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不同时间开始干预的预后对比

潘惠妮;刘付友萍;吴郁丽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干预, 时机,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满月后开始干预,B组满6个月起开始干预,C组满1岁起开始干预,3组小儿每月随访1次,对照组为正常足月儿,未行干预常规抚养,每月随访1次.观察脑瘫早期症状出现情况,在6、12、18、24个月时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发育商.结果:A组DQ明显优于B、C组.A组无1例脑瘫后遗症,C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结论:出生后6个月内开始早期干预是减少脑瘫后遗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监测卵巢血流与IVF结局的关系.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对来妇婴医院行常规IVF助孕的174例妇女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174例接受常规IVF-ET助孕的妇女,妊娠55例,未妊娠119例.妊娠组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的PI、RI与未妊娠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型子宫内膜妊娠率高.结论:在IVF-ET周期中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类型可作为预测IVF结局的指标.

    作者:姜平;谭季春;郭帅帅;付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85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数量定期产检,但未行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孕期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11分为焦虑-抑郁情绪)和产后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13分为产后抑郁症),部分病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做个性因素分析(N量表为情绪性,P量表为变态心理倾向或神经质).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①HAD≥11分者观察组为96例(11.2%),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17例,发生率为17.7%;对照组为95例(11.1%),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47例,发生率为4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21.68,P<0.01).②EPDS≥13分者观察组为15例,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75%;对照组73例,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45.57,P<0.01).③产后抑郁症患者EPQ中的N量表评分和P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无产后抑郁症的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8.67、9.66,P<0.01).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阻断产前焦虑-抑郁情绪、不良个性因素、产后心理及生理变化等高危发病因素;提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敬珍;尹春艳;贾晓江;李秋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孕妇体重指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体重指数(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04年10月在该院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初产妇294例按孕前BMI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5)三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总增幅,将全部观察对象分为A组(BMI的增幅<4),B组(4≤BMI的增幅≤6),C组(BMI的增幅>6),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①孕前BMI与母婴预后的关系,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期BMI的增幅与母婴预后的关系,B、C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明显大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前高体重指数及孕期BMI增幅过大的孕妇,应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宜运动,密切监测BMI的增幅.

    作者:钱哨;于珊;段明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月经周期异常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异常的影响因素,对该病进行干预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对在校4个年级的共1 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549份,月经周期异常的学生1 037人.结果:能诊断为月经周期异常学生占有效问卷的67%,与环境、情绪状况、学习压力、经济情况、毕业分配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校女学生表现月经周期异常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已影响到女大学生们的自身健康状况,希望得到医学和教育界上给予的重视,关心她们的成长.

    作者:许亚平;李桂华;李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环境的适应性与外来女工月经情况的关系

    目的:为研究外来女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月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配对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269对配对子.结果:自觉不适应环境的外来女工与其月经异常存在有密切的关系(χ2=90.28,P<0.01),月经异常的发病时间,多发生在女工外出工作1年内(构成比90.71%).结论:必须加强外来女工的健康监护及心理辅导,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她们更好地生活工作.

    作者:张瑞红;黄小伟;李倩玲;刘志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及对策

    目的:了解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状况.方法:对2000~2004年佛山市5岁以下户籍儿童生命监测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年与2000年比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上升了3.83%(P<0.05),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逐年下降(P<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围产儿居首位占44.64%,婴儿及1~4岁儿童分别占41.14%及14.21%.围产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脐带因素、肺炎;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死因前3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1~4岁儿童死因前3位分别是溺水、神经系统疾病、先心病.近2年各年龄组死因中出生畸形、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及意外死亡均有上升趋势.结论: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围产保健工作,加强产儿科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先天发育异常致死比例在逐年上升,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作者:余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术后生殖性能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

    异位妊娠是早孕期母亲死亡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的宫外孕发生在育龄期人群,患病之后患者的生育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有人报导选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优于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可以有较高的宫内妊娠率及较低的异位妊娠发生率[1].

    作者:古泽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番禺区8 825例育龄妇女地中海贫血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番禺区育龄妇女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发生情况,干预地贫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对番禺区8825例妊娠12~32周妇女进行地贫筛查,测定红细胞脆性及平均红细胞容积,对筛查异常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检查其丈夫.夫妇双方均为地贫的高危夫妇,接受产前诊断,进行干预.结果:8 825例受检者中筛查阳性1 067例,筛查阳性率9.09%,复查基因阳性802例(9.09%),其中α地贫617例(6.99%),β地贫141例(1.60%),74对高危夫妇接受地贫产前诊断,检测出中、重度地贫9例.结论:番禺区育龄妇女的地贫发生率较广东省的发生率稍低.要充分利用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在广大育龄人群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地贫的认识,进行大面积血液学筛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因诊断,防止重症地贫患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陶小君;辜俊梅;陈莲芬;黄佩芬;叶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游泳并抚触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新生儿56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90例)的新生儿采用游泳后再抚触的方法,对照组(276例)的新生儿采用常规沐浴的方法.将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新生儿黄疸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抑制生理性体重下降,促使胎便早排,胎便转黄时间缩短,降低黄疸发生率及提高睡眠质量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两组统计对象的有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体质.

