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平市1 260名婴幼儿体内5种元素含量水平分析

吴华美;陈明发

关键词:末梢血, 微量元素, 参考范围
摘要:目的:了解该市儿童5种元素含量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结果: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铜、钙、镁、铁含量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锌元素水平有较大的年龄阶梯,呈递增趋势,标准差较大,中值差异也较大.结论:修订低小年龄段某些微量元素的参考界值,以免过度补充摄入.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聚焦超声终止小鼠妊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终止妊娠的可能性.方法:利用HIFU治疗机(780 kHZ)6种声强各60s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7天小鼠胚胎,妊娠15 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和胎盘、子宫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胚胎总死亡率为12.65%(32/253);照射组中声强3 W/cm2、6 W/cm2及≥9 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0%(12/48)、72.88%(43/59)和100%(64/64、43/43、40/40、35/35).超声照射后8 d的改变:光镜下主要为胎盘出血、变性、坏死;电镜下胎盘组织细胞坏死呈致密团块状,子宫改变轻微.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结论:胎盘较子宫对HIFU更敏感,更易受损,HIFU抗早孕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晓艳;王泽华;李红发;郑容;吴大琼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怀化市2000~2004年0~4岁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怀化市0~4年儿童意外死亡现状、分布特点、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中国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该市2000~2004年0~4岁儿童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内0~4岁儿童意外死亡共发生358例,占0~4岁儿童死亡总数的15.4%,死因主要为其它意外,占0~4岁儿童意外死亡41.1%,0岁组以其它意外(搦婴)为主,且女婴高于男婴;1~4岁组以溺水为主,男童高于女童.结论:呼吁社会关注女童的生存权和健康权,提示家长加强对男童的看护.

    作者:曾菊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对艾滋病歧视与偏见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意向性选择6个省,在每个省意向性选择1个县,在每个县整群抽样调查对象800人,采取封闭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相关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这次调查中,有3 095人(64.5%)恐惧艾滋病;66.5%的人认为应该隔离治疗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40.1%的人认为应该限制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的人身自由.有1 497(31.2%)人不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捐款.6个地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与偏见态度不完全相同,P<0.01.结论: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性别、户口性质、学历以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是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调查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知识不了解.在6个地区中,河南地区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轻,江苏地区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严重.

    作者:郭欣;程怡民;李颖;黄娜;武俊青;汝小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1 332例已婚育龄妇女致畸病毒免疫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未经接种致畸病毒(TORCH)疫苗的育龄妇女其免疫球蛋白TORCH-IgG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 332例19~44岁无TORCH疫苗接种史及在广东地区居住5年以上的孕前妇女血清风疹病毒(RUV)IgG、巨细胞病毒(CMV)IgG、弓形虫(TOX)IgG、单纯疱疹Ⅱ病毒(HSVⅡ)IgG及B19微小病毒(B19)IgG检测,并按年龄分组统计阳性率.结果:总体风疹病毒IgG阳性率86.6%、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93.2%、弓形虫IgG阳性率25.5%、单纯疱疹Ⅱ病毒IgG阳性率85.3%及B19微小病毒IgG阳性率38.1%,各指标阳性率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TORCH-IgG阳性(未经接种疫苗)代表本地的自然感染过程,育龄妇女各年龄组TORCH-IgG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即任一年龄妊娠,其孕期感染TORCH几率及其胎儿获得宫内垂直感染几率相同.

    作者:钟燕芳;薛素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促进足月妊娠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

    为防止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对妊娠合并某些疾病以及孕周超过40周的孕妇给予适时引产是产科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则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不成熟者,引产失败率高达50%[1].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及小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苑运阁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了解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114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6例.结果:本组病例NS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为5%.其中3例致肾病复发,1例在肾病未缓解期致尿蛋白增多且口服激素治疗4周尿蛋白仍未转阴.对6例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及表面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5天哮喘缓解.6例患儿出院后均继续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未再出现喘息发作.出院后均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仍有效.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多于口服激素过程中发生哮喘,其中部分患儿可致NS复发、病情加重或延长缓解时间.此类患儿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时及时控制哮喘症状、合理用药可以提高NS的缓解率,减少复发.

    作者:王娟;马青山;成焕吉;鲁继荣;张云峰;尹嘉宁;王静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加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膀胱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产后尿潴留患者65例,随机分为A(22例)、B(22例)、C(21例)3组.A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并于尿道外口涂用2%利多卡因;B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C组导尿并放置导尿管,持续24 h去除尿管.结果:A、B、C三组,6 h内治愈率分别为81.82%、50%、0%(两两相比P<0.05);12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68.19%、0%(两两相比P<0.01);24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86.36%、57.14%(A与B比较P>0.05;A与C比较P<0.001;B与C比较P<0.05).治疗后伴有并发症,C组与A组、B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持续膀胱按摩+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单瑞芹;张素霞;高亚莉;刘翠英;王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测定分析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FN)、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探求各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选择正常非妊娠妇女22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FN、Cr、BUN及尿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改变更加明显;随尿蛋白的增加,FN有增加趋势.Cr、BU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孕晚期组较正常非孕组Cr水平降低(P<0.05).结论:FN、r、BUN及尿蛋白水平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功能损伤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商晶;马晓艳;王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永靖县农村育龄妇女妊娠结局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永靖县育龄妇女妊娠结局的调查,了解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甘肃省永靖县6个乡(镇)、6个村的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2004年7月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同时组织育龄妇女到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进行妇科检查.结果:1 268名育龄妇女,总妊娠次数3 034次,人均妊娠2.39次.妊娠结局中死胎死产91次,占3.00%;自然流产198次,占6.53%;人工流产241次,占7.94%;活产2 504次,占82.53%.死胎死产率3.51%,自然流产率7.09%.死胎死产发生率和自然流产发生率随妊娠次数增加而增加;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收入较低者发生率较高.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妊娠结局中死胎死产率、自然流产率与全国或者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相比,发生率比较高,其相关影响因素有不同之处.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产前保健水平和入院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舒星宇;李芝兰;王德文;李昌赟;罗小明;孔德瑾;张桂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68例临床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易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是高危妊娠中的重要问题,围生儿结局与病情、胎龄、出生体重等多因素相关.本文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1月收治的68例单胎重度妊高征合并FGR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出生孕周、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义;甄学慧;徐鑫;宋蓓蓓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痛经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重新分析痛经患者的临床因素,提出新的认识.方法:将1 15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痛经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01).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该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可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者:秦王燕;常洪晶;杨玉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早产儿硬肿症的分析与康复

