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陈红娟;马冬梅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病例(69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14.46‰.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不明原因引起的死胎、死产,早产,脐带因素.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克罗米芬(CC)-HMG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促排卵药物联合应用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克罗米芬(CC)-HMG联合用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1例,治疗周期41个.结果:排卵周期32个,排卵率78.05%,成功妊娠9例,其中双胎妊娠1例,妊娠率42.86%;9个治疗周期无排卵(21.95%),其中7个治疗周期呈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排卵,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3例.结论:CC-HMG两种排卵药物联用,避免了单一用药的副作用及患者对CC持续用药的耐受性,有效提高了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岳小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厦门育龄妇女分娩时期的生殖健康状况趋势分析

    目的:以促进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结果:对2004年10月~2005年1月200例分娩妇女病例统计分析发现:平均分娩年龄29.9岁.第1胎分娩为188例,占94.0%,2胎12例,占6.0%.其中顺产137例,占68.5%,生产前选择顺产的妇女176例,占88.0%;剖腹产63例,占31.5%,产前选择剖腹产妇女24例,占12.0%.孕前未婚者17例,占8.5%;孕次分析101例,占50.5%为第1次妊娠;99例(占49.5%)曾有2~6次的妊娠史.产前有非意愿妊娠终止史的92例,占46.0%.其中对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分析39例,占19.5%有过1次人流史,21例(占10.5%)有过2次人流史,有5%的妇女曾有3~6次人流史;有13.5%的产妇有1~2次药物流产史;有1.5%有过中期引产史.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15:1,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 307.21 g.结论: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健;杨华;曹晓明;王华;郭艳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氨甲喋呤单次注射;B组单纯中药及C组单次注射氨甲喋呤(MTX)配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进行比较.结果:C组较A、B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于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3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β-HCG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5 970例已婚妇女妇女病普查患病情况总结

    本文总结分析了2000~2004年15 970例已婚妇女门诊普查的妇女病患病情况.

    作者:张学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和推广非脱垂子宫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月对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要求保留子宫颈的患者25例行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结果: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病率低,腹部无瘢痕.结论: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智慧;段丽萍;李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02例多动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分析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也是儿童保健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儿童多发病,发病率高,在我国大城市学龄前儿童中20%~30%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许多研究表明,感觉统合失调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行为障碍和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1,2].本研究运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对102例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为对多动症儿童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苗素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贫困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住院分娩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妇幼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卫生Ⅷ项目县(区)抽取592名育龄妇女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项目地区住院分娩率增长快于全国农村监测地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到乡卫生院交通方便的妇女住院分娩的可能性是交通不方便妇女的6.29倍,享受特困救助减免的妇女住院分娩的可能性是不能享受特困救助妇女的5.23倍,生育观念正确的妇女住院分娩的可能性是生育观念不正确的妇女的61.3倍.供方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对住院分娩利用也存在影响.结论: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住院分娩特困救助制度,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当地交通状况,把计划外生育妇女也纳入系统管理,加强乡卫生院产科建设.

    作者:冯占春;侯泽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优生筛查对出生缺陷干预教育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在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教育工作中,实施实验室优生检测结果的分析宣传教育,探讨促进干预效果的综合教育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街道待孕及新婚夫妇526名作为干预对象,分为实验组、宣教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干预前后群众对出生缺陷知识和认识的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宣教组进行宣传教育,实验组同时开展优生实验室检测筛查;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教育干预措施.以问卷评分得分情况来判定教育效果,满分为68分.结果:干预前3组对象问卷调查得分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宣教组、对照组得分在58~68分者分别占该组人数的98.4%、78.5%、11.6%,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室检测可显著提高出生缺陷干预教育过程中群众的知识水平和可接受性.

    作者:唐毅;董琳;汪勤;王玲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二甲双胍与马富隆联合应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商品名:妈富隆)联合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为观察组;30例非PCOS不孕妇女为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及生殖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指标等.观察组根据随机应用不同药物以分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二甲双胍组及二甲双胍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各20例.经12周治疗后,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与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应用治疗PCOS,较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更能有效的抑制高LH及高雄激素血症;改善高脂血症的效果较单纯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明显.

