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学习活动对护理文化建设和护患关系的影响

孙波;马玉侠

关键词:学习活动, 护理, 文化, 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学习活动对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效果。方法结合医院学习活动及护理继续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等,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及时事政治等,弘扬医院及科室文化,享受精神感化,提高专业及文化素养。对“学习活动”开展前后护士三基考核达标情况、论文发表情况、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学习活动”开展后科室护士三基考核达标情况、论文发表情况、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活动开展前( P<0.05)。结论医院“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和谐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4种新型敷料联合进行婴儿臀部浅表血管瘤溃疡换药

    婴幼儿浅表血管瘤是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若血管瘤边缘距肛门近,婴儿月龄小、大便次数多而未成形,部分患儿肛门排气时有粪汁流出,女婴尿液下流,尿不湿使用不当等因素均易导致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破溃,加之患儿小配合度差等因素,血管瘤在破溃后极易形成溃疡面,治疗护理护理难度大。研究者在近一年多的临床实践中先后遇到4例婴儿臀部浅表血管瘤溃疡患儿,其血管瘤边缘距肛门的距离均在2~4 cm范围内,创面渗液明显,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采用皮肤保护膜、藻酸盐颗粒、泡沫敷料及透明敷贴联合创面换药的方法,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王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之后采取饮食指导、家属监督的方法;对照组在一般入院健康教育后自行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早餐后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2个月后空腹及早餐后血糖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控制有明显效果,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家华;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当代护士杂志社学术会议安排与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童医院特需留察输液区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童特需门诊留察输液区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患者从就诊流程、环境介绍、输液过程的病情观察、疾病的健康宣教、婴儿喂养指导、心理支持等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实施前后的医嘱执行错误率及随机调查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两年来,与未实施前相比患者满意度提高( P<0.05),医嘱执行错误率下降( P<0.05)。结论在儿童特需留察输液区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嘱执行错误率,更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其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作者:徐丽芳;莫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肠癌后患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护理体会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Acute Arrest of Hemotopaisis,AAH)又称为急性再生障碍危象( Acute Aplastic Crisis,AAC),常由药物、感染、放射线等原因引起造血功能急剧紊乱,使血细胞暂时性减少或缺如,临床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1]。已有文献证实,人微小病毒感染可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2]。本病起病急,病势严重,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常危及生命,而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因此,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2014年7月26日本科收治的1例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肠癌后患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合并全消化道粘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明;宋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近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近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1 s呼吸气体的容积( 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自我健康关系、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PICC换药时消除敷贴痕迹的方法

    临床上PICC穿刺的患者一般一周需要换药一次,但是由于敷贴贴在皮肤上的时间比较长,会留下难以消除的胶贴痕迹,用酒精或盐水棉签反复擦拭都很难消除。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又快又有效地去除胶贴痕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宇;陈凤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综述了撤机困难的原因,包括呼吸肌无力、药物和营养、原发病控制不力、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撤机时机选择不当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常瑶;范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后乳汁淤积应对处理

    为了帮助产妇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完成,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根据产妇在产后的不同心理、生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使产妇认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运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指导协助进行正确的哺喂方法、给予乳房保护与生理异常的纠正、采取手法按摩与挤奶等方法以解除造成乳汁淤积的不利因素,在实施的同时力求使产妇了解并愿意积极学习和配合护理措施掌握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并向产妇介绍乳汁淤积与乳腺炎的关系、乳腺炎的早期表现,使每位产妇能正确喂养婴儿而且不会因产后不当处理造成对乳房的损害,实现成功哺喂和乳房无并发症的目的,表明了护理干预措施对处理产后乳汁淤积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在急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在急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00例急诊急危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护;选取2014年300例急危重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病情观察与判断、抢救意识、操作速度、医护配合、技术水平、风险防范和协调管理7项指标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定职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可避免护士无效走动及工作冲突,提升救治能力,提高医生满意率。

    作者:吴春香;林腾珠;王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行动研究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目的:对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与学共同参与,互动互补的空间。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应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咨询专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行动小组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学,按照“制定计划-实施培训-定期评估-总结分析-制定新计划”的思路,从学员入学测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终末考评四个阶段开展培训工作,对整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修改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结论行动研究法是解决护理教育领域内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有助于构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质量。

    作者:朱瑞;徐凤玲;查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

    地震灾害会引起多种人身伤害,其中挤压综合征( crush syndrome,CS)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的伤害之一。综述了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肾替代疗法的护理管理以及肾衰初期、少尿期和多尿期的基础护理,认为结合病征前护理监控,强化病征中基础护理以及病征后期的持续观察对于病人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华;刘薇;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新任护士长压力源的质性研究

    目的:为了解新任护士长的压力,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方法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11名新任护士长进行深入访谈,将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果新任护士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八个方面:角色转换、管理经验不足、人际关系的处理、护理纠纷的处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无暇照顾家庭、科研水平不够、其他任务。结论新任护士长的压力来源很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医院管理者应针对这些压力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护士长自己也应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作者:刘琳娜;程玉青;段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降低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本院低年资护士2013年1月~2014年12月针刺伤发生率,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定等,与2014年12月~2015年5月开展QCC活动后的调查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院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从5.5%下降至1.68%,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等平均提升1.0分。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侯雨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张家港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服务实践

    总结了张家港市555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监护和防治、服药指导、康复指导,开展危险性评估、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家属护理教育等服务,认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肇事肇祸率,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会效益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增高。

    作者:徐亚娟;陆艳;邢国良;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干预组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用头架(头架用颈托改装而成)固定头部,并使头稍向健侧倾斜。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误吸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同时采用三角架固定头部,并使头稍向健侧倾斜可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

    作者:陈庆妙;潘锋;李美娴;农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为活动主题,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的原因,对调查后导致影响老年手术患者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干预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先娥;陈俊春;赵梅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50例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的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管线管理及密切的术中观察,器械护士实施严格的物品清点和无菌操作,并根据手术进展密切配合手术。认为默契的配合和科学的管理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能与手术配合技巧,能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李霞;江小红;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制肛管排气装置在临床上的实用性

    临床上肛管排气术适用于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目前没有整套的肛管排气装置来实施肛管排气术,本科自制肛管排气装置在临床中操作方便,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式护士排班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式护士排班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传统排班方法(改良前)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改良排班方法(改良后),比较改良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护士专科技能和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结果改良排班后,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改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与改良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改良式排班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繁忙时间段的护理人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陈美琼;吴熹;李培珍;苏中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