    作者:罗建梅;王玉荣;陈永兰;罗奕巾;赖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宫腔镜诊治异位及残留环2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宫腔镜在常规取环失败后的诊治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24例经常规取环失败后的患者,应用宫腔镜进行诊断、定位,并根据不同的形态、位置,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取环.结果:24例中有22例在官腔镜下分别呈现为:形态及位置正常、断裂、残碎段或表浅嵌顿,并在镜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取环;1例金属环仅见小部分露于宫底,后行剖腹探查见大部分嵌顿深达子宫浆膜层,行切开成功取环;1例宫腔镜下未见环,后在腹腔镜下见环异位于子宫直肠窝,并成功取出.结论:宫腔镜诊治残留、异位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练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诊断治疗盆腔脓肿的探讨

    目的:使盆腔脓肿患者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防止近期、远期并发症,寻找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入院诊断为盆腔脓肿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对术中证实为盆腔脓肿的患者实施盆腔分离粘连、病灶切除、冲洗等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辅以中药治疗.结果:29例中有27例证实为盆腔脓肿,2例为陈旧性宫外孕;盆腔脓肿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安放腹腔引流,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症状迅速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是目前盆腔脓肿佳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陈德新;易红英;周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ENTONOX气体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止痛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ENTONOX气体(50%一氧化氮和50%氧气混合气体)在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吸刮宫时的止痛效果.方法:将316例自愿人工流产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6例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加吸入ENTONOX气体镇痛的方法,对照组160例只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的局麻方法,观察两组对象在扩张宫颈、吸刮宫时的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且在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比对照组少而轻.结论:ENTONOX气体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消除宫颈牵拉反射及疼痛方面有极显著的作用,且使用安全.

    作者:傅苏仙;方中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91~2003年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1991~2003年连续13年的群体性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女病普查普治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单位和人数急剧减少,患病率无明显下降;患病率高是乳腺疾病,其次是生殖道炎症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普查项目欠规范.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键.

    作者:冼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早期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门诊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3 084例,对其中146例细胞学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行TCT检查3 084例,细胞学阳性146例,占4.73%,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74例(2.4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7例(1.8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0.49%).对所有细胞学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异常阴道镜图像110例(75.30%).与病理组织学对照,ASCUS(CIN Ⅰ 34例、CIN Ⅱ 10例、CIN Ⅲ 3例);LSIL(CIN Ⅰ 25例、CIN Ⅱ18例、CIN Ⅲ4例、SCC 1例);HSIL(CIN Ⅱ4例、CIN Ⅲ10例、SCC 1例).结论:应用TCT筛查子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病例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防治宫颈癌.

    作者:魏丽华;汪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脐带绕颈100例临床不良结局分析

    脐带异常是引起胎儿窘迫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脐带绕颈是因直接或间接发生脐带受压,牵拉过紧造成血流受阻而引起的,脐带受压或牵拉,影响胎儿胎盘血液循环,则胎儿将因缺氧窒息死亡.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洪桂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6~12岁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达80%以上[1],要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降低儿童牙病发病率,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意识到口腔预防保健重点人群是少年儿童,为加强学校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我们于2005年3~6月,对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小学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冰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筛选宫颈癌的意义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则愈后较好,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当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初筛手段,笔者2004年对3 507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裴学菊;邓汉军;卢家桂;王飞;李永香;罗代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安达芬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66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安达芬栓联合微波与单纯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探讨治疗宫颈炎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1~6月门诊治疗慢性宫颈炎病例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微波治疗后用安达芬栓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微波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病变复发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达芬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治愈率高,方法简便、有效.

    作者:张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两种服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药物流产因其安全、方便、无创伤、痛苦小,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米非司酮终止49 d内妊娠的成功率达90%以上[1],但临床上存在着流产失败、出血时间长、部分病人大出血、需急诊清宫等问题.为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本文比较了米非司酮在不同时间配伍米索的两种用药方法.

    作者:付泽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75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该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35例,胎盘因素32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结论: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针对出血原因,及时处理抢救,避免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大出血死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