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薏钦
目的:了解未经接种致畸病毒(TORCH)疫苗的育龄妇女其免疫球蛋白TORCH-IgG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 332例19~44岁无TORCH疫苗接种史及在广东地区居住5年以上的孕前妇女血清风疹病毒(RUV)IgG、巨细胞病毒(CMV)IgG、弓形虫(TOX)IgG、单纯疱疹Ⅱ病毒(HSVⅡ)IgG及B19微小病毒(B19)IgG检测,并按年龄分组统计阳性率.结果:总体风疹病毒IgG阳性率86.6%、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93.2%、弓形虫IgG阳性率25.5%、单纯疱疹Ⅱ病毒IgG阳性率85.3%及B19微小病毒IgG阳性率38.1%,各指标阳性率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TORCH-IgG阳性(未经接种疫苗)代表本地的自然感染过程,育龄妇女各年龄组TORCH-IgG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即任一年龄妊娠,其孕期感染TORCH几率及其胎儿获得宫内垂直感染几率相同.
作者:钟燕芳;薛素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IF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外周血的LIF的浓度,以探讨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中LIF表达水平较高,而非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LIF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IF可能在异位妊娠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测定患者外周血的LIF浓度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富琴;刘荣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意向性选择6个省,在每个省意向性选择1个县,在每个县整群抽样调查对象800人,采取封闭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相关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这次调查中,有3 095人(64.5%)恐惧艾滋病;66.5%的人认为应该隔离治疗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40.1%的人认为应该限制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的人身自由.有1 497(31.2%)人不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捐款.6个地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与偏见态度不完全相同,P<0.01.结论: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性别、户口性质、学历以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是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调查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知识不了解.在6个地区中,河南地区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轻,江苏地区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持歧视和偏见态度的现状严重.
作者:郭欣;程怡民;李颖;黄娜;武俊青;汝小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时与24例正常子宫内膜相对照.结果: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两组内膜组织均有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P<0.05),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改变.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有关,并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伟坚;张晓薇;陈国勤;刘慕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为防止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对妊娠合并某些疾病以及孕周超过40周的孕妇给予适时引产是产科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则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不成熟者,引产失败率高达50%[1].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及小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苑运阁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和早期综合干预对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年龄为48天~5个月的正常婴儿80例为实验组,按1∶1配对原则选取对照组80例.实验组入组后采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及早期综合干预技术对其体格发育及神经精神发展进行定期跟踪监测、评估,同时实施早期干预方案.两组儿童30个月时,对其体格、智能发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总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大动作、精细动作、个人社交3个能区发育商数(DQ)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身高、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技术及早期综合干预技术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技术,能明显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可以面向广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杨少萍;涂忆桥;张岳英;胡荣华;郭林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08例有药物流产史(A组)和267例有人工流产史(B组)及280例无流产史(C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及B组先兆流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0.01),而此3项发生率B组高于A组.B组的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1),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P<0.05~0.01);而药物流产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避孕失败后,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的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爱群;方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5年9月分别采用两种复苏技术处理新生儿窒息的效果.结果:2003年9月~2004年9月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6.30%,2004年9月~2005年9月窒息发生率下降为3.76%,并发症发生率亦有下降.结论:采用新的复苏流程,产、儿科合作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及评价B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6例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0天者进行加强宫缩抗感染治疗,通过二维B超、必要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协助诊断,有组织残留可疑者行清宫术,结果与超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0天者发生率为7.38%.其中66.67%的病人经加强宫缩抗感染治疗后阴道出血在15天内干净.二维B超明确诊断为组织残留者经清宫术后证实符合率为100.00%,疑为微量组织残留者经清宫术后证实符合率仅为33.33%,彩色多普勒超声协助诊断微量组织残留经清宫术后证实符合率为66.67%.结论:组织残留不是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诊断困难者提供参考.
