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廷;张风芹;张茜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评价手术中各类情况及处理,为腹腔镜手术更广泛、有效地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0度广角镜常规穿刺充气进入腹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氨甲蝶呤25 mg+生理盐水5 ml,创面生物蛋白胶喷洒覆盖.结果:患侧输卵管切除199例,输卵管开窗取胚108例,平均手术时间34 min,3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输卵管妊娠,1例出现左下腹穿刺部位皮下瘀血,5例术后2 d内述肩胛部疼痛,经处理均已痊愈.结论: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效果是满意的,体现了创伤小、时间短、粘连少、恢复快等优势,在异位妊娠治疗方面,腹腔镜下手术安全、可靠,可大力提倡,广泛开展.
作者:杨瑞;张媛;张新清;李环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52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息肉45例(86.54%),单发38例,多发7例,乳头状多,其次为桑椹状及舌状.声像图大多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团.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简单、准确,并能避免盲目的刮宫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洁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医院出生儿先天性髋脱位(CDH)早期发现和有效防治的途径.方法:调查总结6年间3家医院11 256例在医院出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Lehmann和Garvey评定标准[1,2],从中筛选出CDH易患儿,常规为其应用外展尿布或兜带进行护理3~4个月,进行影像和病理学检查,从中确认不稳定髋(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患儿,及时采取非传统关节切开手术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1 256例医院出生儿中CDH易患儿为189例,占16.8%o.这些易患儿经采用简便防护措施3~4个月,确诊为不稳定髋者8例,占0.71%,上述8例患儿经非传统手术等治疗6~18个月,均获治愈.脱位畸形预防成功率100%,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通过对医院出生儿进行普查和跟踪随访,可尽早发现有CDH发生倾向的患儿,及时为这些患儿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能够达到避免关节切开手术,预防脱位发生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杰;李晓光;闫洪印;刘凤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子痫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产前保健情况、抽搐时间及处理.结果:35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产后高血压以及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爱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官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宫腔疾病的30例患者行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30例患者中,诊断为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黏膜下肌瘤3例,不全纵隔子宫2例,正常宫腔4例.其中1例妊娠组织残留误诊为内膜息肉,其余均与临床和病理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超声子宫造影是一项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并发症的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郭红;施洁;滕淑琴;张丽萍;金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国内外15篇有关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关联明显(Z=4.93,P<0.00001),合并OR值为1.51,0R95%CI为1.28~1.77.结论: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魏莉;袁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女性不孕症进行了腹腔镜检查,其中112例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结果:60.0%(72/120)为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因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病变达94.4%(68/72),其他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HSG与输卵管腹腔镜检比较总符合率为70.83%(85/120),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术前提高80.68%(69.2/38.3).结论: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曹桂荣;赵昌银;杨湘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0~5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省、地、县随机整群抽取600例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VitA含量.结果:VitA缺乏发生率16.17%,地、县明显高于省会城市;0岁儿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腹泻儿童明显高于正常儿童;VitA缺乏的影响因素:近1周内进食鸡蛋、奶类制品、鱼虾类、肝类、黄绿色蔬菜、鱼肝油等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与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城市明显低于农村地、县两级,说明维生素A缺乏防治工作重点在农村,特别是0岁儿童,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取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腹泻流行.
作者:李慰;仇赛云;万英;包汉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B超图像特征及治疗手段与转归.方法:总结318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术前B超图像特征,术中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术后治疗与转归.结果:318例卵巢肿瘤中,良性290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290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1例粘液性囊腺瘤经腹腔镜手术摘除后3个月满腹种植,1例卵巢甲状腺肿部分区域生长活跃者术后1年复发并广泛转移,8例术后1~5年后再次发生卵巢良性肿瘤.5例交界性肿瘤中,2例术后2个月~半年复发并广泛转移(2个月转移者系经腹腔镜手术后).23例恶性肿瘤手术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共有13例死亡.结论:定期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卵巢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单纯肿瘤切除后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而交界性肿瘤及细胞生长活跃者单纯手术治疗后有短期复发倾向,预后不良;经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瘤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郭清清;刘正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鼻骨的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对正常胎儿鼻骨结构的认识,评价其在胎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孕妇613例,孕龄14~40周,对每一胎儿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并测量鼻骨长度.结果:中孕期正常胎儿鼻骨显示率为100%,613例筛查中1例无鼻且眼距近,有染色体异常,1例鼻骨短并有少量胸腹腔积液及大胎盘,为基因异常.3例均未见其他较大畸形并均经产后及行中期引产后证实.结论:超声测量胎儿鼻骨长度方法简单、可靠,容易掌握,再结合孕妇血清AFP和Free-β-HCG,对胎儿先天缺陷进行产前筛查有实用价值.
