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Leptin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中作用的初步观察

张雪涛;庄海平;华尔铨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Leptin
摘要:目的:拟通过对血清Lept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DN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2型DM病例7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成DM组和DN组,两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均匹配,分别测定生化指标和血清Leptin水平.结果:两组之间年龄、病程、BMI、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差异,DN组血TG、Leptin水平显著高于DM组(t=2.1501 , P<0.05 ; t=2.8528 , P<0.01).结论:除外血流动力学及血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国人2型DM患者DN的发生可能与血Leptin水平升高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28例疗效观察

    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北京优你特药业公司分装.批准文号(96)卫药准字J-91号)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口服吸收快,尿中浓度高(85%用药量),绝大部分药物以原型从尿中排出.用于泌尿道、呼吸道、妇科及皮肤软组织等部位感染,有效率为72%-100%.为了解其在治疗尿路细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于2000年3月-2001年1月间,对其与诺氟沙星(Norfloxacin,上海衡山制药厂生产)作对照比较.

    作者:郑永健;朱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精神病患者入院前治疗情况分析

    本文对首次住院治疗的92名精神病患者入院前接受治疗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90%的患者在入院前接受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种类及数量,城、乡患者间多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同,宜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马俊国;徐富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分析

    颈椎病是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原因之一[1].我们对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VA)进行超声检测,旨在了解颈椎病患者VA的形态结构改变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39-61岁,全部经X线拍片或CT证实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或有项韧带钙化等.

    作者:邢晨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80例拔除的术前准备探讨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在拔除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史:(1)术前一定要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除后施行拔除术;(2)摄片根据X光片确定阻生的种类及牙根的状况来确定术中所需的器械及手术步骤和麻醉的用量及麻醉的方法.

    作者:于聪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

    心脏直视手术要在体外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而体外循环的建立需要控制病人的凝血功能,而其撤离又要恢复其止血功能,因此心脏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心脏直视手术成功与否和病人的生命安全.现就体外循环术中常用抗凝和止血药物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共做腹腔镜手术82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卵巢囊肿剥除40例,宫外孕摘除15例,子宫全切3例,卵巢畸胎瘤切除22例,诊断性腹腔镜手术2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23.5岁.全麻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65例,局部麻醉2例.手术时间50分钟至3小时,失血50-150ml,平均术后住院2.5d.

    作者:李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谈婴幼儿颅骨缝静脉穿刺的体会

    严重脱水、休克患儿,由于表浅静脉已经破坏,再加上血容量不足,血管弹性差,造成穿刺难度大.如能熟练地掌握颅骨缝静脉穿刺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治疗,为挽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玉英;于爱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蟅虫丸临床新用

    肠粘连肠梗阻系腹盆腔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目前以预防为主,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部自2000年1-12月以大黄蟅虫丸治疗腹盆腔肿瘤病人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共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2000年1-12月,共选择腹盆腔肿瘤术后病人32例,年龄30-70岁,平均58岁,男17例,女15例,其中胃癌13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7例,宫体癌2例,宫颈癌1例,腹腔淋巴瘤1例;除宫颈癌和宫体癌病人共3例未接受化疗外,余29例均接受化疗;另有7例直肠癌、2例宫体癌、1例宫颈癌病人,共10例接受术后放疗,剂量从全盆腔DT40-60Gy(包括缩野加量)不等.所有病人60分,术前无胃肠道梗阻,服药期间经B超、CT、MRI等检查未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

    作者:张锡荣;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谈我国的教育模式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国际科学技术、经济、国内经济转型3大挑战.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结构发生的重大变革,对医学教育及卫生事业亦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专家们预测,21世纪将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医学教育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世纪,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课题.培养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基础理论宽厚,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心强,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刻不容缓.从美国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中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

    作者:蔺莉;靳家玉;蔡执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吉林省部分地区1999年-2000年三种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性病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自80年代以来,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一此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其形势尤为严峻[1].本文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在过去两年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霞;郑华;王淑芹;张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1例重症下肢溃疡的体会

    我科收治1例变应性血管炎的患者,经使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1月,溃疡基本愈合,体会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患者入院前2周双下肢起红疹、血疱,继而发展为组织坏死、溃烂而住入我科.入院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伸屈侧、足背、足跟等处可见约数10处大小不等的溃疡,大创面4处,约10×15cm2大小,对称分布在足背、小腿外侧,组织坏死达肌层深处,表面皮肤呈黑褐色,且有脓性渗出,散发出恶臭味.

