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江;孙娟娟;王先化
目的:了解本市经济富裕家庭儿童营养状况并为其设计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铁一小3~5年级9~12岁健康儿童125人,其中男生62人,女生63人.进行以下调查:①膳食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②身高体重测量:采用校正过的身高体重计测量,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取2次读数的平均数;③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氟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用血红蛋白快速测定仪(XK-1型.山西晋宝实业有限公司保健仪器厂)于采血当时测定完毕;④评定方法:体格营养状况评定按标准身高体重法进行,即以标准身高体重的90%~110%为营养正常,>110%为轻度肥胖,>120%为明显肥胖,<90%为轻度营养不良,<80%为明显营养不良,血红蛋白含量以<120g/L为贫血.结果:①膳食调查:蛋白质的摄入量达到平均供给量的80%以上,热能摄入达标108.2%,钙的摄入量未达标,仅达到供给量的43.8%,这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比较一致,铁摄入量高于供给量标准,但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铁为主,吸收率较低,所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很高(为26.4%),除维生素B2未达标外,其余均达标.②营养状况:营养不良率男为3.2%、女为16.2%,肥胖率男为48.4%、女为31.7%.③身高体重测量:身高测定结果为男生平均140.0 cm,女生平均138.9 cm.;体重测定结果为男生平均体重37.2 kg,女生平均体重34.6 kg.④血红蛋白测定:贫血检出率男为30.6%、女为22.2%.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学生的膳食结构,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开展营养监测.
作者:吐尔逊江;孙娟娟;王先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邝凤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找出今后工作重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30名1998年1月1日~2003年8月1日在我院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保健状况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率城市为100.00%,农村为95.03%.被调查地区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少,40.85%的孕产妇接受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且63.33%的妇女是在孕12周以后才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地点主要在县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农村主要在乡镇卫生院.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49.46%和33.78%.剖宫产农村为12.87%,城市为44.57%,城市是农村的3倍.产妇住院分娩率城乡差异大,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比重高,城市住院分娩率为74.46%,而农村仅为45.40%.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主要原因:经济困难占13.33%,来不及去医院占17.58%,认为没必要去医院的占58.7%,交通不便占10.30%.在家中分娩的产妇中,非专职接生人员占相当比重.农村产妇分娩花费在1 100元及以上的为17.29%,城市为78.80%,城市是农村的4倍.结论: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旧的生育观,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玉凤;王新立;卢安;高贵军;孙纪新;马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围产儿死亡发生原因、发生率、种类.找出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地干预措施.方法:按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对67例围产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低于深圳市平均水平,围产儿死亡中男婴高于女婴,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妊高征、窒息依次为我院围产儿主要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基层产、儿科医疗技术质量水平,提供科学准确的产前诊断技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具体措施.
作者:王慧军;叶炯贤;叶郁辉;何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对367例山西地区新生儿手足抽搐症患儿做了血清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测定,低钙血症患儿278例,平均值(1.57±0.18)mmol/L,小儿低钙78例,平均值(2.08±0.74)mmol/L,正常者11例,平均值(2.5±0.05)mmol/L;低镁患儿159例,平均值(0.55±0.16)mmol/L,正常者208例,平均值(0.79±0.1)mmol/L.22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组,血钙测定平均值(2.66±0.14)mmol/L,血镁测定平均值(0.8±0.13)mmol/L.结果表明,新生儿手足抽搐症低钙血症的患儿达76%,低镁患儿达43%.
作者:闫利方;郭存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宫内取材进行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三地6 723例育龄妇女和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育龄妇女活动性HCMV IgM检出率为6.11%,其中孕妇和非孕妇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性感染孕妇绒毛、脐血HCMV感染率分别为51.52%、66.18%,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天性感染儿发生异常妊娠结局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感染儿.宫内取材所致妊娠丢失率均无显著增加,其检查结果与出生后的诊断一致.结论:宫内采集绒毛、羊水、脐血进行产前诊断,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可为胎儿的取舍提供依据.
作者:邓东锐;闻良珍;陈素华;熬黎明;刘兰清;凌霞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对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患者的抢救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全部发生在院外,14例为完全破裂,6例为不完全破裂,疤痕子宫破裂3例,失血量3 000~4 000 ml 2例,2 000~3 000 ml 6例,1 000~2 000ml9例,1 000 ml以下3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14例,6例行修补术,无1例死亡,死产12例,新生儿窒息6例,2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正常,围产儿死亡率60%.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教,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及加大政府投入,打击非法诊所,坚持住院分娩,合理使用催产素,可以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李惠霞;朱燕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增多而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症状的一种疾病.我院门诊2004年4~7月共检测1 260例,其中59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有加德纳菌、类杆形细菌、弯曲形弧菌和革兰阳性细菌.
