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樊嘉:缔造中山“国家名片”

杨晓慧

关键词:
摘要:在2016年的新年寄语中,院长樊嘉带领团队写道:“努力将中山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创新型公立医院和中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国家名片’.”——这是樊嘉的梦想,也是全体“中山人”的梦想.时隔近一年,再次谈及这份梦想,樊嘉同样的从容、自信,“对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来说,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相关文献
  • 林英忠:卓越医者本色治院

    2016年秋,林英忠迈人自己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历程的第四个年头,提到一年之前他与媒体分享的“工作时间分配为‘七分管理,三分临床”,他摆头笑言,“现在管理占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差不多有八九成.”

    作者:黄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沉静领导之道

    过去我们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处理任何事情都该轰轰烈烈,让下属感到佩服不已.事实上,真正伟大的领导者,是在许多细微的事情上,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抉择,只可惜太多研究领导学的人不曾去注意与珍惜.

    作者:唐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瞿介明:瑞金再起航

    近年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开始为自己重新定锚.2015年,在推进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四大中心之际,上海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设想.2016年,上海市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与此对接,顺势提出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医学蓝图.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牛建华: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任院长4年间,牛建华给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吕梁市人民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他说自己的性格偏柔和,但医院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无不彰显着他过人的智慧与果敢.牛建华接管一年后,该院便成功升级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护理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成功填补了该院无重点学科的空白,使该院的科室建设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今4万平方米的门诊楼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明年也将投入使用,届时医院的医疗用房将是原来的两倍……有目共睹的成绩并没有让牛建华松懈,他依然在将医院打造成为区域医疗中心之路上前行.

    作者:孙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张建宁:未雨绸缪

    “医改是不可逆改的洪流,公立医院院长必须去顺应医改形势,了解医改内涵,探索医改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这是现阶段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任务.”在谈到医院战略与布局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院长张建宁首先提及了医改.顺应形势,未雨绸缪,这些听起来简单的词语却被他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作者:曹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美国JCAHO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的思考与启示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建立于1951年,是提供评价医疗质量标准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JCAHO已评价和认证了近21000个美国的医疗组织,是美国权威的医疗行业标准制定和认证的机构.它的认证结果将直接与联邦政府与大多数州政府对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医保医疗救助支付等重要行为挂钩,因此它实际上已然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且在医疗机构认证方面具有垄断地位.

    作者:蒋重阳;周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孙宏治:百年树人

    4年的时间,有人选择荒废,有人选择收获,更有人选择默默播种.作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锦医大附一”)院长,孙宏治从上任伊始,就从学科建设、内涵质量和服务品质等方面入手,为医院播下了日后能够茁壮成长的种子.

    作者:曹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十三五”规划路:康复+养老

    2016年8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高层今年以来已经持续确定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传统中医药行业有望加速转型升级.

    作者:孙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刘文卫:七载铸就集团化发展之路

    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同步成长起来的医疗机构,自1949年建院至今,襄阳市中心医院已走上“一院三区两分院”的集团化之路,成为鄂西北毗邻地区的医疗明星医院.回首2009年上任之初,院长刘文卫感慨万千.做院长伊始,3个亿的遗留负债曾让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作者:张晓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吴世政:构建世界屋脊医学高地

    今年中秋节前夕,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吴世政收到了一张从北京寄来的感谢卡.“感谢贵院对我的悉心照料,我能脱离生命危险,恢复健康,离不开您的大力帮助.”邮寄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姓董的学生.原来,前些日子他在攀登阿尼玛卿雪山时,出现严重的高原脑水肿和肺水肿,危急关头被送到青海省人民医院救治,终生命得以挽救.

    作者:刘文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徐英辉:精诚大医

    始建于1930年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在80余年的历史中,历经了战争、南迁、重新开办的种种洗礼.当院长徐英辉将院史娓娓道来时,那种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医院文化,正是他为看重的部分.

    作者:曹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孙洪军:做好的人文医院

    在外人看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近年来总体发展突飞猛进,当地老百姓眼看着医院内科综合楼等拔地而起.而在院长孙洪军看来,这些都是表面的变化,他更注重医院内涵的发展.

    作者:徐书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惠泽三晋

    “山西省人民医院自建院之初就以‘人民医院’命名,要始终将‘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作为山西省大的综合医疗机构之一,院长李荣山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心里,医院的工作始终要以患者为中心,惠及整个三晋大地.今年6月接任山西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院长的李荣山为医院制定了“医院有品牌、学科有名师、专业有特色、个人有专长,功能完整,服务优良,政府信任,百姓放心,职工满意”的发展目标.

    作者:曹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谈强势院长

    强势院长的出现,需要必要的条件.首先,是客观条件造就了强势院长.一个医院,摊子烂到了一定程度,急需一个强人来拯救,形势逼院长要强势.其次,强势院长必须是内功强、自身条件好,主观造英雄.许多院长不是当了院长才优秀,是因为优秀才当了院长.有的人当医生就显示出强势的组织能力,当科主任也把科室管理得很好.追求进步和完美是强势院长的特质.

    作者:张雁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李为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为中国西部疑难重症诊疗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综合实力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二.不过,院长李为民在对这一成绩欣慰的同时,也对此有着更为通透的认知:要将华西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医院,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孙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黄东胜:君子豹变

    作为一家省级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渐有掉队的趋势,不要说与同城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较高低,就是与一些杭州市级医院相比都有些逊色,定位与能力之间的差距一度颇为尴尬.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张晓杰: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时刻牢记这个理念,我们事业的航道就不会偏离.”这是常挂在张晓杰口中的话,也是他从2009年到长春市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市儿童医院”)担任院长至今,作为院长的管理理念和自身的行为准则.

    作者:曹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刀锋卫士”战肿瘤

    目前,绝大部分医治肿瘤的方法,诸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其效果都不尽人意.传统抗肿瘤治疗只注重医治疾病外因,大限度地减瘤负荷却无法防止复发转移,忽视肿瘤固有生物学特性这一内因及肿瘤治疗中的免疫机制,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樊嘉:缔造中山“国家名片”

    在2016年的新年寄语中,院长樊嘉带领团队写道:“努力将中山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创新型公立医院和中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国家名片’.”——这是樊嘉的梦想,也是全体“中山人”的梦想.时隔近一年,再次谈及这份梦想,樊嘉同样的从容、自信,“对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来说,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作者:杨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紧急救援:医院进取的新领域

    今年9月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全面加强国家、省级和基层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水平.有专家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在体系机制、装备保障、远程投送、救援网络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尚不能很好地满足突发事件应对的实际需要.

    作者:郭潇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主管: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