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晶慧;石卫东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15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NSE.结果: 血清NSE水平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并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显著高于轻、重度组和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NES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关,而且早产儿并发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升高更明显,NSE可以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常彩红;牛德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完成<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哈尔滨市采取了加强乡镇产科建设,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取消家庭接生员等综合措施.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7.9/10万,较1999年下降了48.1%.
作者:宋玉华;孙冬韦;李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幼儿园集体生活条件下,对单纯性肥胖幼儿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和自然试验法.结果: 经过为期1年的研究,干预组幼儿中超重与轻度肥胖幼儿BMI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则不明显,且BMI值有增长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显著.结论: 儿童肥胖主要是不良的饮食结构、从小养成的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预防肥胖应该从小开始.但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对肥胖儿童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能妨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通过教育干预,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和不建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和预防肥胖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凤敏;康松玲;高淑云;王庶;陈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发生率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3~2004年4 217例孕妇肝功能测试(ALT、AST、GGT、TBIL)结果,对肝功能异常孕妇追踪观察整个孕期及产后1周.结果: 14个月中有4 217例孕产妇进行了肝功能测试,发现95例肝功能异常.其中由妊娠相关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44例(占46.32%),非妊娠特异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23例(占24.21%),28例孕妇(29.47%)肝酶暂时升高原因未明.95例肝功能异常孕妇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妊娠剧吐1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例,母儿ABO血型不合10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甲、丙型肝炎各1例,乙型肝炎18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与妊娠相关的肝酶异常发生在孕中期(20.00%)和孕晚期(17.89%)相对多于孕早期(8.4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乙型肝炎、妊娠剧吐,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观察期内无一例孕妇死亡.结论: 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复杂多样,部分孕妇可有肝酶无特异性的短暂升高.由妊娠相关因素引发的肝功能异常的孕妇其转氨酶(ALT)在产后迅速恢复.
作者:梁绮华;邱先桃;丘媛媛;杨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本文回顾了我院妇产科从1998年1月~2005年7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人41例,对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讨论如下.
作者:杨振萍;王荣梅;李树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产科出血是产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导致产妇死亡,本文对吉林地区1995~2004年近10年的产科出血及孕产妇死亡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百艳;沙春荣;林济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相关的致病危险因素,制定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就诊的560例脑瘫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0例脑瘫的致病因素按发生频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因素、多胎、黄疽.结论: 加强孕期和围产期母婴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地区性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建设,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降低脑瘫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安长青;张庆松;刘京华;董小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女性阴道成形术术式.方法: 采用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与以往医院传统术式在术中监测指标及术后随访各项中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术中监测指标及术后随访各项指标中均优于传统手术方式.结论: 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是目前较理想的女性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式.
作者:任琛琛;边爱平;封全灵;赵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1 h内测体重不足1500g者.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VLBWI 50例,占全部新生儿的0.64%,占早产儿的9.11%.死亡11例,死亡率为22.00%,是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VLBWI的救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健.本文对50例VLBW的致病因素及诊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代银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瘫发病和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2003年4月~2004年4月就诊于我院脑瘫康复门诊及新生儿科出院并在康复科随访患儿中确诊的脑瘫及中度以上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瘫16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中重度)64例,男女比为1.94∶1;随访组全部在1岁内得到诊断,早期诊断(6个月内)、超早期(3个月内)诊断随访组为86.54%、53.85%,门诊组为11.86%、2.8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脑瘫的前3位高危因素是缺氧(窒息)39.74%、早产(低出生体重)34.50%、病理性黄疸8.73%;合并智力低下、继发性癫痫及可疑癫痫、眼和视功能障碍、小头畸形、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76.97%、14.55%、10.91%、3.64%、3.03%.结论: 切实做好婚前、孕期、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时的异常情况,积极救治高危新生儿,并对高危新生儿定期随访,能有效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脑瘫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夏梓红;孔艳英;蒙家纺;徐和秀;黄津;王鸿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通过对近几年我院孕妇分娩方式变化的回顾性分析,了解产科质量,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1资料与方法收集婺源县2001~2004年在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病历5 022份,统计每年正常分娩、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术分娩例数,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描述分娩方式的变化.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97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并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机体器官缺血一定时间后再恢复血液灌注,组织缺血性损伤(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行性加重.现已证实:心、脑、肾、肝、肺、胃肠道、四肢、皮肤等多种组织器官都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1],其发病机制有几种比较成熟的学说.目前认为,自细胞激活、氧自由基大量生成、钙超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
作者:胡延祖;宋俊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发病年龄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及在东莞市人民医院1997年8月~1998年7月进修学习时,对分娩的12 836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母婴预后.结果: 发病时孕周越小,母体并发症发生率越低,预后越好,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发病孕周越大,母亲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围产儿死亡率与胎盘早剥类型关系大.结论: 胎盘早剥发病孕周类型对母婴预后影响密切,重型胎盘早剥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随着孕周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作者:李丽英;吴彩云;郑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35岁宫颈癌病例数占全部同期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总人数的比例高达16.7%,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55.6%的年轻患者为Ⅰ期,在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转移方面与中老年组无差别.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无预后不良的病理特征.宫颈细胞学检查应作为妇科的1项常规检查,以早期确诊.
作者:范桂颖;张炜阳;赵艳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指征、术中处理、手术技巧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无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月经周期及经期无明显改变.结论: 腹腔镜手术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式,可满意地去除病灶,又能保全器官功能.
作者:宋月轻;庞义存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佳疗效.方法: 将1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青霉素40万U,地塞米松10 mg配制成混合液,经子宫、阴道侧穹窿注药,辅以热盐热敷下腹部治疗组74例.单纯采用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84例为对照组.两组就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6%,1年后复发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1年后复发率40.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阴道侧穹窿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的较有效的疗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强兆容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雄激素性无排卵或不孕的常见病种,临床表现为多态性,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LH/FSH比值升高、高雄激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胰岛素拮抗及相关的代谢失调,常在围青春期即发病[1]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中医中没有PCOS这个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闭经、不孕、崩漏等篇章中.目前多数治疗仅限于对症处理.治疗的措施除了传统的西医降低雄激素水平、建立排卵性月经周期外,还应包括纠正肥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保护子宫内膜、治疗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纠正糖代谢紊乱等治疗策略[2].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特点而定,逐级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密切相关.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PCOS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黎燕玲;李卫红;张奕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利于减少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的产后出血186例的相关因素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所致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各种相关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盘因素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剖宫产为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陆庆荣;王春光;冷馨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新生儿气管内冲洗治疗在临床应用多年,但新生儿复苏时应用气管内冲洗治疗国内少见报道.且其临床应用指征没有统一的标准,疗效也有争议.为了提高对新生儿复苏时气管内冲洗治疗的认识,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4年8月期间分娩的新生儿,在常规新生儿新法复苏基础上,需气管内冲洗治疗的46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礼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其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山东省立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期间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及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妊娠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手术后孕妇分娩前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均安全妊娠及分娩,分娩后2例心功能减弱,余稳定.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18~72月,平均31月,10例全部剖宫产.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剖宫产的1例为孕5月时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可以妊娠及分娩,以剖宫产为宜.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者可经阴道分娩,孕期合理应用抗凝剂,不增加分娩并发症.
作者:王建华;王文华;孙金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