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孟宪伟;宋燕燕

关键词:
摘要:硫酸镁的主要成份是镁离子,其在体内含量仅次于钙、钠、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药理作用是催化和激活300多种酶的激活剂,并参与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碳水化物及脂肪的代谢、膜的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递以及肌肉的收缩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石膏固定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1 临床观察1.1 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通过对皮肤颜色、温度、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趾腹张力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观察判断有无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情况.若皮肤颜色暗紫或苍白,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腹张力增高或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缓慢,均为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作者:于海霞;周尚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蟅虫丸临床新用

    肠粘连肠梗阻系腹盆腔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目前以预防为主,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部自2000年1-12月以大黄蟅虫丸治疗腹盆腔肿瘤病人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共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2000年1-12月,共选择腹盆腔肿瘤术后病人32例,年龄30-70岁,平均58岁,男17例,女15例,其中胃癌13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7例,宫体癌2例,宫颈癌1例,腹腔淋巴瘤1例;除宫颈癌和宫体癌病人共3例未接受化疗外,余29例均接受化疗;另有7例直肠癌、2例宫体癌、1例宫颈癌病人,共10例接受术后放疗,剂量从全盆腔DT40-60Gy(包括缩野加量)不等.所有病人60分,术前无胃肠道梗阻,服药期间经B超、CT、MRI等检查未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

    作者:张锡荣;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固定矫治中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初探

    在固定矫治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患者在初戴方丝弓矫治器时易患创伤性口炎,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差,牙龈红肿、出血,一些患者牙龈严重增生,这样不仅损害牙周组织的健康,也不利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得出综合方案,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洪香;武传君;赵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

    放射性食管炎是纵隔放疗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放射治疗DT:30-40GY后出现下咽部疼痛或胸骨后疼痛.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8月,因胸部肿瘤对纵隔接受Co60-r线或6MV-X线放射治疗病人750例,其中54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3%,对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秀祯;赵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川芎嗪防治环磷酰胺不良反应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川芎嗪的防治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1.5mg/kg,4.5mg/kg和13.5mg/kg灌胃给予3组雄性大白鼠,另设正常组和川芎嗪防治组,后者在给予4.5mg/kg环磷酰胺的同时给予川芎嗪5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5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体重、白细胞、胸腺、肝、脾、肾、肾上腺和睾丸重量,并进行比较,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肱骨的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结果: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体重,血白细胞,重要的免疫器官等的变化与环磷酰胺的剂量有量效关系.3种剂量的环磷酰胺均可使大鼠骨钙总量减少和骨钙/骨干重比值降低,环磷酰胺1.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增高,4.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当剂量为13.5mg/kg时则对骨羟脯氨酸没有影响.川芎嗪可使环磷酰胺大鼠白细胞数目增加,胸腺、肝重量增加,骨钙/骨干重比值、骨羟脯氨酸/骨干重比值增加.结论:环磷酰胺有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川芎嗪对此有防治使用.

    作者:刘钰瑜;吴铁;崔燎;邹丽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氯氮平合并舒必利与单用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氯氮平、舒必利单用与联用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氯氮平组)、B组(舒必利组)、C组(联用组).疗程8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BPR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临床疗效评定,合用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二单用组,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BPRS量表评定,3组疗后与疗前组内比较各因子分均降低,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缺乏活力及激活因子分A组高于B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思维障碍因子分B组高于A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TESS量表评定,A组行为毒性因子、植物神经因子及心血管因子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显著和极显著.TESS总分始于第4周A组分别高于C组和B组,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随着治疗进行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氯氮平、舒必利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联用可行.

    作者:宫本庆;母金明;宋惠丽;宋黎晓;李大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西拉普利长期治疗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EH)血浆内皮素(ET)与左室重量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患者服用西拉普利5-10mg/d;对照组30例,单用珍菊降压片控制血压,疗程均为12月.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心脏超声仪测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作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长期服用西拉普利不仅能使血压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而且随着血压的下降,左室肥厚逆转,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显著提高.结论:ACEI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内皮功能失调,ET可能是引起左室肥厚的原因之一.

