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王秀文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 异常子宫出血, 现报告如下, 妇科检查, 超检查, 患者
摘要:子宫出血的原因很多,仅凭常规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有一定难度.1998年10月~2004年12月,我院对423例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痛为主诉的儿童铅中毒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铅污染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有了更多的了解,铅污染对儿童智能和行为发育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铅污染对人体的损伤是多系统、多器官的,呈非特异性症状,它对消化系统的损伤亦是不能忽视的.现对本院驱铅门诊接诊以腹痛为主诉的58例铅中毒患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提高对儿童铅中毒的早期识别能力.

    作者:李南平;冯秀英;姚丽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卵巢妊娠25例临床分析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发育和着床,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因无典型症状及体征而不易明确诊断.对卵巢妊娠的研究也很少,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卵巢妊娠的报道有增加趋势.现就我院收治的25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作者:李春洪;卢晟杰;王红;冯丽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输卵管妊娠开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院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比较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治疗输卵管妊娠与经腹输卵管妊娠开窗术的情况,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超声刀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少或短于经腹手术,手术时间亦存在差异,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刀在输卵管妊娠开窗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孙笑波;高鸣燕;徐杨;东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哮喘儿童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发作期与缓解期哮喘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血清TGFβ1水平.结果:血清TGFβ1水平哮喘组发作期及缓解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发作期TGFβ1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减低,可能参与哮喘发病.

    作者:赵凯姝;成焕吉;马青山;刘文东;于凌云;蔡三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08例有药物流产史(A组)和267例有人工流产史(B组)及280例无流产史(C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及B组先兆流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0.01),而此3项发生率B组高于A组.B组的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1),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P<0.05~0.01);而药物流产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避孕失败后,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的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爱群;方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产后出院指导效果的调查

    为了解在我院产科病房所实施的出院指导对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具体评价出院指导内容,从而提高出院指导的效率,我们对50例产妇进行了产褥期护理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春姬;黄福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南平市1 260名婴幼儿体内5种元素含量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该市儿童5种元素含量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结果: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铜、钙、镁、铁含量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锌元素水平有较大的年龄阶梯,呈递增趋势,标准差较大,中值差异也较大.结论:修订低小年龄段某些微量元素的参考界值,以免过度补充摄入.

    作者:吴华美;陈明发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自体血液回收机辅助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宫外孕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收集自2001年1月~2005年4月在我院行自体血液回收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休克的15例(包括输卵管妊娠14例、卵巢妊娠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同期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回输自体血从手术开始到输血时间为(25.67±6.41)min.研究组和对照组腹腔内出血量分别为(1 606±592)ml和(338±142)ml,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组回输自体血血量为(853±341)ml,两组均未输异体血.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3±31)min和(65±28)min,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前RBC、PLT、Hb均较对照组低(P<0.01),术后RBC、Hb明显增高(P<0.05);两组术后第1天WBC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能有效回收自体血,速度快,使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宫外孕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王彩霞;郭培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时与24例正常子宫内膜相对照.结果: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两组内膜组织均有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P<0.05),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改变.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有关,并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伟坚;张晓薇;陈国勤;刘慕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输卵管妊娠的表达及其在诊断方面的意义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IF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外周血的LIF的浓度,以探讨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中LIF表达水平较高,而非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LIF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IF可能在异位妊娠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测定患者外周血的LIF浓度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富琴;刘荣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镇痛泵对妇产科病人术后肠蠕动影响的观察

    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简称PCA)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出现、并将近10年提出的按需镇痛概念与微电脑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止痛技术[1].PCA技术即术后在病人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2].这一技术在国外发展较快,已较成熟,我国是在近几年才逐步推广并用于临床各手术科室的术后病人.目前有关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对胃肠蠕动的恢复是否有影响方面,国内报道有不同见解[3,4].为排除因胃肠道术后影响肠蠕动恢复的生理病理因素,本实验研究选择了非肠道手术科室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妇产科病人术后使用镇痛泵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霞;宋春利;安力彬;洪金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妇女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妇女保健的存在问题,为制订妇女保健工作规范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3年验收合格的110家社区健康服务站,按好、中、差分为三级,以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进行横断面研究,抽取10家社区健康服务的居民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咨询服务排首位,有42.7%的调查对象需要,其次是常见病的治疗(32.5%)、妇科病检查(29.7%);避孕知识及用品的服务需求随学历提高呈上升趋势.对妇科病检查的服务需要随学历提高而下降,对健康咨询、心理咨询、避孕知识及用品、常见病治疗的服务需求,随人口流动性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妇科病检查、常见病治疗的服务需求随收入水平提高而呈上升趋势.结论:随收入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人们保健意识在提高,但对疾病的诊疗和检查仍然是人们急需解决,提示加强妇幼保健功能,规范社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意识是关键.

