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江小红;朱海燕
目的:探讨在培训中使用角色扮演对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同理心的效果。方法以角色扮演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升糖尿病专科同理心的教育。在培训前后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沟通能力测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后的沟通能力高于培训前( P<0.01),糖尿病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高于培训前( P<0.01)。结论角色扮演和讨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可以明显提升护士的同理心,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琳;李蓉;邓世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近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1 s呼吸气体的容积( 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自我健康关系、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管后气囊会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或液体固定导尿管防止导管滑脱,但是,因治疗及护理患者需要在床上主动或被动翻身活动,多次反复移动患者身体,留置导尿管极易受到外力牵拉而脱出。因此,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可以预防意外脱管及拔管。且有报道尿管固定不牢,反复移动会增加尿道壁与膀胱壁的损伤机会,导致机械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我们使用弹力绷带双固定导尿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1]。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Waterlow计分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方法应用Waterlow 计分表作为评估工具,通过对新入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结果2014年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上报率显著增加(P<0.01),高危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 P<0.01)。结论 Waterlow计分表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预防压疮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作者:陈川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56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认为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阮巧玲;刘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3例脑卒中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均优于实施前( 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从而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海霞;刘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当代护士》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动静脉足泵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经皮氧分压测试为微循环轻度受损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B组加用足底动静脉泵物理治疗,C组用前列地尔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共同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的数值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C组较A、B组的改善效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足底动静脉泵均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而将两者联合使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其改善下肢微循环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张慧君;沈培;蔡可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4月124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实验组,2013年12月~2014年1月836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技术操作,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比较实行两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实行集束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作者:陈开珠;谢丽琴;郑素珠;林小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入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专业实习的120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TC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护理临床教学效果良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燕萍;陈伟玲;郑清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反复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COPD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为工具,调查2014年9月~2015年4月在本院呼吸内科病房出院的符合调查要求的患者共134例,观察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反复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5种以上的肺外基础病或合并症、低体重指数、合并抑郁/焦虑。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反复住院的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从而提高这一患者群体的生命质量。
作者:蒋玉华;孙凤英;周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DC+CIK治疗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配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C+CIK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较一般治疗好,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满意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平波;冯明;骆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需要进行各种管道的留置,而在留置过程中被无意拔除的情况,其中包括患者未经医务人员同意自行拔管,也包括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拔管[1]。它的危险性仅次于导管感染引发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护理人员护理难度及医疗成本,而且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患者局部损伤,甚至可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2]。同时频繁的置管也会加重机体机械损伤,增加感染机会,从而使院内感染率上升[3]。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 Bundles of Care),简称集束护理,是指为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某种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4]。本科收冶1例晚期肝癌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患病一直间断采用留置腹腔引流管定期释放腹水,曾在上海、江西等多家医院出现反复非计划性拔管二十余次,留置短5天,长10天。本次通过集束护理的方法成功防止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为患者成功留置一月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了帮助产妇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完成,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根据产妇在产后的不同心理、生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使产妇认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运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指导协助进行正确的哺喂方法、给予乳房保护与生理异常的纠正、采取手法按摩与挤奶等方法以解除造成乳汁淤积的不利因素,在实施的同时力求使产妇了解并愿意积极学习和配合护理措施掌握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并向产妇介绍乳汁淤积与乳腺炎的关系、乳腺炎的早期表现,使每位产妇能正确喂养婴儿而且不会因产后不当处理造成对乳房的损害,实现成功哺喂和乳房无并发症的目的,表明了护理干预措施对处理产后乳汁淤积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Acute Arrest of Hemotopaisis,AAH)又称为急性再生障碍危象( Acute Aplastic Crisis,AAC),常由药物、感染、放射线等原因引起造血功能急剧紊乱,使血细胞暂时性减少或缺如,临床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1]。已有文献证实,人微小病毒感染可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2]。本病起病急,病势严重,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常危及生命,而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因此,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2014年7月26日本科收治的1例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肠癌后患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合并全消化道粘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明;宋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本院手术室设备档案管理流程和佳实践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即:将科室3000多万的设备固定资产、800多万的办公类资产及1000多万的基础设备设施采用信息化和系统化手段,对在科的900多台设备、仪器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建档,分类建册,以可视化管理为目标,以设备二维码身份编号,分类保存,图文并茂,档案内容囊括设备终身信息的档案管理方法,对设备信息从计划采购、入科、运行、维护和保养、报废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可视化管理,并利用档案累积的资料进行教学和培训。手术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既方便了设备信息的查询,设备问题的处理及经验的汇总,为培训和教学提供了资料和经验,也方便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手术部设备档案优化的管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国栋;陈素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重建前的心理护理、恢复期的心理护理。认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治疗阶段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疏导,是保证治疗和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璐璐;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培养同时胜任门诊部、消毒供应中心的优化助理护士,从而达到人力资源共享,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个人职业技能的目的。方法通过岗位认证,结合门诊部、消毒供应室不同工作量高峰时间的特点,由护理部进行助理护士统一调配,先后培养了10名优化助理护士。比较优化前后两科室的护理人力配置情况。结果优化后在工作量略有上升的前提下,两科室总护理人数减少了3名。优化前后两科室人员分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养门诊部消毒供应室全能护士,是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现状、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助理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作者:罗木兰;王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液在手术器械预处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经生理盐水及灭菌注射用水两种不同清洗液预处理浸泡后的手术器械的洁净度及锈蚀情况。试验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预处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清洗器械总数为6252件,洁净度合格数为6197件,锈蚀件数为21件;对照组清洗器械总数为6313件,洁净度合格数为6131件,锈蚀件数为253件;两组清洗合格情况数据经卡方检验,χ2=68.1,P<0.01;两组锈蚀情况数据经卡方检验,χ2=198.5,P<0.01,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作为手术后器械的预处理,较用生理盐水清洗,器械的清洗效果更佳,并明显降低器械的锈蚀情况。
作者:丛小丽;唐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