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弱激光照射对于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影响的临床研究

于立明;罗童心

关键词:氦氖激光, 儿童恒前牙, 脱位, 再植
摘要: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固定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患者,常规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激光照射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15 min,1次/d,连续照射7天,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置,连续观察1~3年.结果: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和牙周膜愈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活髓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h>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牙周膜愈合率和活髓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脱位时间>2 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活髓牙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牙周膜愈合率和存活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氦氖激光照射对于儿童脱位再植牙齿的存活、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再生都有促进作用.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肥胖型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殖激素和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改变情况和药物的副反应.结果:30例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恢复规律月经13例,妊娠3例;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有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空腹血糖(FS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使部分患者恢复月经和妊娠,降低T、LH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可作为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翟军;阮祥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月经周期异常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异常的影响因素,对该病进行干预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对在校4个年级的共1 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549份,月经周期异常的学生1 037人.结果:能诊断为月经周期异常学生占有效问卷的67%,与环境、情绪状况、学习压力、经济情况、毕业分配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校女学生表现月经周期异常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已影响到女大学生们的自身健康状况,希望得到医学和教育界上给予的重视,关心她们的成长.

    作者:许亚平;李桂华;李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青春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青春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青春期女性患者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 3、CD 4、CD 8分子表达水平,血清中IgG、IgA、IgM水平,评价其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为在临床广泛应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青春期妇女15~18岁早孕患者20例为观察组,正常青春期非孕女性为对照组.于患者药流前、药流后3天、10天晨起取静脉血3 ml进行免疫学研究,应用二梯度快速离心沉淀法分离出可供研究的血清及淋巴细胞亚群,研究淋巴细胞表面CD 3、CD 4、CD 8,检测血清IgG,IgA及IgM水平,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药流前CD 3分子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CD 4、CD 8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不明显,血清IgA水平比对照组稍降低,而IgG和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稍有降低的趋势,药流后第3天免疫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CD 3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仍较高,但与药流前比较相对地降低,CD 8淋巴细胞数量及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降低的趋势.药流后第10天,CD 3淋巴细胞数量仍比对照组明显增高,CD 8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观察组药流后CD 4淋巴细胞含量、血清IgA、IgM水平完全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青春期女性免疫状态的影响不明显,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刘志前;底建敏;郑军廷;杨艳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副乳腺106例临床分析

    副乳腺是1种先天多乳头、多乳房发育异常,常见于女性.笔者收集我院1995年7月~2005年7月经普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副乳腺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媛;李志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以帮助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方法:将159例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证实为MP感染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血清特异性IgM、IgG及双份血清补体结合实验,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A组53例中MP特异性IgM阳性48例(90.57%);B组53例检出MP特异性IgG阳性35例(66.4%);C组53例患儿分别于入院第1 d及至少10 d后收集双份血清进行补体结合实验,共采集标本50人份,证实为MP阳性的46例(92.00%);MP-IgM检测结果还具有年龄差异,3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低于3岁以上组(P<0.05);50例健康儿童MP-IgM阳性1例(2.00%),MP-IgG阳性7例(14.00%),双份血清实验检测未见阳性.结论:MP血清特异性IgM检测是早期快速诊断儿童MP感染的有效手段,但其结果具有年龄组的差异,婴幼儿MP感染的诊断还需结合PCR及双份血清实验.

    作者:刘丽;林花;成焕吉;鲁继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盆腔炎急性期立即取环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急性盆腔炎患者立即行取环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来探讨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研究该院1996年1月~2005年3月间收治的带器急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将立即取环术加抗生素治疗37例设为观察组,单用抗生素治疗的28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显效及首次病情消除时间,平均病程,病情复发或反跳,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上述方面除治疗显效无显著性差异外余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带器盆腔炎急性期立即行取环术同时使用抗生素对彻底清除炎症,避免复发是必要的,且无加重感染的危险.

    作者:杨小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瓣膜返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瓣膜返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9月~2005年12月该辖区8所小学6~12岁24 322例学生进行健康体检跟踪观察.杂音组:67例心脏听诊轻度杂音.对照组:50例心脏听诊无杂音,均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检查.结果: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发生率0.28%(67/24 322).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轻度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结论: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膜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属良性改变.

    作者:刘慧芳;董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ENTONOX气体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止痛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ENTONOX气体(50%一氧化氮和50%氧气混合气体)在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吸刮宫时的止痛效果.方法:将316例自愿人工流产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6例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加吸入ENTONOX气体镇痛的方法,对照组160例只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的局麻方法,观察两组对象在扩张宫颈、吸刮宫时的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且在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比对照组少而轻.结论:ENTONOX气体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消除宫颈牵拉反射及疼痛方面有极显著的作用,且使用安全.