作者:侯春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2月~2004年6月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7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及合并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络酮治疗:首剂0.1 mg静注,继而以纳络酮0.4 mg加入5%G.S40 ml静滴(5 ml/h),每12 h1次.对照组氨茶碱治疗:首剂6 mg/kg,30 min内滴完,12 h后予氨茶碱2 mg/kg滴注,每12 h1次.结果:纳络酮组有效28例,有效率90.3%;氨茶碱组有效18例,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好,见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彤;刘冰;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评价手术中各类情况及处理,为腹腔镜手术更广泛、有效地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0度广角镜常规穿刺充气进入腹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氨甲蝶呤25 mg+生理盐水5 ml,创面生物蛋白胶喷洒覆盖.结果:患侧输卵管切除199例,输卵管开窗取胚108例,平均手术时间34 min,3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输卵管妊娠,1例出现左下腹穿刺部位皮下瘀血,5例术后2 d内述肩胛部疼痛,经处理均已痊愈.结论: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效果是满意的,体现了创伤小、时间短、粘连少、恢复快等优势,在异位妊娠治疗方面,腹腔镜下手术安全、可靠,可大力提倡,广泛开展.
作者:杨瑞;张媛;张新清;李环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公司)二步法检测28例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5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中C-myc、PTE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癌组织C-my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相反,PTEN表达有降低的趋势.②C-my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明显过表达.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③C-myc、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韦玮;吴晓玲;孙袁;仝铁;李惠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女性不孕症进行了腹腔镜检查,其中112例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结果:60.0%(72/120)为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因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病变达94.4%(68/72),其他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HSG与输卵管腹腔镜检比较总符合率为70.83%(85/120),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术前提高80.68%(69.2/38.3).结论: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曹桂荣;赵昌银;杨湘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官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宫腔疾病的30例患者行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30例患者中,诊断为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黏膜下肌瘤3例,不全纵隔子宫2例,正常宫腔4例.其中1例妊娠组织残留误诊为内膜息肉,其余均与临床和病理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超声子宫造影是一项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并发症的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郭红;施洁;滕淑琴;张丽萍;金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及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提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出生收治的2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LBWI的主要原因有胎膜早破(57.5%)、宫内感染(35.1%)、多胎(双胎)妊娠(24.5%)、妊高征(20.2%)、脐带绕颈(18.8%)、前置胎盘(5.3%)、其他原因不明(16.3%),主要的死亡原因有NRDS、颅内出血、肺出血及败血症.结论:提高VLBWI近远期存活率必须早期发现,除重视儿科的处理,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之外,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作者:邹坤;谢火华;王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0~5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省、地、县随机整群抽取600例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VitA含量.结果:VitA缺乏发生率16.17%,地、县明显高于省会城市;0岁儿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腹泻儿童明显高于正常儿童;VitA缺乏的影响因素:近1周内进食鸡蛋、奶类制品、鱼虾类、肝类、黄绿色蔬菜、鱼肝油等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与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城市明显低于农村地、县两级,说明维生素A缺乏防治工作重点在农村,特别是0岁儿童,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取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腹泻流行.
作者:李慰;仇赛云;万英;包汉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办法.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5~5岁的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妇儿保医师的及时入户指导和巡回接种、提高正规医院分娩率、政府给予资助等途径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度到老年期的一段转折时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脆弱的生命阶段.75.1‰绝经期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1],而在一系列综合症状中,心理异常变化显得十分突出.
作者:崔妫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1月~2004年3月住我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3例,据空腹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66例)和非低蛋白血症组(B组27例).比较两组孕妇入院孕周、终止妊娠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低蛋白血症组孕妇人院孕周及终止妊娠孕周明显早于非低蛋白血症组(P<0.01);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低蛋白血症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围生儿死亡率以低蛋白血症组为高(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
作者:陶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B超图像特征及治疗手段与转归.方法:总结318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术前B超图像特征,术中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术后治疗与转归.结果:318例卵巢肿瘤中,良性290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290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1例粘液性囊腺瘤经腹腔镜手术摘除后3个月满腹种植,1例卵巢甲状腺肿部分区域生长活跃者术后1年复发并广泛转移,8例术后1~5年后再次发生卵巢良性肿瘤.5例交界性肿瘤中,2例术后2个月~半年复发并广泛转移(2个月转移者系经腹腔镜手术后).23例恶性肿瘤手术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共有13例死亡.结论:定期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卵巢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单纯肿瘤切除后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而交界性肿瘤及细胞生长活跃者单纯手术治疗后有短期复发倾向,预后不良;经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瘤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郭清清;刘正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出现衰竭,其病因涉及遗传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改变等;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其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
作者:史樱;刘玉兰;阮祥燕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