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青少年吸烟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潘维平;张伟;赵贺春;李大岩;刘亚萍

关键词:儿童, 青少年, 吸烟现状,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吸烟状况,探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各种行为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地区儿童、青少年总吸烟率为4.6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吸烟心理的因素主要是好奇心理和烦恼,其次是受社会、家庭、环境及影视剧中吸烟场面的影响.结论:长春地区儿童、青少年烟民主要是14~17岁的学生,但儿童也不可忽视,吸烟有害健康教育应从小抓起.采取综合控烟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学生吸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女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院女生社会支持状况,为女大学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4名医学女生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城市女生在邻居支持项目上得分均值低于农村女生,在参加活动项目上得分均值高于农村女生;独生女生在家人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及总分得分均值低于非独生女生;朋友支持以及同学支持项目得分均值大一高于大二,家人支持项目四年级高于其它年级,参加活动项目得分均值大二高于大四,主观支持因子得分均值大一高于大二,大二低于大四,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医学女生社会支持呈现一定的特点,受其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时,应鼓励其积极建立与主动获取社会支持.

    作者:韩娟;方为民;杨森焙;杜玉开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309例神经管缺陷围产儿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描述1998~2003年期间辽宁省围产儿神经管缺陷(NTDs)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结果:辽宁省累计NTDs发生率9.99/万,其中男性6.95/万,女性13.15/万,城市5.96/万,农村17.35/万.无脑畸形发生率6年下降73.19%.母龄别发生率为25~29岁组发生率低;孕妇末次月经在8、9月时出生的男性NTDs高发.NTDs围产儿早产占51.78%,低出生体重占46.92%,围产期病死率为75.08%.结论:辽宁省围产儿NTDs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男性NTDs发生有季节性流行趋势.NTDs儿围产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加强药物预防、科普宣教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常惠;尚涛;田崇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B超下双氧水溶液输卵管通液诊治不孕症

    目的:探讨双氧水溶液B超下输卵管通液诊治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在B超下行输卵管通液术,首先注入双氧水溶液,利用双氧水溶液释放出来的气泡观察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再注入治疗药物给予治疗.结果:1 506例不孕症患者中,双侧不通者884例,占58.70%.原发不孕患者360例中,双侧不通者86例,占23.89%;继发不孕患者1 146例中,双侧不通者798例,占69.63%.经治疗二次复查复通者占63.06%.随访观察总有效率在96.28%.无效者多为原发不孕或合并其他因素者.结论:输卵管不通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此法诊治效果较佳.

    作者:王兆洪;赵玉英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强化基层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的做法

    为提高妇幼卫生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我院自1995年开展基层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及各县(市、区)广大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林斯华;蔡爱珠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8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主要因素、分娩时机、分娩方式、早产儿结局.方法:选择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86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流产、早产、引产史、臀位、双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阴道分娩48例(55.81%),剖宫产38例(44.19%).剖宫产手术指征主要为胎儿窘迫15例,占39.47%.结论:≤34孕周终止妊娠者,早产儿并发症较多:早产儿对缺氧耐受性差,常需会阴切开或剖宫产结束分娩,以降低RDS和颅内出血的发生.

    作者:巩学业;刘桂荣;王青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48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与否对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方法:对48例感染梅毒孕妇及分娩新生儿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并对先天性梅毒予以治疗及随访.结果:孕期经正规治疗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存活率、足月儿比例、平均孕周及平均体重均高于孕期非正规及未治疗组.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早期干预可减少梅毒螺旋体对胎儿的损害,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唐文燕;谭玮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南京市鼓楼区近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发达国家为7‰~10‰,我国为26.70‰[1].为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围产儿死亡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对1994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的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亚琴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氟康唑配伍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寻对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VVC)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3年8~12月该院妇产科门诊RVVC患者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8例,阴道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每天1次,每次2粒.对照组20例,阴道放置达克宁栓,每天1次,每次1粒.两组均10 d为1疗程在局部治疗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3 d服1次,连续3次.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4.7%,对照组治愈率70.0%,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局部治疗与氟康唑口服配合使用,对RVVC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湘萍;孙红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卵巢早衰的治疗进展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40岁以前发生的排卵和卵巢分泌激素功能的停止,低雌激素(E2<25pg/ml)和高促性腺激素(FSH>40 IU/L和LH>30 IU/L)的状态,以一段时期的闭经和月经稀少为特征,在人群中发生率为1%~3%,在继发性闭经者中占2%~10%,诊断以至少半年或以上闭经多次发生,排除其他原因为基础[1].