作者:马晓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引起淋巴结强反应的观察及治疗.方法:57例患儿均为济南市各大医院出生后,在24 h内直接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其中男56例,女1例.通过B超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均给予局部治疗和预防性抗痨治疗,口服异烟肼10 mg/(kg·d),1次/d,连服3~6个月.结果:57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在15~30 d后淋巴结逐渐缩小、吸收、痊愈.结论:卡介苗接种后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化脓、破溃,宿短疗程,预后好.
作者:王秀廷;张风芹;张茜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45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4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例因盆腔粘连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00.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1.75 ml,术后3 d内高体温37.6℃,住院时间4.80 d,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器官的手术.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桂玲;夏凤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邝凤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办法.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5~5岁的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妇儿保医师的及时入户指导和巡回接种、提高正规医院分娩率、政府给予资助等途径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96例在刮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96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后2~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时出血量肌瘤剔除组多于单纯剖宫产组;肌瘤较大、多发性子宫肌瘤与肌瘤较小、单个肌瘤相比出血量增多,有显著差异;96例的病理检查结果:28例红色变性,7例玻璃样变.结论:对于身体状况良好者可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武秀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不少报道认为CO2激光照射对其有显著疗效,其疗效已被国内外学者肯定,治愈率70%~100%.
作者:李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新生微淋巴管密度(MLD)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观察树突状细胞(DCs)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数量及分布,为临床评价卵巢肿瘤患者的肿瘤免疫能力和预后,抑制卵巢肿瘤淋巴转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和Leica-Qwin图像分析技术观察4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手术标本,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卵巢上皮性肿瘤DCs的数量和S-100表达强度均明显减少和降低,与正常卵巢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②不同恶性程度的卵巢上皮性肿瘤DCs数量和S-100表达强度不同,与正常卵巢比较,DCs数量和S-100表达强度在卵巢上皮癌和交界性肿瘤均减少,而在良性上皮性肿瘤则无显著性差异.③VEGFR-3在卵巢肿瘤间质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表达.④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高于良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随着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DCs数量和S-100的表达减少,DCs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VEGFR-3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刘德英;宿志弘;李鼎恒;姚怀玉;李继承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找出今后工作重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30名1998年1月1日~2003年8月1日在我院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保健状况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率城市为100.00%,农村为95.03%.被调查地区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少,40.85%的孕产妇接受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且63.33%的妇女是在孕12周以后才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地点主要在县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农村主要在乡镇卫生院.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49.46%和33.78%.剖宫产农村为12.87%,城市为44.57%,城市是农村的3倍.产妇住院分娩率城乡差异大,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比重高,城市住院分娩率为74.46%,而农村仅为45.40%.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主要原因:经济困难占13.33%,来不及去医院占17.58%,认为没必要去医院的占58.7%,交通不便占10.30%.在家中分娩的产妇中,非专职接生人员占相当比重.农村产妇分娩花费在1 100元及以上的为17.29%,城市为78.80%,城市是农村的4倍.结论: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旧的生育观,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玉凤;王新立;卢安;高贵军;孙纪新;马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增多而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症状的一种疾病.我院门诊2004年4~7月共检测1 260例,其中59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有加德纳菌、类杆形细菌、弯曲形弧菌和革兰阳性细菌.
作者:侯春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广州市人群对取消强制婚检的态度以及取消婚检前、后的婚检行为,探讨影响婚检行为的因素,指导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通过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56.6%的人赞成取消强制婚检,31.0%的人不赞成取消强制婚检,另有12.4%的人无所谓;广州市人群在取消婚检前、后进行婚检的人数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群婚检知识的缺乏以及由此带来的认识上的不足,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对婚检相关容、作用认识不够全面,责任心不强以及婚检程序繁杂等是阻碍婚检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婚检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群对婚检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务工作者自身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简化婚检工作程序,转变医务工作者的服务理念.
作者:江雄;张鹏;马金香;王家骥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