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琤
目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探讨其效果。方法将103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51例在常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度、出血情况低于常规组,而且其患者的伤口愈合比常规组好。结论通过对混合痔患者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护干预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出血,促进伤口及早愈合。
作者:肖慧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难免性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采用压疮评估工具评估高危患者,干预组由压疮小组进行风险评估及预警并上报护理部,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47例患者,发生压疮6例,压疮发生率12.77%,干预组51例,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1.96%,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压疮小组应用Braden评分方法,对高危患者正确评估,及时预警上报,保证干预措施落实到位,是预防难免性压疮的有效手段。
作者:段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风险管理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收集本科2013年6~12月520份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制订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2014年1月后的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发现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后病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认为风险管理在电子病历质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规避了因病历书写不当带来的诸多护理风险。
作者:黄文霞;陈惠萍;汪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将103例Ⅰ~Ⅱ级小儿疝气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普外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吴崇娟;潘颖;汪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肿瘤医院,由于部分手术患者的自身因素(年龄≥70岁),侧卧位手术患者易发生压疮,手术方式(全麻、低温灌注),特殊体位(侧卧位),手术时间≥4小时,如侧卧位时手术时间较长,根据Braden评分标准易发生难免压疮,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减少高危风险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侧卧位手术患者粘贴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率,现将本科快速定位粘贴泡沫敷料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糖尿病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与30名住院患者进行会谈,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患者目前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让患者了解并掌握怎样进行自我管理。结果30名T2DM患者在合理饮食,正确运动,口服降糖药的服用,胰岛素的治疗、正确注射及保管,足部护理,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及随访时间等9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缺陷,已成为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或病情进展的主要障碍。结论切实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是医护人员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其患病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作者:王丰娥;郭宗芳;殷万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BL式健康教育对妊早、中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门诊行产前检查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PBL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遵医行为量表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随访至分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BL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孕妇自护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其不仅仅是观察病情的需要,也是诊断、治疗多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1]。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特别针对男性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疾病的痛苦,甚至加重了病情,延长了住院时间。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科于2014年5月19日收治1例低血糖昏迷的男性患者,院前因留置尿管后出现尿道粘膜损伤出血、尿潴留、尿道感染并发症,本科医护人员采取一系列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患者住院5d后康复满意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咏梅;金玉华;姜华;肖晓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主动静脉治疗组(试验组)和被动静脉治疗组(对照组)各6O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建立外周浅静脉通道,主动静脉治疗组在24 h-48 h内再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评估、输液器材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与被动静脉治疗组相比,主动静脉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 P<0.01)。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主动静脉治疗模式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PIC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损伤小、留置时间长、病人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它,但PICC导管维护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多数医院常规首选肘上置管,特别是冬季,患者置管侧手臂穿脱衣服极不方便,影响患者带管舒适性和维护依从性。我科尝试将内衣衣袖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研究本科护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提高本科护生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不仅能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能为整体护理的深入持久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姜梨梨;杨艳;向梦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换药程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6.11%降至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智;张春凤;宾娟;周贻振;周雪梅;伍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入住本科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建中;彭霞;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杨理;邓映;刘群;肖荣桃;王昱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报告到院感科的70例次锐器伤(含64名医护人员)备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名锐器伤人员中,有91.4%为医护人员,其中护理人员占70%,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操作不规范、工作繁忙和防护意识淡薄等。结论改善工作环境、禁止针帽回套、及时处置使用后的针头、提供安全的医疗器具、加强职业防护培训等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了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足底压力异常对糖尿病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特点、足底压力测定方法和临床指导价值,认为我国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一定数据,但仍有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作者:杨青;陈文平;张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在本院施行规培护士的培训方法及考核措施,比较规培前后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归属情况。结果规培后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归属情况均较培训前改善( 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培训有助于新入职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贤琴;陈启凤;向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40例脑损伤的高危足月新生儿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 aEEG)监测,得出选择正确的记录电极,合适的监测持续时间,监测过程中正确识别惊厥发作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排除监测过程中的伪差,减少干扰因素,是监测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贺芬萍;彭小明;吴运芹;曹亮;何丽;段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医疗纠纷中医患关系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对医务人员误解,医生专业技能不够,医德医风不良,服务态度不佳,法律意识不强,并欠缺和患者的沟通,护士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学知识薄弱和缺乏沟通等方面。认为要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强化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加强观察病情,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了解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影响,以寻找佳护理模式。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尝试全方位整体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中心率、血压以及对疼痛的反应。结果实验组在进入手术室后所测定焦虑分值、心率、收缩压能够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而对照组在进入手术室前后所测定心率、收缩压无法保持平稳,波动明显。两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经VAS疼痛测评,两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调整好患者身心状态,使之以佳身心状态面对手术,在手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后合理调节,可以促进身体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莉恩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