    作者:王华莉;王秀文;宋会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In-Fast吊带系统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探讨In-Fast吊带系统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In-Fast吊带系统治疗8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结果:8例患者中7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1例2月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结论:In-Fast吊带系统是1种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

    作者:侯毅;刘立民;那万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应用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间收治的40例在剖宫产术中行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在剖宫产术中,经其它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多胎妊娠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例,宫缩乏力4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臀位各2例,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珍贵胎儿、脐绕颈5周、羊水过少、巨大儿伴宫内感染各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妊娠合并贫血2例,持续性枕后位4例.出血量600~2 200 ml.40例患者均行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后痊愈出院,保留了生育能力.结论: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宋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徐州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与体质指数研究

    目的:对比世界通用的一些标准,建立徐州市0~7岁儿童年龄别身高(HFA)、年龄别体重(WFA)及年龄别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标准及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徐州市0~7岁儿童11747例的性别、出生年月及2002~2004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②应用LMS方法建立徐州市0~7岁儿童HFA、WFA和BMI百分位曲线.结果:①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7岁男女童HFA、WFA和BMI百分位曲线各9条,为P3、P5、P10、P25、P50、P75、P90、P95和P97.②徐州市男女童的身高随年龄不断增加,男童到6岁以后逐渐减缓,女童5岁后逐渐减缓.徐州市男女童的身高在7岁之前均大于WHO标准.③徐州市男女童的体重随年龄不断增加,到6岁以后均逐渐减缓.徐州市男女童体重7岁之前均高于WHO标准.④根据国际肥胖工作小组制定的7岁男女儿童肥胖和超重界值点,徐州市男女童7岁时通过该界值点的BMI百分位分别为:男童第72.6和第92.6,女童第82.1和第96.5.7岁男女童的超重流行率分别为27.4%和17.9%,肥胖流行率分别为7.4%和3.5%,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结论:应用LMS软件,获得了徐州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百分位参考值.

    作者:盛志华;李莉萍;楮英;张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妇女乳腺疾病普查4 642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海沧区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为妇女乳腺疾病防治重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海沧区2005年4 64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病率49.8%.常见疾病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年龄和职业差异(P<0.01),乳腺疾病以30~组患病率高.结论:妇女保健工作重点应针对这些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保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宫腔镜、腹腔镜诊治迷失宫内节育环26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因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目前,全世界应用IUD避孕的妇女人数达1亿多,而中国占8000多万,占采用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0%左右[1].随之带来了并发症问题,其中迷失IUD[2],如IUD粘连、断裂、残留、嵌顿、移位等,致使取器困难.宫腔镜、腹腔镜的问世,为迷失宫内节育器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微创手术途径[3].我院利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治迷失IUD 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中霞;胡玉玲;杨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宫颈炎122例,随机分为超声组61例,波谱仪治疗组61例.观察临床的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超声治疗组中、重度宫颈炎的疗效明显高于波谱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治疗在宫颈修复过程中,阴道排液量、出血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治疗组治疗宫颈炎疗效极为明显,无明显并发症,是目前治疗宫颈炎的好方法.

    作者:崔友琴;刘沙;黄建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延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延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延期妊娠引产孕妇病例,按照所用药物不同分组,A组:催产素+米索前列醇组61例;B组:催产素组75例.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用药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宫颈Bishop评分<4时,A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当宫颈Bishop评分≥4分时,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延期妊娠引产可以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尤其对于宫颈尚未成熟者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催产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慧焱;李楷滨;蔡知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X线分析(附81例报告)

    目的:分析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简称MAS)的临床X线特征,进一步提高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经X线平片和临床证实的8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进行讨论.结果:X线征象因吸入量和胎粪羊水相对含量多少而异.其中65例X线表现程度相对较轻,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征,部分可见小颗粒状影;16例较重显示两肺满布结节状和斑片状模糊影;5例并发气漏;合并肺内感染10例;合并ARDS 2例;死亡4例;2例放弃治疗.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MAS的诊断及其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湘义;刘铁峰;张俊萍;王小兰;包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2003~2005年青海地区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3年来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病原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间接酶联法和被动凝集法对3年来1525例住院肺炎患儿进行病毒病原学和支原体检测.结果:检出病毒阳性810例,阳性率53.1%,检出肺炎支原体229例,检出率15%.结论:青海地区3年来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为:腺病毒(29.0%)、EB病毒(19.3%)、呼吸道合胞病毒(19.0%),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占15.0%.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胎儿生长受限249例分娩方式的探讨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围生期患病率及围产期死亡率均较高,不仅近期会影响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而且远期还能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目前对于FGR小孕周及低体重胎儿的分娩方式尚未统一.现将我院249例FGR的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国强;唐萍;葛嘉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3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MP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尚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导致心、肾、脑和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我院儿科于2000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50例,其中38例有肺外并发症.

    作者:周杰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