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张丽花

关键词:侧俯卧位, 颅内压,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条件下,不同体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 ICP )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6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测定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的ICP,以及两体位条件下测ICP时患者HR、RR、MAP、SpO2的变化。结果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患者的HR、RR、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ICP和SpO2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行侧俯卧位通气时,体位改变对其ICP有显著影响。临床上需结合ICP监测的情况谨慎实施侧俯卧位通气治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学习活动对护理文化建设和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院学习活动对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效果。方法结合医院学习活动及护理继续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等,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及时事政治等,弘扬医院及科室文化,享受精神感化,提高专业及文化素养。对“学习活动”开展前后护士三基考核达标情况、论文发表情况、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学习活动”开展后科室护士三基考核达标情况、论文发表情况、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活动开展前( P<0.05)。结论医院“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和谐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孙波;马玉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液囊空肠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导管,可以保证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8例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的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导管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及临床护理方面等,认为此导管操作环节简单,护士易于掌握,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疾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 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临床教学的效果

    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入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专业实习的120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TC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护理临床教学效果良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燕萍;陈伟玲;郑清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部设备档案管理实践

    介绍本院手术室设备档案管理流程和佳实践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即:将科室3000多万的设备固定资产、800多万的办公类资产及1000多万的基础设备设施采用信息化和系统化手段,对在科的900多台设备、仪器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建档,分类建册,以可视化管理为目标,以设备二维码身份编号,分类保存,图文并茂,档案内容囊括设备终身信息的档案管理方法,对设备信息从计划采购、入科、运行、维护和保养、报废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可视化管理,并利用档案累积的资料进行教学和培训。手术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既方便了设备信息的查询,设备问题的处理及经验的汇总,为培训和教学提供了资料和经验,也方便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手术部设备档案优化的管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国栋;陈素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术后胃瘫的护理

    总结了15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 PPPD)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术前护理及心理护理,及时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胃动力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出院指导。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术后胃瘫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朱静;张宇芬;孙秋;孙亚萍;陆晓燕;蔡辉华;陈学敏;孙冬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56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认为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阮巧玲;刘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便利选取的200例T2DM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8.39±10.61)分,处于中等水平;T2DM 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0±0.34)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5±0.36)分;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繁琴;张丽;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对HIV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例HIV孕妇,在围手术期间进行了术前术后访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结果9例HIV感染的孕妇能主动地配合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未出现医源性感染。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HIV感染的孕妇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围手术期,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文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张家港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服务实践

    总结了张家港市555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监护和防治、服药指导、康复指导,开展危险性评估、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家属护理教育等服务,认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肇事肇祸率,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会效益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增高。

    作者:徐亚娟;陆艳;邢国良;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湖北省二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二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省7所二级医院共68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修订版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48.66±33.36),总均分为(2.75±0.61);各维度均分高者是法律及伦理实践(2.90±0.64)分,得分低的是批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2.56±0.65);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受到护龄、职称及职务影响。结论湖北省二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创造更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加强对护士的岗位培训,尤其是对低年资、低职称护士的针对性培训。

    作者:夏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在急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在急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00例急诊急危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护;选取2014年300例急危重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病情观察与判断、抢救意识、操作速度、医护配合、技术水平、风险防范和协调管理7项指标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可避免护士无效走动及工作冲突,提升救治能力,提高医生满意率。

    作者:吴春香;林腾珠;王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绩效考核在血液病区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血液病区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制订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血液病区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优于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 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开展护士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Ⅱ类继续教育学分答题卡(4)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式护士排班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式护士排班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传统排班方法(改良前)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改良排班方法(改良后),比较改良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护士专科技能和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结果改良排班后,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改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与改良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改良式排班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繁忙时间段的护理人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陈美琼;吴熹;李培珍;苏中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腹内压监测应用及相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腹内压监测应用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外科近5年(2010~2015年)诊治的12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腹内压监测组与非腹内压监测组疗效差异。结果腹内压监测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腹内压监测组( P<0.05)。结论 SAP患者及时行腹内压监测并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早期诊断腹腔室间隔综合征( ACS)并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娜娜;陈永惠;徐周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致不同程度的化学性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男女均可患病,多发于四肢。病程较长,多沿浅静脉走行突发红肿、灼热,出现硬结节或条索状物,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这不仅增加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从而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预防和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现综述如下。

    作者:胡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综述了撤机困难的原因,包括呼吸肌无力、药物和营养、原发病控制不力、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撤机时机选择不当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常瑶;范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体温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分层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记录患者到达急诊室与离开急诊室时的耳温变化,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体温正常组: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其体温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体温组:干预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体温正常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度低体温组:3名患者体温均显著升高。结论 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分级体温管理指南明确指出不同层级体温患者应获得的干预措施,让护理人员做到有理可依,有证可循,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度护理与护理缺失,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郑尧华;张建娟;马芳琴;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和女队员焦虑心理因素分析与干预研究

    目的:对维和女队员在特殊环境执行特殊军事任务时的心理障碍、导致焦虑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定,将维和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初期、中期、末期发放问卷12份,现场作答及时收回,回收率为100%。结果统计问卷发现初期轻度焦虑3人(25%),中度焦虑2人(16.7%);中期共计7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包括轻度焦虑2人(16.7%),中度焦虑4人(33.3%),重度焦虑1人(8.3%);末期焦虑人数出现回落,轻度焦虑2人(16.7%),中度焦虑1人(8.3%)。结论整个维和期女队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任务的执行,需及时分析焦虑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影响,增加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作者:李嘉华;李杨;韩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左后间隔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护理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 TIC)指由于快速的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1]。 TI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对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订版)[2]建议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特发性室速、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等反复发作或并发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并发TIC作为射频消融治疗的明确适应证。因此对于TIC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对心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2014年11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收治1例左后室间隔旁道并房室折返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合并药物治疗等处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芬;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