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润烧伤膏治疗1例重症下肢溃疡的体会

张玉敏;王娟

关键词:
摘要:我科收治1例变应性血管炎的患者,经使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1月,溃疡基本愈合,体会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患者入院前2周双下肢起红疹、血疱,继而发展为组织坏死、溃烂而住入我科.入院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伸屈侧、足背、足跟等处可见约数10处大小不等的溃疡,大创面4处,约10×15cm2大小,对称分布在足背、小腿外侧,组织坏死达肌层深处,表面皮肤呈黑褐色,且有脓性渗出,散发出恶臭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580例分析

    我科应用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5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80例,均符合子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年龄20-30岁302例;30-40岁,169例;41-50岁,110例.城市居民394例;农村186例.I度糜烂 144例,占25%,II度糜烂314例,占54%,III度糜烂122例,占21%.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达1年,临床表现大多数症状有白带增多,有臭味,大量血性白带,多伴腰酸,下腹部疼痛.

    作者:李靖素;韩石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联检CEA和CA199指标鉴别诊断恶性腹水

    目的:分析CEA和CA199指标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腹水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腹水为检测标本,其中恶性腹水、良性腹水各32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CEA、磁抗体分离酶免疫测定技术(MAIA)方法检测CA199.结果:良性腹水组,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3.1%(1/32)和0.恶性腹水组,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53.1%(17/32)和59.4%(19/32),特异性分别为96.9%和100%.两者联检的阳性率为71.9%(23/32).恶性腹水组与良性腹水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X2 test,p<0.001).结论: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恶性腹水方面,CEA和CA199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联检,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敏感性.

    作者:孙立新;薛承岩;宋立刚;卢云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川芎嗪防治环磷酰胺不良反应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川芎嗪的防治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1.5mg/kg,4.5mg/kg和13.5mg/kg灌胃给予3组雄性大白鼠,另设正常组和川芎嗪防治组,后者在给予4.5mg/kg环磷酰胺的同时给予川芎嗪5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5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体重、白细胞、胸腺、肝、脾、肾、肾上腺和睾丸重量,并进行比较,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肱骨的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结果: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体重,血白细胞,重要的免疫器官等的变化与环磷酰胺的剂量有量效关系.3种剂量的环磷酰胺均可使大鼠骨钙总量减少和骨钙/骨干重比值降低,环磷酰胺1.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增高,4.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当剂量为13.5mg/kg时则对骨羟脯氨酸没有影响.川芎嗪可使环磷酰胺大鼠白细胞数目增加,胸腺、肝重量增加,骨钙/骨干重比值、骨羟脯氨酸/骨干重比值增加.结论:环磷酰胺有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川芎嗪对此有防治使用.

    作者:刘钰瑜;吴铁;崔燎;邹丽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硫酸镁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硫酸镁的主要成份是镁离子,其在体内含量仅次于钙、钠、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药理作用是催化和激活300多种酶的激活剂,并参与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碳水化物及脂肪的代谢、膜的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递以及肌肉的收缩等.

    作者:孟宪伟;宋燕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肤病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现将我们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肤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大68岁,小9个月,其STE10例,皮肌炎8例,天疱疮13例,银屑病7例,白塞氏综合症3例,疱疹样皮炎3例,变应性血管炎2例,急性荨麻疹4例.

    作者:孙静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病人术中输液通路选择

    严重复合伤病员,其病情紧急、复杂危重.在处理上需要医护密切配合.在手术室中,做好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的重大职责,护士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路佳选择,它是保证病人渡过失血性休克的关键之一.

    作者:朱惠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

    心脏直视手术要在体外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而体外循环的建立需要控制病人的凝血功能,而其撤离又要恢复其止血功能,因此心脏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心脏直视手术成功与否和病人的生命安全.现就体外循环术中常用抗凝和止血药物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扩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已有报道,用于早孕钳刮术鲜见报道.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促宫颈成熟(代替宫颈扩张棒)20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朝晖;李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40例临床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临床以骤发喘憋和阻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表现为呼吸困难、痰多、喘憋,严重者引起心衰、呼衰.笔者用哈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对4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郝菊美;祝端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髁状突游离再植治疗髁状突骨折