    作者:傅苏仙;方中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精浆一氧化氮与精液主要参数之间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精浆一氧化氮与精液主要参数之间关系.方法:应用精子质量自动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液主要参数,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精浆一氧化氮含量.结果:精浆一氧化氮含量与精液白细胞浓度呈低度正相关关系(r=0.294,P≤0.05),与精液量呈低度负相关关系(r=-0.33,P≤0.05);与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密度、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精液参数正常组与异常组精浆一氧化氮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液白细胞浓度、a,b级精子百分率、精液量、精子密度、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正常组与其对应的异常组比较,精浆NO含量差异亦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一氧化氮与精液主要参数无明显密切关系.

    作者:刘睿智;江露;许宗革;高久春;马玉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91~2003年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1991~2003年连续13年的群体性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女病普查普治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单位和人数急剧减少,患病率无明显下降;患病率高是乳腺疾病,其次是生殖道炎症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普查项目欠规范.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键.

    作者:冼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两种服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药物流产因其安全、方便、无创伤、痛苦小,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米非司酮终止49 d内妊娠的成功率达90%以上[1],但临床上存在着流产失败、出血时间长、部分病人大出血、需急诊清宫等问题.为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本文比较了米非司酮在不同时间配伍米索的两种用药方法.

    作者:付泽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丁丙诺啡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丁丙诺啡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1 0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实验组(A)500例,对照组(B)500例.实验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使用丁丙诺啡配伍小剂量氟哌利多、布比卡因.对照组不用.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A组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不良反应、初乳时间、乳量大小及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反应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有显著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时捷;马长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先兆子痫患者HLA-DQ HLA-DPA1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HLA-DPA 1基因多态性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46例先兆子痫患者和105例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HLA-DQA 1、HLA-DQB 1、HLA-DPA 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其基因频率.结果:所有标本共检出11种HLA-DQA 1基因表型、16种HLA-DQB 1基因表型,6种HLA-DPA 1基因表型.先兆子痫患者HLA-DQB 1 * 0301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孕妇,差异有显著性(Pc=0.032,RR=2.43,AR=0.30),其余各基因表型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HLA-DQ 81 *0301基因可能是一种先兆子痫发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侯磊;张曦;张展;贾莉婷;熊平;常彩虹;王雪梅;龚非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1 800g,并除外消化道先天畸形的早产儿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预防用药组(用药组),其中用药组于生后第3 d常规给予红霉素10mg/(kg·d),1次/8 h,共7 d.结果:用药组的喂养不耐受率(26.67%)低于对照组(4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3,P>0.05).两组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每天大便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而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用药组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但这些结果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作者:田鸾英;高武红;易烈致;谢雨芳;孙彦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不同时间开始干预的预后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满月后开始干预,B组满6个月起开始干预,C组满1岁起开始干预,3组小儿每月随访1次,对照组为正常足月儿,未行干预常规抚养,每月随访1次.观察脑瘫早期症状出现情况,在6、12、18、24个月时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发育商.结果:A组DQ明显优于B、C组.A组无1例脑瘫后遗症,C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结论:出生后6个月内开始早期干预是减少脑瘫后遗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惠妮;刘付友萍;吴郁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80例临床观察

    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适应了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孕妇对分娩期间既保证母婴安全还要无痛的要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得到应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自2001年4月开始采用吸入笑气镇痛分娩,明显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大大提高了产科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弱激光照射对于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固定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患者,常规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激光照射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15 min,1次/d,连续照射7天,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置,连续观察1~3年.结果: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和牙周膜愈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活髓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h>脱位牙时间>1 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牙周膜愈合率和活髓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脱位时间>2 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活髓牙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牙周膜愈合率和存活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氦氖激光照射对于儿童脱位再植牙齿的存活、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再生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于立明;罗童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游泳并抚触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新生儿56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90例)的新生儿采用游泳后再抚触的方法,对照组(276例)的新生儿采用常规沐浴的方法.将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新生儿黄疸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抑制生理性体重下降,促使胎便早排,胎便转黄时间缩短,降低黄疸发生率及提高睡眠质量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两组统计对象的有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体质.

    作者:罗建梅;王玉荣;陈永兰;罗奕巾;赖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胎盘早剥分娩时机把握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孕妇分娩佳时机.方法:将重症子痫前期、孕妇血管病变、外伤、胎儿脐带、腹痛、阴道出血量、子宫张力大小、B超结果等因素作为终止妊娠的量化指标,积分达10分以上者立即终止妊娠.结果:通过对103例胎盘早剥孕妇的观察,发现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降低.结论: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孙菊英;武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加大剂量米索前列醇在早期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加大剂量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妊娠37~49 d志愿要求实行药物流产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针对两组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给药法,对两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副作用等进行比较.结果:米索前列醇加大剂量组(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达94%,出血时间及清宫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常规给药剂量的基础上加大米索前列醇剂量对药物流产成功率效果显著.

    作者:袁小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