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陈庆妙;潘锋;李美娴;农茵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体位干预, 误吸
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干预组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用头架(头架用颈托改装而成)固定头部,并使头稍向健侧倾斜。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误吸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食时摇高床头30~40°,同时采用三角架固定头部,并使头稍向健侧倾斜可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50例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的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管线管理及密切的术中观察,器械护士实施严格的物品清点和无菌操作,并根据手术进展密切配合手术。认为默契的配合和科学的管理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能与手术配合技巧,能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李霞;江小红;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种新型敷料联合进行婴儿臀部浅表血管瘤溃疡换药

    婴幼儿浅表血管瘤是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若血管瘤边缘距肛门近,婴儿月龄小、大便次数多而未成形,部分患儿肛门排气时有粪汁流出,女婴尿液下流,尿不湿使用不当等因素均易导致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破溃,加之患儿小配合度差等因素,血管瘤在破溃后极易形成溃疡面,治疗护理护理难度大。研究者在近一年多的临床实践中先后遇到4例婴儿臀部浅表血管瘤溃疡患儿,其血管瘤边缘距肛门的距离均在2~4 cm范围内,创面渗液明显,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采用皮肤保护膜、藻酸盐颗粒、泡沫敷料及透明敷贴联合创面换药的方法,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王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结了服毒自杀患者出现的常见心理反应,包括焦虑、自我形象紊乱、人格侵犯感、睡眠障碍、烦躁和不合作等,并提出了目前服毒常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认为做好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消除患者心理焦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盛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DC+CIK治疗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配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C+CIK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较一般治疗好,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满意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平波;冯明;骆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重建前的心理护理、恢复期的心理护理。认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治疗阶段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疏导,是保证治疗和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璐璐;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服石蜡油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胃肠外科门诊150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给予口服石蜡油治疗20 ml/次,3次/d,B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C组联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液及石蜡油口服治疗,用法同上,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未停用其他泻剂及影响胃肠动力药物,且使用以上药物的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80%(40/50);B组总有效率70%(35/50);C 组总有效率96%(48/50)。三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星;滕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观察病情,提高医护配合程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整体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CCU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对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蒋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Waterlow 计分表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Waterlow计分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方法应用Waterlow 计分表作为评估工具,通过对新入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结果2014年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上报率显著增加(P<0.01),高危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 P<0.01)。结论 Waterlow计分表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预防压疮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作者:陈川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行动研究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目的:对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与学共同参与,互动互补的空间。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应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咨询专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行动小组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学,按照“制定计划-实施培训-定期评估-总结分析-制定新计划”的思路,从学员入学测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终末考评四个阶段开展培训工作,对整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修改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结论行动研究法是解决护理教育领域内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有助于构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质量。

    作者:朱瑞;徐凤玲;查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当代护士杂志社学术会议安排与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对于剖宫产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母乳喂养,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薛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ASD修补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护理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符合美容要求的特点,即通过右侧胸壁第四肋间切口进入胸腔,而非正中劈开胸骨切口进行手术。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下,通过胸壁上打的孔,在胸腔内操作镜视野下完成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而皮下气肿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术后并发症之一,本患者于2014年7月10日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第3天发生右侧胸部大面积皮下气肿伴肺压缩95%,经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右肺复张,未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之后采取饮食指导、家属监督的方法;对照组在一般入院健康教育后自行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早餐后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2个月后空腹及早餐后血糖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控制有明显效果,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家华;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8例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三个症状评分除恶心呕吐评分外、六个单项评分除经济困难评分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秀云;李静;张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

    总结了静脉留置针在患儿不同部位穿刺的方法,包括患儿无特殊情况时宜为其选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输液末梢循环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静脉穿刺,如颈静脉、腋静脉和股静脉等;认为当患儿患有某些特殊疾病不宜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时,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试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而在抢救危重患儿时宜选择颈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近端部位穿刺,能为危重患儿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曾兆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爱唯他网片前盆底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女性的盆底就像一套可以自我调节的吊床,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自身的张力,尤其步入中老年后,吊床的张力由于妊娠、分娩和雌激素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变得塌陷和松弛,盆底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作用渐渐退化。从而引起盆腔器官的脱垂以及各种类型的尿失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盆底疾病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子宫脱垂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子宫脱垂的原因常见于分娩时损伤、卵巢功能下降、先天性发育异常、营养缺乏、腹腔内压力增加等[1]。患者常会有以下一个方面的表现:①下腹坠胀感及腰背酸痛感;②肿块自阴道脱出,且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③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步上升,越来越多人关注子宫脱垂这方面的疾病知识和治疗,针对这一现象,本院引进人工合成补片爱唯他补片(爱唯他补片是由巴德公司推广的,作为早在中国推广修补技术的领导者,巴德公司推动了这一技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其中网塞技术已使用超过50万的中国患者受益)。对女性进行盆底修补和重建,进一步改善盆底缺陷,使其更符合女性的解剖特点,并且针对性的手术配合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患者在良好的护理及医疗下痊愈,安全出院,能较好地保证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4月124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实验组,2013年12月~2014年1月836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技术操作,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比较实行两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实行集束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作者:陈开珠;谢丽琴;郑素珠;林小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综述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的准备、术后一般护理、气腹后的护理、术后活动、饮食及病情观察。认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作者:张慎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行DHS内固定术中的细节护理

    回顾性总结66例70岁以上DHS内固定术高龄患者的术前访视、术中术毕细节护理的方式及方法。认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毕的细节护理措施,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敏燕;陈思彤;张莹;彭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型手术室排烟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疾病都需要通过激光治疗,但通常激光对皮肤进行治疗时会产生大量非常刺鼻的浓烟,为确保患者、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手术室空气环境,吸烟装置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传统吸烟装置存在吸烟口径狭窄、吸烟效果差、不能固定于激光机上消耗人力等弊端。本院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经临床反复实践,制作出一种新型手术室排烟装置,有效弥补了传统吸烟装置的不足,已获得专利项目,介绍如下。

    作者:田珊;王玲;任文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