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莉莉
我局自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接待医疗纠纷上访98起,其中护理纠纷26起,占上访例数的27.5%,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经过认真的调查、处理,均已妥善解决.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的利益,杜绝纠纷的发生,现就纠纷发生的原因与对策予以分析与探讨,望能给同行以借鉴.1原因1.1服务态度差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过程中,语言生硬、态度冷淡,容不得病人的异议,从而引发病人的反感.如有1例纠纷,患者与急诊护士之间因服务态度的问题而发生争吵,由于护士不能冷静对待,反而与患者争吵,导致问题恶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作者:高青;姜环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病的机会增多,用药的次数和药物的种类也相对增加和繁杂.由于老年人体内各器官功能水平的改变,对药物的反应较青年人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有效.1关于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药问题,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1.1明确诊断,合理用药对老年病人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性,由医生根据病情作出决定,做到对症下药.切忌道听途说,轻信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滥用新药.
作者:李学兰;姜风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本文对1194名维汉两族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及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普查,特对1194名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农三师学校1194名1年级至高中3年级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普查.1.2方法采用末梢血,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查中坚持用标准液校正仪器,仪器为江苏产XF-1型血红蛋白仪,吸管误差值不超过±1%,取左右耳血,仪器和化验人员固定.
作者:高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43岁,已婚,农民,主因乏力、活动后心悸1年余,加重3周于1999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活动后心悸,到当地医院查血象示WBC4.5×109/L、Hb80g/L、PLT110×109/L无特殊处理.近2周乏力、心悸加重,双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在当地医院查血象示WBC3.9×109/L、Hb69g/L,PLT36×109/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查体:T36.8℃,P58次/分,BP118/80mmHg,R20次/分.神志清,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睑结膜及口唇苍白,颈软,胸骨有压痛,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杨凤英;乔建辉;孙彩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a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107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波依定5-10mg/d,1次/日,心得安10-50mg,3次/日;对照组(B组):波依定5-10mg,1次/日:对照组(C组):心得定10-50mg,3次/日.心得安服用剂量从心率下降25%或不低于52次/分为宜.所有患者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门脉内径(DPV),脾脏厚度(ISP),脾静脉内径(DSV).同时注意3组治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结果:用药后3组患者其DPV、DSV、ISP均较用药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头昏、低血压不良反应.结论:Ca离子与β-受体联合应用能更明显地降低门静脉压力,疗效高,副作用少,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李庆芝;郭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医院内部的改革、建设、管理、服务、监督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镇级医院如何适应这…变革的需要,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探索摆脱困境走出自我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总体思路.
作者:张玉山;李维铮;陈先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近年门诊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医院的特点和优势,为医院搞好科学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1资料来源根据我院1996-1999年门诊病人疾病登记报表进行统计,资料准确可靠.2结果与分析我院4年门诊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见下表.
作者:高海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方法:患儿取侧卧势,使患侧向上,用拇指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血肿及包块体表上按顺时针揉动,揉动时手法缓慢柔和有力,随揉随向深部移动,先轻后重,大约8分钟左右,改换于法,医者以食指和中指按揉风池穴,手法应轻快有节律,随着腕部的摆动进行按揉,大约6分钟时,再用第3种手法,医者将拇指和食指端相对成钳状,捻动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包块处3分钟,捻动要轻,均匀,使患儿患侧肿物消散,后扳颈活动,面向患侧,头向健侧.
作者:孙晶;颜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我们用鱼腥草治疗病毒性脑膜炎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0年3-7月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的患儿共56例,均符合病毒性脑膜炎标准.男39例,女17例;年龄3-7岁13例,-12岁43例;入院时病程1-6天,平均2.6天;脑脊液压力增高56例,细胞数增多53例,蛋白定量增加43例,糖、氯化物均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脑脊液变化、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两组患儿均给予病毒唑、补液,根据病情应用脱水剂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鱼腥草1-2ml/kg/d,1次/日,7天为1疗程.
作者:李文琳;考玉芹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对营养不良症,人们往往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等饮食因素中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因素.其实,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长期大量使用某种药物的病人,若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应该积极从药物上追根溯源.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脂肪性腹泻、蛋白毛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等.如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四环素、阿司匹林等可使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加速.长期服用磺胺药及某些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导致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缺乏.石蜡油可影响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D、K的吸收.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可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而发生腹泻.
作者:魏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干扰素(IFN)有α、β、γ 3种,β、γ IFN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临床疗效不及α IFN.目前应用的α IFN有20多个亚型,各亚型对乙肝病毒(HBV)疗效亦可有差异.Di Bisceglie联用α IFN和γ IFN治疗一组急性病毒性肝炎(CAH),疗程结束后比较发现,联用γ IFN单用α IFN相同,提示γIFN型对HBV无效.虽然γ型用量较α型小于5倍,但副作用如注射局部疼痛、红斑等仍较α型大,患者难以接受.甚至有人认为,即使同一种IFN,不同批号间抗病毒活性亦有一定差异.
作者:鲁占鹏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整体护理措施兴起,对临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气质要美,更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现代护理观的能力.较高的专业理论及业务技术,科学的思维及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勇于钻研和刻苫创新的能力.1护士要有高雅的气质那就是品貌端正、着装整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动作敏捷、语言文明、热心服务与病人.
