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苗玉舟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抗疤痕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施综合抗疤痕康复护理.结果20例病人追踪6~8个月,经系统综合康复护理处皮肤可捏起,瘢痕厚在5mm以下,无明显痛瘁感及关节处皮肤皱裂,无出现疤痕挛缩致关节处畸形,关节功能能满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求.结论对烧伤病人抗疤痕的康复护理宜早进行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疗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何少丽;姚杏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阐述了血液灌注疗法的应用指征、所需设备、操作方法及监护内容,并介绍19例药物中毒患者血液灌注的临床应用,认为该疗法很有效,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吴胜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失眠又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症状之一,伴随五脏疾病而发,其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甚则彻底不能入睡,常伴头昏头痛、乏力、健忘等症状.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中药泡足加足底按摩综合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治疗失眠病人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实施的将导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至胆管进行减压引流的内镜外科手术,主要用于胆道梗阻的诊断,术前降低黄疸指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减压引流,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胆管结石嵌顿、胰腺炎、胆道感染的预防等.我院从1999年11月至2002年11月共施行了ENBD66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急性发作与加重多见于气候寒冷和多变的冬、春季,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因.笔者认为,要控制本病发作,进行健康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其方法是:
作者:廖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30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仅单纯应用异丙酚行无痛人流.从麻醉效果、扩宫难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时间等方面评价2组病人术中术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术中躁动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无阻力扩宫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病人的手术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袁菖兰;薛敏;万亚军;邓新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药六神丸是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六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但因药丸极小,服时易引起过量,如不按医嘱服用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通过报告1例六神丸过量引起喉头水肿的抢救护理,提出解除呼吸道梗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永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特点,目前逐渐被广泛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其作用为清除体内毒性代谢产物,如内毒素、胆红素、胆汁酸以及其它毒性介质,同时给予大量新鲜冰冻血浆,补充血浆蛋白、凝血因子、补体和调理素等生理活性物质,使病变肝脏得以再生,为肝脏移植赢得了时间[1~2].由于重型肝炎患者肝脏和心脏贮备功能差,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笔者就我科2001年1月至10月45例重型肝炎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术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德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针对肝胆专科ICU病人的特点,通过对病人进行入ICU前及入ICU后的健康教育,以及实施全方面的护理.取得了病人及家属更好的配合,使之平静接受治疗,度过危险阶段;同时护士整体素质也有了快速的提高,护士的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称赞.
作者:邓金艳;刘怡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需要经常吸痰,习惯的做法是吸痰前分离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连接,吸痰后再重新接上呼吸机,操作极为不便、易污染、间断呼吸时间长.因此,我们总结了临床经验,采取了一种新的配件--吸痰三通管,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伤烧科2002年3月收治了1例特重度烫伤病人,烫伤面积80%.治疗期间,病人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感染期持续高热,经积极抗休克,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护理措施,病人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2种镇痛方式在骨科术后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将28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骨科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PCEA及PCIA镇痛治疗.结果①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术毕,术后6h、12h、24h及48h VAS评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不良反应:PCE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PCIA组(P<0.05).结论PCEA和PCIA用于骨科术后病人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护理上各有其特点,临床工作中应分别对待.
作者:马淙;罗晴瑜;卓清兰;易伟宏;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总结了7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病人的抢救、病情观察与护理,并认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救治的关键是迅速、彻底清除毒物,正确使用解毒剂;同时,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
作者:刘平良;陈小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灌肠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诊疗技术之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灌肠法在许多方面有新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晓玲;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严重的类型,死亡率高.治疗主要目的是迅速而持久充分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挽救濒死心肌.目前常规再灌注治疗方法有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虽然,溶栓治疗能够使许多患者血管再通,但存在一些明显缺点,如再灌注延迟,不能达到完全再通或溶栓失败,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等.因此,自2002年5月我院采用了急诊PTCA加支架置入术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血管再通,预防心肌缺血复发和再次闭塞,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出现,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张红芳;华雨;张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既往无心脏病的女性,在妊娠末期或产后(通常为2~3周)出现呼吸困难、血痰、肝肿大、浮肿等心力衰竭症状,类似扩张性心肌病.可有心室扩大、附壁血栓,部分患者发生栓塞或猝死.本病多发生在30岁左右的经产妇.本组病例为18例,均为产后发生,其中17例为经产妇,1例为初产妇,1例并发脑梗塞,出现偏瘫、失语,其余17例未发生并发症,经治疗病情都得到控制,后痊愈出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作者:何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星级护理是将星级宾馆的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的一种服务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服务质量,我院自2002年6月份开展星级护理以来,护理质量有很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欧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应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1],同时改变了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为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我们主要从检测和回收处理上加强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红艳;刘绪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于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多主张手术治疗[1].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方式亦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虽然操作简单,术后解除梗阻效果显著,但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不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开放性术相比较,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但该术式的并发症亦不容忽视,特别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症(TURS)、术中术后出血仍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就该术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作一综述,以便从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治愈率.
作者:蔡春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医院内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于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环境消毒质量进行定期监测.结果环境消毒总合格率达82.45%,其中Ⅱ类区域环境合格率(82.65%)与Ⅲ类(82.14%)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室与血液透析室合格率高(91.84%,91.66%),母婴同室与易感病房合格率低(71.88%,7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工作的协调配合是搞好消毒灭菌工作的关键;加强母婴同室、易感病房、外科治疗室等环境消毒的管理、增加消毒次数,创新消毒方法,定期监测是控制医院消毒灭菌质量有效方法.
作者:李毓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