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张媛;张新清;李环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及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提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出生收治的2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LBWI的主要原因有胎膜早破(57.5%)、宫内感染(35.1%)、多胎(双胎)妊娠(24.5%)、妊高征(20.2%)、脐带绕颈(18.8%)、前置胎盘(5.3%)、其他原因不明(16.3%),主要的死亡原因有NRDS、颅内出血、肺出血及败血症.结论:提高VLBWI近远期存活率必须早期发现,除重视儿科的处理,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之外,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作者:邹坤;谢火华;王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窒息后新生儿血中的变化,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40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 d、3d、7 d血中IGF-1、EGF的水平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血中IGF-1、EGF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窒息后新生儿恢复期IGF-1、EGF升高.结论:窒息后新生儿血中IGF-1、EGF的水平下降,表明窒息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造成患儿消化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作者:芦爱萍;李安琪;陈琦;李小墙;刘东华;吴赣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血清STNFRs、TNF在HPV感染和宫颈病变发展中的变化.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择宫颈癌50例(CA组),宫颈上皮内瘤变58例(CIN组),正常对照组34例(其中10例为外阴尖锐湿疣、宫颈检查尚未见异常).取3组病例的宫颈上皮组织,用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STNFRI和STNFRⅡ.结果:HPV阳性时,CIN组和CA组的血清TNF高于HPV阴性时;对照组、CIN组和CA组的血清STNFRI、S1NFRⅡ均高于HPV阴性时,差异有显著性.在CA组,血清STNFRI、STNFRⅡ均高于对照组;在CIN组,HPV阳性时TNF高于对照组,HPV阴性时STNFKI、STNFRⅡ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STNFRs在HPV感染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敏;崔小丽;顾漪竹;李兆艾;严宗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52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息肉45例(86.54%),单发38例,多发7例,乳头状多,其次为桑椹状及舌状.声像图大多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团.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简单、准确,并能避免盲目的刮宫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洁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为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免疫学因素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领域,尤其是细胞免疫学因素.
作者:吕淑英;李杰;李亚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找出今后工作重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30名1998年1月1日~2003年8月1日在我院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保健状况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率城市为100.00%,农村为95.03%.被调查地区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少,40.85%的孕产妇接受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且63.33%的妇女是在孕12周以后才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地点主要在县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农村主要在乡镇卫生院.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49.46%和33.78%.剖宫产农村为12.87%,城市为44.57%,城市是农村的3倍.产妇住院分娩率城乡差异大,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比重高,城市住院分娩率为74.46%,而农村仅为45.40%.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主要原因:经济困难占13.33%,来不及去医院占17.58%,认为没必要去医院的占58.7%,交通不便占10.30%.在家中分娩的产妇中,非专职接生人员占相当比重.农村产妇分娩花费在1 100元及以上的为17.29%,城市为78.80%,城市是农村的4倍.结论: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旧的生育观,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玉凤;王新立;卢安;高贵军;孙纪新;马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sm,CH)的发病率、甲状腺变化、病因分类和治疗情况.方法:采集1999~2003年济宁市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样滴于滤纸上,用酶免疫标记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可疑阳性者取其静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SH、T4、T3含量;同时用放射性核素99mTc04甲状腺静态显像,确定甲状腺发育、位置和功能;确诊为CH患儿给予L-T4治疗并定期随访监测.结果:324 444筛查血样中发现可疑患儿1 092例,确诊CHl63例,发病率1:1 999;其中132例CH甲状腺扫描显示甲状腺正常96例、发育不良17例、异位14例、缺如11例,甲状腺异常CH全部为永久性CH;107例病因分类的CH中,55例为永久性CH,42例为暂时性CH,10例失访未分类;治疗后CH患儿骨龄和智能发育正常.结论:济宁市CH发病率接近国内平均水平,甲状腺异常多发生在永久性CH中,规范的治疗可使CH预后良好.
作者:陈西贵;韩晋华;靳宪莲;周长山;杨池菊;隋萌;连进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鼻骨的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对正常胎儿鼻骨结构的认识,评价其在胎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孕妇613例,孕龄14~40周,对每一胎儿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并测量鼻骨长度.结果:中孕期正常胎儿鼻骨显示率为100%,613例筛查中1例无鼻且眼距近,有染色体异常,1例鼻骨短并有少量胸腹腔积液及大胎盘,为基因异常.3例均未见其他较大畸形并均经产后及行中期引产后证实.结论:超声测量胎儿鼻骨长度方法简单、可靠,容易掌握,再结合孕妇血清AFP和Free-β-HCG,对胎儿先天缺陷进行产前筛查有实用价值.
作者:马晓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国内外15篇有关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关联明显(Z=4.93,P<0.00001),合并OR值为1.51,0R95%CI为1.28~1.77.结论: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魏莉;袁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技巧.方法:总结、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改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单极电凝钳少量钳夹、缓慢移动法切除输卵管间质部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方法具有不必缝合、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出血少、无持续异位妊娠发生等优点.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不仅可降低操作难度和术中出血率,而且易于学习和掌握.