    作者:张玉敏;王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固定矫治中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初探

    在固定矫治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患者在初戴方丝弓矫治器时易患创伤性口炎,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差,牙龈红肿、出血,一些患者牙龈严重增生,这样不仅损害牙周组织的健康,也不利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得出综合方案,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洪香;武传君;赵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院药房饮片存在问题分析

    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是保障中医药事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首要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国药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日益加深的推崇,以及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中药的需求在逐渐增大,而中药资源却在一天天减少.一些经营者为保障市场饮片的供应,疏于对饮片质量的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许多问题.

    作者:王凤霞;高琛;刘俊玲;杨乐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川芎嗪防治环磷酰胺不良反应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川芎嗪的防治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1.5mg/kg,4.5mg/kg和13.5mg/kg灌胃给予3组雄性大白鼠,另设正常组和川芎嗪防治组,后者在给予4.5mg/kg环磷酰胺的同时给予川芎嗪5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5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体重、白细胞、胸腺、肝、脾、肾、肾上腺和睾丸重量,并进行比较,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肱骨的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结果: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体重,血白细胞,重要的免疫器官等的变化与环磷酰胺的剂量有量效关系.3种剂量的环磷酰胺均可使大鼠骨钙总量减少和骨钙/骨干重比值降低,环磷酰胺1.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增高,4.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当剂量为13.5mg/kg时则对骨羟脯氨酸没有影响.川芎嗪可使环磷酰胺大鼠白细胞数目增加,胸腺、肝重量增加,骨钙/骨干重比值、骨羟脯氨酸/骨干重比值增加.结论:环磷酰胺有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川芎嗪对此有防治使用.

    作者:刘钰瑜;吴铁;崔燎;邹丽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万乃洛韦治疗82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万乃洛韦(明竹欣)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了疗效观察,并与阿昔洛韦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患者均选择门诊病例,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红斑,群集性丘疱疹、水疱、血疱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病程在10天内,未合并细菌感染.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万乃洛韦组和阿昔洛韦组.其中万乃洛韦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9岁;阿昔洛韦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独生与非独生中护生个性调查分析

    用EPQ对119名独生中护学生(简称独生组)和145名非独生中护学生(简称非独生组)进行了调查,发现两组学生典型的粘液质、抑郁质所占比例低,与非独生组相比,独生组所占比例更低,只占1.68%和2.52%,提示跨世纪的独生中护学生只有极少数人性格内向、被动、抑郁.调查还发现独生组E、P平均分明显高于非独生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独生组较非独生组中护学生的个性,更难适应护士工作.培养独生护士的良好个性,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校不可轻视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世祥;龙淳;许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产科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共行手术370例,其中子宫肌瘤34例,子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6例,宫外孕6例,剖宫产320例.年龄22-56岁.2 心理护理2.1 术前护理病人入院后,值班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详细介绍病区情况,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让病人认识自己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责任护士要以熟练的业务技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真诚和蔼的语言,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向病人讲明手术过程及预后,以及同种患者治愈情况,使病人情绪稳定,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作者:张树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重视中药煅制法

    煅制法在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性,笔者就其煅制的目的意义和工艺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1 煅制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原凤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分娩期心理护理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3个主要因素.但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果忽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本文结合实际,针对产程中的3个主要因素做好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唐晓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腹症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附12例报告)

    急腹症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并发症多,但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国内报道不多.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冠心病因其他疾病而需手术者也随之增加,由于手术及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指征较以往放宽[1],因此外科医师和内科医师需要注意围术期冠心病的加重或恶化.我院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收住12例,探讨急腹症围术期的AMI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敏;刘春英;吴万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