    本文对近3年来186例早产儿硬肿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3月~2004年3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186例早产儿,体重均<2 500 g.于生后24 h内入院,入院后立即置远红外线复温台或保温箱中.并按是否出现硬肿分为两组,硬肿症组102例,男80例、女22例,其中轻度硬肿78例、中度硬肿19例、重度硬肿5例;无硬肿症组84例,男57例、女27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一般情况以及生后3日内热卡摄入情况.

    作者:王宏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B超下羊膜腔穿刺及脐带穿刺手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取材方法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侵入性操作抽取羊水或脐血.结果:脐带穿刺80例,成功率95%(76/80);羊膜腔穿刺204例,成功率100%;流产率均为0;出血率:①经胎盘44例,胎盘渗血25例,占12.25%(25/204);脐带穿刺经胎盘11例,胎盘渗血8例,占10%;②脐带渗血.脐带穿刺中渗血发生10例,占12.5%.两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母婴并发症例.结论:正确把握好手术时机,掌握娴熟的技术和手术技巧,是提高羊膜腔穿刺术及脐带穿刺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钟进;郭晓玲;卢海英;梁少联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卵巢妊娠25例临床分析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发育和着床,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因无典型症状及体征而不易明确诊断.对卵巢妊娠的研究也很少,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卵巢妊娠的报道有增加趋势.现就我院收治的25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作者:李春洪;卢晟杰;王红;冯丽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001~2005年吉林市1 42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2005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为基础资料,计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5年该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4‰、7.92‰和9.06‰,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5.8%和23.5%;2005年区域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82‰、7.43‰和8.3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6.4%和22%;区域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46‰、8.18‰和9.4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30.2‰、26%和25.1%.2001~2005年,该市5岁以下儿童的出生窒息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2001~2005年,该市城区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出生窒息死因的死亡率城乡均有明显下降,肺炎、腹泻死因的死亡率城区较农村下降明显.

    作者:张春灵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探讨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方法: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网覆盖的医院收集的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围产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产妇呈上升趋势,这些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我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指、总唇裂高于全国水平,神经管畸形发病率仍然很高;先天性心脏病和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50%神经管缺陷、腹裂等严重畸形在孕28周前能被诊断.结论:对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孕妇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畸形儿的相关知识,加强产前筛查,提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水平.

    作者:陶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哮喘儿童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发作期与缓解期哮喘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血清TGFβ1水平.结果:血清TGFβ1水平哮喘组发作期及缓解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发作期TGFβ1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减低,可能参与哮喘发病.

    作者:赵凯姝;成焕吉;马青山;刘文东;于凌云;蔡三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孕产妇尿碘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孕产期妇女是否存在碘缺乏并对碘缺乏病(IDD)进行筛查,为孕产期妇女补碘提供依据.方法:用ADA快速尿碘测定法对孕产妇尿碘水平进行测定、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结果:(1)孕产妇缺碘发生率50.85%,显著高于非妊娠妇女(6.67%),部分孕产妇(13.09%)尿碘水平高于非妊娠妇女;(2)缺碘组孕妇TSH水平高于非缺碘组(P<0.05).结论:十堰地区孕产妇存在碘缺乏,有必要对孕产妇作尿碘筛查,以便及时合理补碘,避免碘缺乏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李毅;成国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孕期的合理监护、处理,以减少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9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者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占56%,先心病手术以修补术为主,占69.4%.心功能Ⅰ-Ⅱ级者80例(占86%),Ⅲ~Ⅳ级者13例(占14%).②心功能Ⅲ-Ⅳ级者较心功能Ⅰ~Ⅱ级者早产儿、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低,有显著差异.2例孕产妇死亡均发生于心功能Ⅳ级者.③手术后妊娠可改善心功能,减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体重.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以间隔缺损为主,无论何种先心病,发现后宜尽早手术,术后再妊娠,可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望安全渡过孕期;心功能不良导致母儿预后不良.

    作者:韩凤珍;闻安民;周沫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抚触对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探讨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1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等,早产儿与足月儿有同样的生理需要,但因为早产儿往往需要静脉补液,胃管营养,足后跟取血和机械通气等检查治疗,很少从母亲和护士那里得到温柔的爱抚,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我院保健科对全市2003年12月~2004年3月出生的40例早产儿进行动态跟踪.

    作者:郭俊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