作者:左越;柳晓春;郑玉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对367例山西地区新生儿手足抽搐症患儿做了血清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测定,低钙血症患儿278例,平均值(1.57±0.18)mmol/L,小儿低钙78例,平均值(2.08±0.74)mmol/L,正常者11例,平均值(2.5±0.05)mmol/L;低镁患儿159例,平均值(0.55±0.16)mmol/L,正常者208例,平均值(0.79±0.1)mmol/L.22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组,血钙测定平均值(2.66±0.14)mmol/L,血镁测定平均值(0.8±0.13)mmol/L.结果表明,新生儿手足抽搐症低钙血症的患儿达76%,低镁患儿达43%.
作者:闫利方;郭存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本市经济富裕家庭儿童营养状况并为其设计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铁一小3~5年级9~12岁健康儿童125人,其中男生62人,女生63人.进行以下调查:①膳食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②身高体重测量:采用校正过的身高体重计测量,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取2次读数的平均数;③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氟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用血红蛋白快速测定仪(XK-1型.山西晋宝实业有限公司保健仪器厂)于采血当时测定完毕;④评定方法:体格营养状况评定按标准身高体重法进行,即以标准身高体重的90%~110%为营养正常,>110%为轻度肥胖,>120%为明显肥胖,<90%为轻度营养不良,<80%为明显营养不良,血红蛋白含量以<120g/L为贫血.结果:①膳食调查:蛋白质的摄入量达到平均供给量的80%以上,热能摄入达标108.2%,钙的摄入量未达标,仅达到供给量的43.8%,这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比较一致,铁摄入量高于供给量标准,但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铁为主,吸收率较低,所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很高(为26.4%),除维生素B2未达标外,其余均达标.②营养状况:营养不良率男为3.2%、女为16.2%,肥胖率男为48.4%、女为31.7%.③身高体重测量:身高测定结果为男生平均140.0 cm,女生平均138.9 cm.;体重测定结果为男生平均体重37.2 kg,女生平均体重34.6 kg.④血红蛋白测定:贫血检出率男为30.6%、女为22.2%.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学生的膳食结构,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开展营养监测.
作者:吐尔逊江;孙娟娟;王先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围产儿死亡发生原因、发生率、种类.找出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地干预措施.方法:按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对67例围产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低于深圳市平均水平,围产儿死亡中男婴高于女婴,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妊高征、窒息依次为我院围产儿主要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基层产、儿科医疗技术质量水平,提供科学准确的产前诊断技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具体措施.
作者:王慧军;叶炯贤;叶郁辉;何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引起淋巴结强反应的观察及治疗.方法:57例患儿均为济南市各大医院出生后,在24 h内直接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其中男56例,女1例.通过B超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均给予局部治疗和预防性抗痨治疗,口服异烟肼10 mg/(kg·d),1次/d,连服3~6个月.结果:57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在15~30 d后淋巴结逐渐缩小、吸收、痊愈.结论:卡介苗接种后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化脓、破溃,宿短疗程,预后好.
作者:王秀廷;张风芹;张茜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婴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及降低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以问卷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及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体格发育正常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于体格发育异常儿,7~12月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0~6月儿.影响7~12月儿童体格发育主要食物是谷类、鸡蛋及其摄入频率.结论:要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广大农村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小玉;张海咏;章永红;杜风云;刘海侠;钱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官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宫腔疾病的30例患者行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30例患者中,诊断为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黏膜下肌瘤3例,不全纵隔子宫2例,正常宫腔4例.其中1例妊娠组织残留误诊为内膜息肉,其余均与临床和病理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超声子宫造影是一项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并发症的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郭红;施洁;滕淑琴;张丽萍;金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对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患者的抢救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全部发生在院外,14例为完全破裂,6例为不完全破裂,疤痕子宫破裂3例,失血量3 000~4 000 ml 2例,2 000~3 000 ml 6例,1 000~2 000ml9例,1 000 ml以下3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14例,6例行修补术,无1例死亡,死产12例,新生儿窒息6例,2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正常,围产儿死亡率60%.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教,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及加大政府投入,打击非法诊所,坚持住院分娩,合理使用催产素,可以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李惠霞;朱燕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罗比卡因复合吗啡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以寻求合适浓度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用于下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2椎间隙,向上3.0 cm,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四组:(①0.05%罗比卡因+0.004%吗啡(R0.05组);②0.1%罗比卡因+0.004%吗啡(R0.1组);③0.2%罗比卡因+0.004%吗啡(R0.2组);④0.125%布比卡因+0.004%吗啡(B组),每组各20例.观察产妇24 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Prine Henry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排气,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并记录四组产妇24 h内总用药量.结果: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合度四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改良Bromage scale: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尿潴留、延迟排气发生率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吗啡用量R0.05组>R0.1组>R0.2组>B组(P<0.05).四组患者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1%、0.05%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能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小,是一种理想的适合于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
作者:岳静;张毅;张咸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百贝宁联用思密达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联合运用百贝宁和思密达,对照组145例,单用思密达治疗.剂量:百贝宁:≤12个月患儿,1次1/2袋,12~30个月患儿,1袋/次,3次/d口服.思密达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d口服,治疗72h.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4%和81.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百贝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宣文华;关博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公司)二步法检测28例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5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中C-myc、PTE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癌组织C-my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相反,PTEN表达有降低的趋势.②C-my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明显过表达.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③C-myc、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韦玮;吴晓玲;孙袁;仝铁;李惠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