作者:杜天竹;黄国诚;董铄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为了解在我院产科病房所实施的出院指导对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具体评价出院指导内容,从而提高出院指导的效率,我们对50例产妇进行了产褥期护理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春姬;黄福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的疗效.方法:停经7~10周过期流产组42例,米非司酮150 mg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停经10~12周过期流产组38例,米非司酮300 mg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自然流产率分别为82.2%、76.2%,清宫率分别为17.8%、23.8%;出血量小于50 ml,未见并发症,不良反应轻.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完全流产率高,阴道流血量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芝;王芊晨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临夏州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群众保健意识较差.长期以来,孕产妇死亡率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州妇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制约两个纲要健康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于提高我州妇女健康水平,推动我州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实现两纲目标,加快我州小康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景香;马晓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重度子痫前期易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是高危妊娠中的重要问题,围生儿结局与病情、胎龄、出生体重等多因素相关.本文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1月收治的68例单胎重度妊高征合并FGR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出生孕周、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义;甄学慧;徐鑫;宋蓓蓓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适应症、方法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来经换血治疗的8例病例的换血原因、年龄、疗效及换血方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液内环境的改变.结果:8例病例中新生儿ABO溶血病换血6例,其他2例,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了53.80%,全部治愈,换血途径采用脐静脉换血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生化、血红蛋白(Hb)变化不大,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换血疗法的对象仍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主,换血途径仍以脐静脉换血为主,强调使用5~7天内的CPDA1保养液的新鲜血,以达到去除体内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李晓雪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FN)、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探求各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选择正常非妊娠妇女22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FN、Cr、BUN及尿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改变更加明显;随尿蛋白的增加,FN有增加趋势.Cr、BU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孕晚期组较正常非孕组Cr水平降低(P<0.05).结论:FN、r、BUN及尿蛋白水平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及肾功能损伤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商晶;马晓艳;王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儿童风湿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38例儿童风湿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的HHV-6 DNA.结果:风湿热患者HHV-6 DNA阳性率为55.26%,而对照组为52.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HHV-6 DNA,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HHV-6活动性感染.结论:HHV-6感染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作者:陈曦;张成义;黄红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重新分析痛经患者的临床因素,提出新的认识.方法:将1 15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痛经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01).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该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可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者:秦王燕;常洪晶;杨玉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2005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为基础资料,计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2005年该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4‰、7.92‰和9.06‰,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5.8%和23.5%;2005年区域城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82‰、7.43‰和8.3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29.7%、26.4%和22%;区域农村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46‰、8.18‰和9.43‰,较2001年分别下降了30.2‰、26%和25.1%.2001~2005年,该市5岁以下儿童的出生窒息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2001~2005年,该市城区和农村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出生窒息死因的死亡率城乡均有明显下降,肺炎、腹泻死因的死亡率城区较农村下降明显.
作者:张春灵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28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家长意外伤害的平均知识得分为(72.65±0.6)分;态度得分(68.54±1.08)分;行为得分(72.77±0.86)分.家长的文化、职业、家庭人口数、父母关系、管教方式对意外伤害知识得分的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儿童年龄对家长态度得分影响显著.家长从社区宣传中获得知识只占14.9%.结论: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的KAP是相互关联的.家长意外伤害知识欠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家长侥幸心理增加,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
作者:晏晓颖;廖淑梅;陈春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孕期的合理监护、处理,以减少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9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者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占56%,先心病手术以修补术为主,占69.4%.心功能Ⅰ-Ⅱ级者80例(占86%),Ⅲ~Ⅳ级者13例(占14%).②心功能Ⅲ-Ⅳ级者较心功能Ⅰ~Ⅱ级者早产儿、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低,有显著差异.2例孕产妇死亡均发生于心功能Ⅳ级者.③手术后妊娠可改善心功能,减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体重.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以间隔缺损为主,无论何种先心病,发现后宜尽早手术,术后再妊娠,可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望安全渡过孕期;心功能不良导致母儿预后不良.
作者:韩凤珍;闻安民;周沫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