    作者:曾红友;郭华;邱洁;黄跃华;韩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抚触对促进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探讨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1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等,早产儿与足月儿有同样的生理需要,但因为早产儿往往需要静脉补液,胃管营养,足后跟取血和机械通气等检查治疗,很少从母亲和护士那里得到温柔的爱抚,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我院保健科对全市2003年12月~2004年3月出生的40例早产儿进行动态跟踪.

    作者:郭俊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是以生理盐水为溶剂,分别含有甘草酸苷0.2%、半胱氨酸0.1%、甘氨酸2.0%的静脉注射剂.主要成分甘草酸苷(GL)提取自药用植物甘草.甘草酸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结构式为2个分子的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GA)的聚合物.GL在体内经酶分解成GA并发挥作用.美能具有抗过敏、抗炎症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抗过敏和改善肝功能的治疗.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享综合征,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以往治疗上多用激素来缓解,但激素使用副作用较大.本文应用美能中药制剂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观察治疗前后腹部症状缓解情况,并与激素治疗对照,以探讨美能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产时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联合应用对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时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联合应用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以866例产时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分娩为实验组,取自由体位与传统模式助产分娩的81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均为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实验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的难产率、宫缩乏力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产时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成金焕;郭晓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001~2005年吉林市1 42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2005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为基础资料,计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5年该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4‰、7.92‰和9.06‰,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5.8%和23.5%;2005年区域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82‰、7.43‰和8.3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6.4%和22%;区域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46‰、8.18‰和9.4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30.2‰、26%和25.1%.2001~2005年,该市5岁以下儿童的出生窒息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2001~2005年,该市城区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出生窒息死因的死亡率城乡均有明显下降,肺炎、腹泻死因的死亡率城区较农村下降明显.

    作者:张春灵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加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膀胱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产后尿潴留患者65例,随机分为A(22例)、B(22例)、C(21例)3组.A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并于尿道外口涂用2%利多卡因;B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C组导尿并放置导尿管,持续24 h去除尿管.结果:A、B、C三组,6 h内治愈率分别为81.82%、50%、0%(两两相比P<0.05);12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68.19%、0%(两两相比P<0.01);24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86.36%、57.14%(A与B比较P>0.05;A与C比较P<0.001;B与C比较P<0.05).治疗后伴有并发症,C组与A组、B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持续膀胱按摩+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单瑞芹;张素霞;高亚莉;刘翠英;王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测定分析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FN)、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探求各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选择正常非妊娠妇女22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FN、Cr、BUN及尿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改变更加明显;随尿蛋白的增加,FN有增加趋势.Cr、BU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孕晚期组较正常非孕组Cr水平降低(P<0.05).结论:FN、r、BUN及尿蛋白水平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功能损伤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商晶;马晓艳;王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探讨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方法:对2000~2004年云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网覆盖的医院收集的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围产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产妇呈上升趋势,这些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我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指、总唇裂高于全国水平,神经管畸形发病率仍然很高;先天性心脏病和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50%神经管缺陷、腹裂等严重畸形在孕28周前能被诊断.结论:对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孕妇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畸形儿的相关知识,加强产前筛查,提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水平.

    作者:陶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88例早产儿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儿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昆山市各级医院出生的288例早产儿,分析孕周、出生体重、性别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孕28~30+6周组的死亡率、极低体重儿出生率及窒息率均较其它两组高;极低体重儿组的死亡率较其余组高,且此组的男婴死亡率高于女婴.结论:孕周与出生体重对早产儿死亡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金丽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