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的风险管理

黄文霞;陈惠萍;汪慧

关键词:电子病历, 风险管理, 质量控制, 护理
摘要:总结了风险管理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收集本科2013年6~12月520份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制订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2014年1月后的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发现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后病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认为风险管理在电子病历质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规避了因病历书写不当带来的诸多护理风险。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Graves 眼病36例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甲基泼尼松龙对Graves 眼病进行静脉冲击治疗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主要包括纳入3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并提高其疗效,认为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复视和眼球活动障碍有更大程度的恢复,且副作用更少。

    作者:杨青;邓欣莲;冯清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灯盏花素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兰索拉唑(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质子泵抑制剂,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为白色至类白色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灯盏花素(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中风及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为淡黄色至黄色的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淡黄色的液体。本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血管内治疗前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压迫颈总动脉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护理等。认为血管内治疗是CCF目前首选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淑珍;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标本管理方法及送检流程的探讨

    针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持续改进标本管理的流程及逐步完善相关记录,实行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标本送检者、病理科人员逐级签名的标本管理制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标本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手术标本的安全送检,保证了病人病检结果安全,同时也保护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

    作者:吕燕;陈昌刚;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急救电话接听中存在的隐患与应对措施

    总结基层医院“120”急救电话接听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患者因素,电话转接因素,医患之间的沟通等问题。探索并分析基层医院在接听急救电话中潜存的安全隐患,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急救人员的出诊提供准确的急救信息,促使救护车及时赶到救护现场,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盛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aSAH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存在短程记忆、反应速度、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比例比同期研究组高(50.00%vs36.11%、27.78%vs13.89%、33.33%vs52.78%),研究组患者随访2个月时存在短程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8.33%vs25.00%、5.56%vs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MSE与FCI评分明显上升,DR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的损害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秋云;何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的风险管理

    总结了风险管理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收集本科2013年6~12月520份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制订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2014年1月后的电子护理病历质控中。发现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后病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认为风险管理在电子病历质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规避了因病历书写不当带来的诸多护理风险。

    作者:黄文霞;陈惠萍;汪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在混合痔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探讨其效果。方法将103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51例在常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度、出血情况低于常规组,而且其患者的伤口愈合比常规组好。结论通过对混合痔患者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护干预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出血,促进伤口及早愈合。

    作者:肖慧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误吸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作者:范丽婵;周惠嫦;曾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朱章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术中知晓的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减轻其危害。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运用专人随访及问卷调查,了解术中知晓的发生原因,根据引发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其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对麻醉知识的掌握,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技巧,可以预防及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娉婷;蔡万红;蔡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COP 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入住本科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率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建中;彭霞;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的哮喘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遵医行为,为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哮喘患儿家属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评估其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结果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中低水平为41.25%~65%,完全遵医行为率为23.75~42.5%。结论患儿家属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哮喘相关知识和治疗的依从性。儿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重视用药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哮喘的有效控制,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忠雁;曾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透明胶用于腕带标识的固定

    腕带作为住院患者的标志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腕带信息可以作为患者各项检查、操作治疗、手术时的身份识别,腕带标识是患者特殊情况的表现。比如:有跌倒风险的在上面贴红色的预防跌倒标识,有药物过敏的在上面贴黄色的药物过敏标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腕带标识不牢易脱落,粘贴时间长标识毁坏,频繁更换标识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通过不断地实践,本科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小玲;段廷莉;陈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及观察要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及临床观察。认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专科护理,对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跃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骶尾部重度压疮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重度压疮的治疗及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耗时长,见效慢,处理不当甚至引起患者死亡,下面介绍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重度压疮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经验。

    作者:洪芳;宋磊;李康国;顾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秀梅;梁东云;普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ERCP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科住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诊疗护理流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屈花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给药外渗的防治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静脉给药外渗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包括输液器材的选择、输液过程中输液肢体敷药、深静脉置管等预防措施,以及外渗后药物湿敷、局部封闭等治疗措施,认为目前该研究仍不够深入,封闭治疗应慎用,药液外渗治疗的特效药方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远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