植牙齿的存活、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再生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于立明;罗童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孕妇分娩佳时机.方法:将重症子痫前期、孕妇血管病变、外伤、胎儿脐带、腹痛、阴道出血量、子宫张力大小、B超结果等因素作为终止妊娠的量化指标,积分达10分以上者立即终止妊娠.结果:通过对103例胎盘早剥孕妇的观察,发现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降低.结论: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孙菊英;武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1 800g,并除外消化道先天畸形的早产儿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预防用药组(用药组),其中用药组于生后第3 d常规给予红霉素10mg/(kg·d),1次/8 h,共7 d.结果:用药组的喂养不耐受率(26.67%)低于对照组(4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3,P>0.05).两组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每天大便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而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用药组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但这些结果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作者:田鸾英;高武红;易烈致;谢雨芳;孙彦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早期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门诊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3 084例,对其中146例细胞学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行TCT检查3 084例,细胞学阳性146例,占4.73%,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74例(2.4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7例(1.8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0.49%).对所有细胞学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异常阴道镜图像110例(75.30%).与病理组织学对照,ASCUS(CIN Ⅰ 34例、CIN Ⅱ 10例、CIN Ⅲ 3例);LSIL(CIN Ⅰ 25例、CIN Ⅱ18例、CIN Ⅲ4例、SCC 1例);HSIL(CIN Ⅱ4例、CIN Ⅲ10例、SCC 1例).结论:应用TCT筛查子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病例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防治宫颈癌.
作者:魏丽华;汪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使盆腔脓肿患者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防止近期、远期并发症,寻找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入院诊断为盆腔脓肿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对术中证实为盆腔脓肿的患者实施盆腔分离粘连、病灶切除、冲洗等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辅以中药治疗.结果:29例中有27例证实为盆腔脓肿,2例为陈旧性宫外孕;盆腔脓肿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安放腹腔引流,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症状迅速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是目前盆腔脓肿佳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陈德新;易红英;周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为研究外来女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月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配对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269对配对子.结果:自觉不适应环境的外来女工与其月经异常存在有密切的关系(χ2=90.28,P<0.01),月经异常的发病时间,多发生在女工外出工作1年内(构成比90.71%).结论:必须加强外来女工的健康监护及心理辅导,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她们更好地生活工作.
作者:张瑞红;黄小伟;李倩玲;刘志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青春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青春期女性患者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 3、CD 4、CD 8分子表达水平,血清中IgG、IgA、IgM水平,评价其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为在临床广泛应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青春期妇女15~18岁早孕患者20例为观察组,正常青春期非孕女性为对照组.于患者药流前、药流后3天、10天晨起取静脉血3 ml进行免疫学研究,应用二梯度快速离心沉淀法分离出可供研究的血清及淋巴细胞亚群,研究淋巴细胞表面CD 3、CD 4、CD 8,检测血清IgG,IgA及IgM水平,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药流前CD 3分子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CD 4、CD 8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不明显,血清IgA水平比对照组稍降低,而IgG和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稍有降低的趋势,药流后第3天免疫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CD 3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仍较高,但与药流前比较相对地降低,CD 8淋巴细胞数量及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降低的趋势.药流后第10天,CD 3淋巴细胞数量仍比对照组明显增高,CD 8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观察组药流后CD 4淋巴细胞含量、血清IgA、IgM水平完全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青春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影响不明显,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刘志前;底建敏;郑军廷;杨艳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副乳腺是1种先天多乳头、多乳房发育异常,常见于女性.笔者收集我院1995年7月~2005年7月经普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副乳腺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媛;李志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适应了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孕妇对分娩期间既保证母婴安全还要无痛的要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得到应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自2001年4月开始采用吸入笑气镇痛分娩,明显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大大提高了产科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应验方法,对比60例剖宫产围术期及常规用药两组的临床愈合结果.结果:与常规用药组相比,围术期用药组的临床指标与常规用药组无差异.但在住院费用经济学指标优异于常规组.结论: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芳;马荣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限期乳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20例.L组:氯诺昔康40 mg+吗啡10 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啶5 mg,将以上药液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前30 min静注相应负荷药液后开始静脉镇痛治疗,采用持续背景剂量(2 ml/h)配合单次按压剂量(1 m1),锁定时间30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度评分,记录每个患者术后的疼痛和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度评分:12 h以后T组高于L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L组低于T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安全有效,满意度优于曲马多,副作用轻.
作者:张素和;辛映卿;庄少惠;彭皓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希米与宫颈电环切除术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希米联合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组86例(联治组),单纯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组82例(对照组),两组在治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联治组治愈时间4~9周,平均6.4±1.0周,对照组治愈时间7~12周,平均8.8±1.27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希米与宫颈电环切除术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黄琴;金琳;赵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药物流产因其安全、方便、无创伤、痛苦小,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米非司酮终止49 d内妊娠的成功率达90%以上[1],但临床上存在着流产失败、出血时间长、部分病人大出血、需急诊清宫等问题.为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本文比较了米非司酮在不同时间配伍米索的两种用药方法.
作者:付泽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