    作者:成静;杜勤;盛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手术临床处理探讨

    老年妇女手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代偿能力和修复能力差给围术期带来不利.只要我们了解老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作好术前、术中、术后检查和治疗,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 术前准备

    作者:刘永平;刘振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清Leptin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中作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拟通过对血清Lept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DN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2型DM病例7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成DM组和DN组,两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均匹配,分别测定生化指标和血清Leptin水平.结果:两组之间年龄、病程、BMI、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差异,DN组血TG、Leptin水平显著高于DM组(t=2.1501 , P<0.05 ; t=2.8528 , P<0.01).结论:除外血流动力学及血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国人2型DM患者DN的发生可能与血Leptin水平升高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华尔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产科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共行手术370例,其中子宫肌瘤34例,子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6例,宫外孕6例,剖宫产320例.年龄22-56岁.2 心理护理2.1 术前护理病人入院后,值班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详细介绍病区情况,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让病人认识自己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责任护士要以熟练的业务技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真诚和蔼的语言,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向病人讲明手术过程及预后,以及同种患者治愈情况,使病人情绪稳定,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作者:张树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施普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和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奥地利依比威药厂生产的施普善(原名脑活素Cerbrolysin)治疗多种神经科疾病,脑活素治疗的病例中约90%属于高血压脑出血(简称脑出血)、脑梗塞和重型颅脑损伤(简称脑外伤)这3类疾病.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病历,总结施普善对这3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施普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结如下.

    作者:尹龙;黄楹;焦德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扩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已有报道,用于早孕钳刮术鲜见报道.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促宫颈成熟(代替宫颈扩张棒)20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朝晖;李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的特殊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某些不良反应[1],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本文现分析如下:胃肠道反应,自奥美拉唑于1989年6月至1991年投放英国市场短短2年时间内,该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已收到有关奥美拉唑副反应521例(其中胃肠道反应159例,占30.3%,包括70例腹泻病人,14例较为严重,不得不中止治疗).Hetzel等[2]用本品20-40mg/d治疗107例重度返流性食管炎,其中3例因呕吐和消化不良而停药.

    作者:王以光;李传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腹症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附12例报告)

    急腹症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并发症多,但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国内报道不多.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冠心病因其他疾病而需手术者也随之增加,由于手术及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指征较以往放宽[1],因此外科医师和内科医师需要注意围术期冠心病的加重或恶化.我院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收住12例,探讨急腹症围术期的AMI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敏;刘春英;吴万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65例隐形义齿修复的体会

    我们通过制作隐形义齿65例,现将其制作方法及个人体会简述如下:①临床设计要求牙体制备,取印模,用超硬石膏复制模型.②用红铅笔在石膏模型上画出基托范围,然后铺蜡,排牙.③装下盒、竖铸道,然后涂分离剂,灌注上层型盒.④烫蜡,涂分离剂,灌注经过287℃烘烤10min的树脂.⑤冷却后开盒,锯断铸道,打磨抛光,试戴.

    作者:高秀香;高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髁状突游离再植治疗髁状突骨折

    髁状突颈部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髁状突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且存在争议.我们从1991-1999年治疗髁状突骨折共53例,其中采用保守治疗34例,手术治疗19例,后者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7例,髁状突摘除术4例,髁状突游离再植术8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髁状突游离再植的方法效果肯定,操作容易且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重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平;丁继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或肽类,可通过与相应的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甲状腺细胞既可表达部分细胞因子受体,也可合成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近年来,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正倍受重视,现就从免疫学角度概述其发病机理:

    作者:金耀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的诊断不仅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需要检验的紧密配合.收集尿标本作物理、化学、细菌学及显微镜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但由于新生儿排尿不定时,以往留尿的成功率低.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新生儿368例,应用婴幼儿尿液收集器,并改进留尿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妹;潘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生素合理应用与院内感染的控制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的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在明确指征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是达到杀灭致病菌、治疗感染必须遵循的原则.

    作者:纪美英;辛欣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40例临床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临床以骤发喘憋和阻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表现为呼吸困难、痰多、喘憋,严重者引起心衰、呼衰.笔者用哈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对4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郝菊美;祝端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