    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髁状突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且存在争议.我们从1991-1999年治疗髁状突骨折共53例,其中采用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9例,后者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7例,髁状突摘除术4例,髁状突游离再植术8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髁状突游离再植的方法效果肯定,操作容易且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重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平;丁继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固定矫治中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初探

    在固定矫治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患者在初戴方丝弓矫治器时易患创伤性口炎,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差,牙龈红肿、出血,一些患者牙龈严重增生,这样不仅损害牙周组织的健康,也不利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得出综合方案,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洪香;武传君;赵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与眼科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交流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群体间,通过语言、姿势、表情或其它信号等方式,相互分享与交换信息、意念、信仰、感情与态度,以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1].与患者交流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交流可以协调护患关系,通过交流,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健康教育,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首先必须了解患者的特点,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交流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宋锦平;廖晋英;刘扬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蟅虫丸临床新用

    肠粘连肠梗阻系腹盆腔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目前以预防为主,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部自2000年1-12月以大黄蟅虫丸治疗腹盆腔肿瘤病人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共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2000年1-12月,共选择腹盆腔肿瘤术后病人32例,年龄30-70岁,平均58岁,男17例,女15例,其中胃癌13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7例,宫体癌2例,宫颈癌1例,腹腔淋巴瘤1例;除宫颈癌和宫体癌病人共3例未接受化疗外,余29例均接受化疗;另有7例直肠癌、2例宫体癌、1例宫颈癌病人,共10例接受术后放疗,剂量从全盆腔DT40-60Gy(包括缩野加量)不等.所有病人60分,术前无胃肠道梗阻,服药期间经B超、CT、MRI等检查未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

    作者:张锡荣;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63例临床观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症出血性疾病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现应激性溃疡往往是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表现[1].我院自1995年4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预防性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风英;郭志勇;赵慧军;刘荣生;任和平;张毓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平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平肝胶囊的定性及定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及化学成份的特征反应定性.结果: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肝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及特征成份理化反应鉴别方法.结论:平肝胶囊中齐墩果酸含量应为3.92%-9.80%;一些特征成份的检识反应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检查标准.

    作者:叶光明;赵勇;王忠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连续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术后镇痛应用临床探讨

    通过观察对下肢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连续腰大肌神经阻滞镇痛,探讨该法的可行性,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年龄60岁以上,ASAI-II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6例,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组(简称E组)(n=23);连续腰大肌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简称P组)(n=23).

    作者:房波;李彦平;李树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次性宫颈麻醉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与分组:自1999年7月至12月,对孕10周以内来门诊行人工流产的病例149例,随机分成三组.宫腔及颈管粘膜表面麻醉,用一次性宫颈麻醉器(简称麻醉器组)50例,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运用一次性注射器(简称注射器组)49例,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50例不使用任何麻醉方式或药物,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下肢石膏固定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1 临床观察1.1 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通过对皮肤颜色、温度、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趾腹张力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观察判断有无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情况.若皮肤颜色暗紫或苍白,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腹张力增高或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缓慢,均为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作者:于海霞;周尚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CR和ELISA技术早期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评估

    目的:通过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体的结果,评价PCR和ELISA方法在ARI病原学早期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ARI病人122例为实验组、健康人48例为对照组,共同组成研究对象.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和静脉血液为实验标本.用PCR技术对鼻咽分泌物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用ELISA方法对静脉血液检测ADV-IgM、CP- IgM、MP- IgM.结果:ARI组的阳性结果分别为ADV-DNA 9.8% (12/122)和ADV-IgM 4.9%(6/122)、RSV-RNA 26.2%(32/122)、CP-DNA 33.6%(41/122)和CP-IgM 13.9%(17/122)、MP-DNA10.6%(13/122)和MP-IgM 6.6%(8/122).对照组也有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ARI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显著性(X2 test, p<0.05-0.001).结论:PCR技术是一种实用的ARI临床病原学早期诊断方法,而ELISA方法对ARI病原学早期诊断不敏感,CP、RSV、ADV、MP等是导致ARI重要的病原体.

    作者:刘霞;薛承岩;杨桂梅;侯文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万乃洛韦治疗82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万乃洛韦(明竹欣)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了疗效观察,并与阿昔洛韦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患者均选择门诊病例,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红斑,群集性丘疱疹、水疱、血疱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病程在10天内,未合并细菌感染.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万乃洛韦组和阿昔洛韦组.其中万乃洛韦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9岁;阿昔洛韦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