    作者:王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妊娠对性行为的影响

    性是成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均如此.在女性个体中,随着青春期的发育,体内雌、孕、雄三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发育,出现性需求和对异性的性吸引力.雌激素诱导女性行为并调节性反应、增加性吸引力;孕激素,在动物实验中表明,小剂量起抑制性交行为的作用,而剂量增加时则起易化作用;而雄激素则对女性性欲、心理及生理上的性唤起均起促进作用.妊娠是性活动的结果,妊娠期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生育年龄本身又处于性欲旺盛时期,妊娠时的性行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妊娠不可避免地从各方面影响着性活动.

    作者:张渺;廖秦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纳络酮治疗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新生儿脑损伤常见的原因.由于该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因此对HIE的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对36例HIE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丽范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的临床效果及重新评价脐带还纳术在处理脐带脱垂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在摩洛哥沙温省穆罕默德五世医院住院分娩的21例显性脐带脱垂以及2003年3月以前国内住院分娩的6例脐带脱垂临床处理的方法.结果:脐带脱垂发生突然,如不及时抢救胎儿可迅速死亡.围产儿死亡率高.剖宫产在处理脐带脱垂中临床效果显著,成功率高,达100.0%.脐带还纳术在处理脐带脱垂中成功率低,占27.3%.结论:脐带脱垂在国内目前已经少见,但在医疗保健条件差的地区发生率较高,发生突然,围产儿死亡率高,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脐带还纳术成功率低,目前处理脐带脱垂在全麻或局麻下立即行剖宫产效果显著.而脐带还纳术在处理脐带脱垂中的作用需重新评价.

    作者:黄佩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5 041名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体会

    为了尽快在山西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我院分子微生物实验室大力配合下,于1996年3月由儿童保健科牵头在院内开展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低下(CH)两种疾病的筛查工作.现将7年来筛查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卫平;朱玲;任丽丽;闫亚琼;杨建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产妇心理行为异常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文旨在通过我院住院产妇的一定数量样本,对其中心理行为异常的临床表现、病因及防护措施,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以期引起产科护理界同仁的重视和学术探讨.

    作者:曹淑媛;高玲;马明宏;万明会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同男性一样,女性也存在性功能障碍,且发病率较高,影响生活质量.根据WHO国际疾病分类-10,性功能障碍的定义是指:任何一个个体不能以各种方式参加到他或她所希望的性关系中,包括性要求缺乏或丢失,性厌恶,生殖系统反应消失,性高潮障碍,非器质性阴道痉挛,非器质性性交困难[1].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发病率较高,并与年龄相关,约有20%~50%女性发生此症[2].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3女性存在性兴趣丧失,1/4女性没有经历过性高潮.FSD常常引起个人痛苦,可严重地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3].以前对女性性功能障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都很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女性性反应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对男性阴茎勃起反应的生理学方面的了解,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介绍,女性性功能障碍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其分类、检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辛虹;陈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先天性阴道斜隔的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阴道斜隔是阴道内膈膜自宫颈一侧斜行,附着于对侧阴道壁,一侧阴道完全闭锁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畸形,常合并有双子宫、双宫颈及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我院自2000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阴道斜隔5例,经手术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由艳艳;宫凯丽;于美媛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在乳牙根管充填中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是乳牙牙髓炎、根尖周病变的首选方法.随着口腔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于临床.其中Vitapex根充糊剂因其操作上的优势及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广大口腔科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采用Vitapex根充糊剂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乳牙的根管治疗中,追踪观察1年,观察两种材料的疗效.

    作者:沙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人工流产术后休息对身体康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休息对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育龄妇女,在人工负压吸宫术(人工流产)后,休息状况及身体康复状况进行追踪观察.采用便利抽样研究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术后30 d追踪观察.观察指标:手术后临床症状,包括腰酸腹痛、疲乏、阴道出血量、出血天数等.结果:术后休息≤3 d与>3 d相比,身体恢复程度:腰酸腹痛、疲乏、出血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休息≤7 d与休息>7 d相比,身体恢复程度:腰酸腹痛、疲乏、阴道出血量及出血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早期充足休息对身体康复尤为重要.

    作者:黄竹;何仲;李清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宁德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福建省宁德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卫生保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监测方案,对全市县级以上爱婴医院32 566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检出先天畸形2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85‰,围产儿死亡率12.01‰,出生缺陷顺位为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多指、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年龄≥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佳生育年龄为25~30岁;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积极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听力障碍等筛查诊断和治疗.

    作者:余星焰;林小远;李华;宋玮婷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婴儿晚发性Vit K缺乏致颅内出血43例临床分析

    Vit 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降低症,是由于Vit K的摄入或吸收不足及肝脏不能利用Vit 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出生后1~3个月的Vit K缺乏症称为晚发性Vit K缺乏症,早期易发生颅内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钟连华;杨玉霞 刊期: 2004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