作者:付玉环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护理程序由5个步骤结合而成,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整体护理的内涵是以患者为中心,只有正确的应用护理程序,才能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整体护理,使其达到佳的健康状态.1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估是掌握病人资料的重要途径.它包括起始性评估和持续性评估.起始性评估指护士接触病人第一次所获取的相关资料或第一次涉及问题所收集的资料.如入院评估、每月评估等.
作者:邱会芬;付玉环;宋淑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患者女性,57岁,农民.左颈部包块3个月.3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发冷发热体温约39℃左右,伴呼吸费力,颈部压迫感,在泾阳县医院就诊发现左颈部包块约4.5×4.5cm大小,质硬、固定,活动度差.B超示左侧甲状腺癌可能.症状渐加重,食欲减退、消瘦.查体:T36.6℃,P80次/分,R20次/分,BP18/9KPa,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左叶可扪及4.5×4.5cm包块,质硬、周定、无压痛.核扫描示左叶冷结节.甲功全套T32.8ug/ml,T4210ug/ml,TsH1.1/ml.B超报告:①甲状腺左叶低回声实质性占位(Ca不排除),②左颈部左叶上方可疑肿大淋巴结.其它检查:气管未见受压移位(吞钡拍片)血常规正常.1998年11月12日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见左叶约4×3cm包块质硬但包膜尚完整,呈灰白色,切除包块肉眼见纤维样增生,剖面中间包裹有烂肉状组织.术中冰冻切片2次均报告为良性.术后病理报告(石膜切片)左侧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检号:984312.术后伤口1期愈合,于第7天痊愈出院.
作者:梁春龙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病情观察①神志的观察神志的改变可反映病情变化,尤其对发现肺性脑病先兆极为重要.严重的呼吸衰竭及二氧化碳潴留均易出现某些精神症状,如精神恍惚,多语及躁动,头痛,失眠或嗜睡等症状.②颜面及瞳孔的变化面颊、口唇紫绀反映缺氧的程度.皮肤湿暖、潮红、多汗、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常是二氧化碳潴留的征象.两侧瞳孔不等大,提示脑水肿而并发脑疝,必须紧急抢救.③心率与血压的变化病情早期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后期心脏功能失代偿可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④呼吸的观察应注意呼吸的深浅、频率及节律的变化.如呼吸深而稍快,为酸中毒表现,若改善通气后,呼吸变慢而浅,为碱中毒表现.⑤痰液的观察痰量及性状的改变,能直接反映感染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如痰量增多黄色浓性,表示感染加重:如痰为粉红色泡沫状,多表示急性肺水肿;如原有大量痰液突然减少,常见于快速利尿,分泌物干结,病情加重,痰栓塞小支气管等情况.⑥尿量的多少,可反映患者体液的平衡和心、肾功能的情况.故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休克患者,应每日记尿量,使用脱水剂时尚需注意电解质平衡情况.
作者:曲美玉;吕青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漏尿1.1有显著膀胱挛缩的患者引起漏尿,可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佳导尿效果的原则下,可适当减少囊内的液体、气体或选用气囊容积较少的导尿管[1].1.2气囊内所注液体太少如果尿管较粗、注入气囊内的液体又不足,就可出现漏尿.此时,可再向气囊内注5ml液体,观察漏尿情况.1.3尿管堵塞急性细菌性感染,使尿液混浊、尿沉渣产生,引起堵塞,可出现器官的不适感,造成膀胱压力过大而渗尿,因这种原因出现漏尿,应改变口径较大的导尿管,并应用抗生素.
作者:孙爱青;曲佩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日渐受到全球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控制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护士作为为患者护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多,时间长,因而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护理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不适反应,同时在于切断病原体的排出和侵入途径,防止其向身体各部位转移,使定居的病原体数量控制在小限度[1].有关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2].为了了解临床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相关的行为表现,本文作者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表对20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知识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玲;王世平;成翼娟;李继坪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身体健康,年龄17-36岁,停经70天以内,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经妇科检查,尿及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使用米非司酮及前列腺药物禁忌症者.随机将要求药流的病人6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对象的基本条件相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雷菊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脉侧支循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Jundikinger技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PCR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4周内未服用ACE抑制剂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的DD与II,ID与II基因型之间ACE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三支病变组较二支病变组及一支病变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④冠脉侧支循环0级组、1组与2级组、3级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差异.结论:①ACE基因的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提示冠脉侧支循环不易建立.
作者:张兴华;时强;朱兴雷;陈良华;邵建华;吕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由于手术中病人的切口是开放的,因而在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较病房或门诊应更加严格,各项操作必须符合无菌技术原则,每一个手术的完成,手术前用物的灭菌,无菌物的取用,一个无菌区的建立和保持,在手术全过程中无菌的保持及术后的终末消毒等,无一不是与无菌原则密切相关的.任何参加和配合手术工作的人员,部必须有无菌观念,自觉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同时能敏锐地察觉造成污染的操作,以便及时纠正,这种观念是在严格的训练中养成的.作者总结分析近年来手术中执行无菌操作的体会如下:
作者:沈萍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