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萍
对2002~2003年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 252名各民族新生儿进行调查.察布查尔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中位数为3 300g,其中男婴3 400g,女婴3 200g,平均数为3 313 g,标准差为504.男婴出生体重较高,低出生体重率为6.3%,高出生体重率为5.9%.锡伯族婴儿的出生体重高于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汉族婴儿的出生体重介于锡伯族和其他3个少数民族之间.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低出生体重率较高(11.0%),回族次之(7.5%),锡伯族和汉族较低(分别为2.0%和3.0%).城镇居民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农村,农村低出生体重儿较多.在年龄分布上,20岁以下母亲的孩子出生体重低,其次是20~25岁,25岁以上的母亲其婴儿出生体重较高,年轻母亲的孩子低出生体重率较高.
作者:郑苏;常薇;林文玉;许凤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院自2000年4月~2003年4月,将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侯春玲;李桂香;李连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IRS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含量.结果:SIRS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43.17±19.36 pg/m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30.75±6.39pg/ml)增高(P<0.05),IL-10的含量(9.15±3.74 pg/ml)较正常对照组(5.03±1.24pg/ml)明显增高(P<0.01).结论: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增高说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特点,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密切.
作者:郑岩;包进;赵宝友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以城市儿童多见.多年来我们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中具有较完整资料的480例总结分析.
作者:王成元;石向荣;李灵晓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文系统地论述流产后服务(PAS)的发展过程和新进展,并且重点总结了PAS的新模式和详细地综述了新模式的五项核心成分.这将有利于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妇产科医护人员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在卫生系统和计生系统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PAS,更好地为在中国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而努力.
作者:程怡民;黄娜;李颖;郭欣;王献蜜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院从1997年1月~2003年12月年剖宫产率分别为35.8%、42.5%、43.5%、51.4%、62.7%、69.4%、74.2%,7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作者:王玉梅;朴莲子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及探讨胎死宫内的死因,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的56份死胎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死胎病例中-农村人口38例-占67.9%;城市人口18例,占32.1%.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导致死胎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缺氧综合征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护-完善农村三级保健网,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管理体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传华;秦丽娜;冯爱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血糖≥7.8 mmol/L者做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 g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 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作者:郭华峰;朱景霞;刘瑞敏;张向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999~2003年11月收治的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为重度妊高征发展所致,占65.6%; 8例发生在扩容治疗中,占25.0%;3例误诊为肺部感染,占9.4%.结论:预防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根本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高征;及时观察扩容治疗的效果,严格控制扩容治疗的输液速度及总量.产后考虑来自子宫、下腔静脉的血液和组织中的体液回流,特别是有肺部感染者,不能遵循一般外科量出为入的原则同样也是关键.
作者:刘碧云;殷秀珠;胡善荣;黄秀琴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监测排卵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寻找适合临床准确预测排卵的方法.方法:同时采用宫颈评分(CS)、B超、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MI)、基础体温(BBT)5项指标监测65例不孕症患者的184个不同月经周期的排卵情况.结果:B超、CS、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分别为96.8%、85.1%、97.6%,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药物月经周期CS评分准确率为53.3%,与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是简便、实用且准确率较高的监测方法.
作者:敬明辉;李肖甫;唐新建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新生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往往都有血清胆红素一过性增高.为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不致过高而影响婴儿的健康,本文对1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与血清胆红素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杰清;李军胜;刘丽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淋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并发症,如盆腔炎(PID),盆腔炎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由于淋病的增多和蔓延,淋病性PID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输卵管的畅通率.我院诊治的39例患者中20例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千玉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 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妇女病普查疾病谱的变化,找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探讨适应当前妇女病普查的项目和模式.方法:对1994~2003年广州市30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中18~70岁的20多万人次的妇女病普查结果统计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10年来,除了宫颈癌以及子宫脱垂外,妇科疾病普查中发现生殖道感染、妇科良性肿瘤发生率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妇科及乳腺恶性肿瘤发生构成比的排位中,乳腺癌高居首位.结论:妇女常见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防治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应作为妇女病普查的目的和中心.
作者:武秋林;曾晓琴;李萍;曾芳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丽丽;吴燕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作者:李孜;石淑华;金新政;熊光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增城市2~12岁儿童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5岁儿童体重指数≥20kg/m2,6~12岁儿童体重指数≥21 kg/m2,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于2003年1~12月间在增城市随机抽取6所小学及6所幼儿园共3 848名2~12岁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与家庭社会因素、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3 848名儿童中,肥胖儿童281人,肥胖率为7.3%.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年龄、父亲年龄、入睡困难、喜食鸡蛋等.结论: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郭铁军;陈凯;程敬文;唐建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2例孕10~14周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宫颈软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软化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可行的.
作者:宋玉娥;纪向红;孙聚萍;方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出生新生儿性别、体重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妇幼保健工作的计划生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提出对策.方法:对近1994~2003年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 307名新生儿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不同年份分成10个组,从新生儿性别、体重、城乡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肇庆市城区10年共出生9 329人,其中男性5 165人,女性64 164人;出生人口平均性别比为124,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较乡镇出生人口性别比146略低;城区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221g,较女性3123g高,经检验两者显著差异(t=11.15,P<0.01);乡镇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 181 g,较女性3 069 g高,两者有显著差异(t=8.14,P<0.01).同样,肇庆市城区出生的男、女新生儿的体重均高于乡镇出生的新生儿体重,经检验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肇庆市城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出生新生儿体重有逐渐增加,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曾巧平;彭丽;冼肖媚;孙建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中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组人群,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VLBWI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高,预防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淑娟;姜秀文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