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林
目的:探讨经胃管母乳喂养早产儿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胃管母乳喂养,对照组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比较10 d后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每日体重增加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结论:经胃管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体重增长明显,促进了患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李景娥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与正常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异同,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名作为研究组,正常妇女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SandwichELISA)检测两组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水平.结果:血清MCP-1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07±76)pg/ml,正常妇女组(148±56)pg/ml,两组间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腹腔液MCP-l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92±98)pg/ml,正常妇女组(164±65)pg/ml,两组间比较差别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EM组血清与腹腔液MCP-1呈正相关(r=0.471,P=0.002),正常妇女组血清与腹腔液MCP-l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M患者血清与腹腔液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MCP-l是EM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作者:朱相干;王开玉;刘红;淡素梅;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对脐带绕颈的诊断及预测其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随机选择住院分娩产妇3 208例,产前1周至少做1次脐血流检测,对胎头未衔接脐带绕颈孕妇行胎头下降试验,测定脐动脉血流指数.结果:3 208例孕妇产前诊断脐带绕颈770例,实际发生脐带绕颈738例.738例脐带绕颈孕妇S/D值异常者166例,产后证实胎儿窘迫150例.其中胎头浮动、S/D值正常者178例,均行胎头下降试验,22例出现阳性结果,产后证实发生胎儿窘迫30例.补加胎头下降试验后,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高达91.49%、98.55%、95.56%、97.13%、96.75%.结论: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是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及预测其围产儿预后的理想方法.
作者:吕晓顺;侯学涛;王华;李敏;张立凤 刊期: 2005年第21期
门诊患儿及家长到医院就诊,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关心、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患儿为中心,因此对门诊就诊患儿进行心理分析,采取针对性的诊治及护理措施非常必要.我们针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培林 刊期: 2005年第21期
永春县自1998年试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1999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对检查出的相关疾病进行分类指导.现对1999~2003年在我所的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刘雅美;林非凡;李坤煌;潘月英;张冠华;洪菁菁;林荣盛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4~12月婴儿纯母乳喂养与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后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0~2004年12月在我院托儿所保育的4~12月龄的婴儿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组比较.结果:早期进行辅食添加组的婴幼儿血红蛋白检测率>辅食添加较晚组,差异显著,同时我们还看到进行早期辅食添加的婴幼儿,发音早、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身体营养状态提高显著.结论:早期进行辅食添加,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提高婴幼儿的智力水平,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王文华;邵静;国志义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妊高征致孕产妇死亡的临床研究分析,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减少子痫,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37例妊高征致孕产妇死亡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37例中,平均年龄(29±3.86)岁;初产妇23例(10例未娩死亡),经产妇14例(4例未娩死亡);孕周为24~41周.先兆子痫12例,子痫25例,全部病例均死于严重并发症;脑血管病22例,占全部死亡的59.46%,居首位,心衰6例为第2位,肾衰,DIC,HELLP综合征及胎盘早剥各2例,宫缩乏力1例.全部死亡病例在孕期均未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临产或出现并发症后住院,而硫酸镁用法、用量及适时终止妊娠均很不规范.结论:①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服务质量,是杜绝子痫并发症的关键;②规范硫酸镁解痉治疗;③适时终止妊娠;④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有利于母儿的安全.
作者:李焱;陶艳玲 刊期: 2005年第21期
90年代初开始,我市根据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了必要的干预措施,近5年内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现将2000~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做如下分析.
作者:常桂珠;张智慧 刊期: 2005年第21期
对我院2004年1~10月住院的窒息新生儿患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下称高胆)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窒息尤其重度窒息者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低于无窒息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率.
作者:孙健伟;姚爱梅;于凤琴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上海某中心城区孕妇产前诊断知识水平,探讨影响孕妇产前诊断知识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32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2.0和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孕妇产前诊断知识的一般知晓率为85.4%;20.7%孕妇明确知道1~5项产前诊断适宜对象,62.7%概念模糊,16.6%完全不知道;44.6%孕妇明确知道3种产前诊断方法,25.8%知道2种,8.6%知道1种,21.0%完全不知道.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是孕妇产前诊断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从事医疗工作的孕妇明确知道产前诊断对象和方法的比例较高,家庭月收入低于2 000元的孕妇完全不知道产前诊断对象的比例高于月收入3 000元以上者.结论:孕妇产前诊断知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孕期宣传教育,抓住产前诊断佳时机.
作者:张洁;钱序;陈英耀;李军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总结20例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儿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对20例患儿多次进行电解质检测分析.结果:新生儿急性呼衰时电解质紊乱依次是低氯血症(54.41%),低钠血症(39.70%),低钾血症(22.06%),低镁血症(19.12%),低钙血症(19.12%),高钾血症(11.76%),呼衰早期以低血氯、低血钠、高血钾为主,呼衰纠正后以低血氯、低血钠、低血钾为主.结论:难治性呼衰及死亡病例100%合并有1种以上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电解质紊乱影响呼衰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大部分电解质紊乱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纠正低镁血症是呼衰治疗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王丽雪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对脑瘫高危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以2003年高危儿管理发现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组,门诊就诊的脑瘫高危儿为对照组,在治疗年龄及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年龄早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能及时发现脑瘫高危儿并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和脑康复治疗,对减轻脑损伤、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小晶;肖华;宋燕燕;董海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而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女性不孕的常见因素,约占20%~40%[1].在输卵管阻塞中,近端阻塞占20%~45%[2],通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SSG)和输卵管再通术(FTR)可以获得很高的输卵管再通率.中远端阻塞占35%~80%,通过SSG和FTR治疗的再通率较低(约45%)[3],受孕率更低.我们自2001年开始对部分患者进行FTR的同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中远端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孕妇25例,均为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者,年龄22~43岁,平均32.5岁,胎龄20~38周.第一胎次21例,第二胎次3例,第三胎次1例.
作者:李莹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非必须剖宫产的手术原因,为控制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性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8月在该院行非必须剖宫产的单胎产妇及其家属,阴道产妇及其家属,产科医生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的一般状况,孕妇及其丈夫对分娩的认识,以及产科医生对分娩的态度,都对非必须剖宫产率有显著影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必须剖宫产率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45例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间的关系及头颅CT动态征象.方法:对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其中男32例,女13例,于生后48h内入院,均采用EXEL-2000Spfint型CT机,常规镇静,以SML为扫描基线,层厚间距为10 mm.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显著差异.结论;从头颅CT动态观察显示要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以1个月时的CT征象更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金兰;刘树军;张玉红;赵令君;邵静 刊期: 2005年第21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还要求能无痛分娩.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笑气阶段性吸入用于分娩镇痛,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代金荣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Ki-67表达、细胞凋亡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表达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标记指数(AI).结果:从正常宫颈-CIN各级-宫颈癌,Ki-67阳性细胞标记指数逐渐升高,而凋亡指数/Ki-67阳性指数的比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CIN各组与宫颈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凋亡标记结合应用,可用于判断宫颈病变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宓淑芳;宋改环;史忠新 刊期: 2005年第21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青壮年时期的常见病,但儿童病例在国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试图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儿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着重讨论其X线特点及诊断.
作者:姜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为了解长春市一类一级幼儿园3~5岁儿童患龋情况,笔者对其连续6年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 刊期: 200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