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1000例初步报告

孙守岐;唐汉军;徐发全;章树乔;刘红;陈潮江;郑修堂

关键词:伽玛刀, 全身肿瘤,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国内首创的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2年8月,我们应用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1000例,男722例,女278例,年龄25-85岁,中位年龄62.1岁.其中肺癌564例,占56.63%.应用西门子SOMATOM-Espring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γ-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根据肿瘤性质、类型、部位及脑干、脊髓、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定适合的治疗讨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佳治疗方案.肿瘤直径<3cm,用70-9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5-12Gy,总剂量36-45Gy;肿瘤直径3-5cm,用60-70%等剂量曲线,单次周边剂量5-8Gy,总剂量40-45%Gy;肿瘤直径>5cm者,用50-6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36-42Gy.有70%的病例在作伽玛刀治疗前、后或同时,配合进行了放疗/化疗,以提高疗效.结果:在702例随访复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伽玛刀治疗后3-6个月复查评价其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CR+PR)91.7%(644/702);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90.9%(638/702).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仅8.3%(58/702),未见穿孔致死等严重并发症病例.一年、两年生存率正在统计中.结论: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采用放化疗配合伽玛刀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好,更为合理.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放化综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效率.方法: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综合治疗组.其中完成治疗计划的有74例,35例属单纯放疗组,39例属放化综合治疗组.综合治疗组中21例为增敏化疗(氟脲嘧啶、顺铂),在放疗的第1、4周给药;18例为联合方案化疗,存放疗前、中、后进行,少两周期,药物为卡铂、顺铂、足叶乙甙、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等.结果:近期完全缓解率在单放组为23%(8/35),放化组为41%(16/39).单放组与综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7%、18%与 65%、39%、1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18.9个月,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纯组与综合治疗组Ⅲ期病例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5%、13%与67%、38%、2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增敏组与联合化疗方案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8%、26%和72%、36%、12%,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2、3年生存率,增敏化疗与联合化疗方案的生存情况有待于大量病例的观察.

    作者:乔文波;赵彦辉;孙继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IL-8在冠心病发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冠心病(CAD)发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CAD病人及25例正常人(NC)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结果:CAD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NC组(P<0.05),除稳定型心绞痛与NC组间无差异(P>0.05),各分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IL-8在C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监测IL-8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监测病情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朱秀英;聂英坤;孙凤琴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18组易混中药的鉴别

    中药是用以防病、治病、保健、延年益寿的药物.其品种或药用部位不同,则其功能主治不同,故不可混用,必须认真加以鉴别.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见一些外形相似的中药材相互混用.

    作者:罗梓河;翁舜章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肺心病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2000年收治168例肺心病中合并心律失常59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肺心病患者168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男122例,女46例,平均年龄58.5±9岁,其中59例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5.1%,其中男4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7岁.

    作者:江清林;王凤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血清钾、钠、钙、镁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与血清钠(Na+)、钾(K+)、钙(Ca2+)、镁(Mg2+)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9例EH患者和37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血清电解质检查,比较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血清Na+、K+、Ca2+、Mg2+的关系.结果:EH者24h平均SBP、DBP,日间SBP、DBP,夜间SBP、DBP与血清K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Na+/K+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并存在血清K+降低Na+升高现象,且EH者血清Ca2+浓度、Ca2+/Mg2+比值高于正常人、Mg2+浓度低于正常血压人群.结论:EH患者中,血清K+、Mg2+、Na+/K+、Ca2+/Mg2+比值是影响全日血压的因素之.

    作者:巴怡平;程红;岳晓军;楚新梅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规律与保肛手术原则

    目的:探讨合理的直肠癌保肛手术原则.方法:总结分析1984年至1994年间我们收治的546例直肠癌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本组546例中术后复发56例.占同期病例的10.3%,复发部分为吻合口,吻合口周围、淋巴结、会阴部等,复发原因与术式选择,肠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范围及肿瘤的类型有关.结论:只有根据肿瘤病理、病期、部位等综合情况分析,确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崔晓;刘明;高艳梅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局麻下膀胱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对近6年的286例局麻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原发病主要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狭窄尿道、前列腺癌、急性尿道物理灼伤、球部尿结石1例及继发于脊柱裂、脊髓损伤、脑外伤或病变和糖尿病的神经原性膀胱.对穿刺前后肾功能变化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尿外渗、血尿、排尿症状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除2例肾功能改善外13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膀胱穿刺造瘘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都不超过8%,主要为尿外渗3.85%、穿刺后血尿4.9%,穿刺后尿路刺激症状加重1.05%,伤口感染7.69%,造瘘管结石形成2.80%.神经原性膀胱、膀胱出口道梗阻无法导尿和合并炎症、尿路刺激症状重及须长时间留置导尿都是膀胱穿刺造瘘的适应证.所有患者都能耐受保留穿刺造瘘管,除更换造瘘管外不需要专业人员护理.结论:局部下膀胱穿刺造瘘是一项适应范围广,损伤小,并发症少,简便易行的操作,护理方便,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节约经费,在多数情况下可替代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术.

    作者:邓超雄;陈昭颉;王庆堂;杨前哨;刘祥丹;陈卫国;张秉鸿;李沙丹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福建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LA-DRB1基因分析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之间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32例ALL患者利104例健康正常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患者的HLA-DRB1*06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15.63%,RR=3.84,X2=8.01,P<0.001.结论:HLA-DRB1*06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联.

    作者:金静君;胡洁;薛士杰;何萍;陈志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73例的治疗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结直肠癌卵巢转移73例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好发于绝经前,临床分期以DukesC期为多,预后较无卵巢转移者差.结论:对于同时有卵巢转移应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绝经后的患者可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绝经前患者则采取个体化原则.所有患者术后应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吴斌;王无正;徐亮;魏仁志;周业江;左怀全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烧伤疤痕癌1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1年-2001年间共收治烧伤后瘢痕癌变16例,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6-77岁,平均52岁.烧伤原因:火焰烧伤9例,化学烧伤3例,电击伤2例,热水烫伤2例.

    作者:张锋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宫外孕病人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是引起妇科急腹症的常见病因,是一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随着诊断水平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宫外孕病例护理的一些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吾尔也提;张雁;游良英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管壁被损坏而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扩张的支气管可呈柱状和囊状两种形态,多数为慢性感染及阻塞因素导致支气管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破坏所致.多在儿童及青年时起病,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赵歆玫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针刺治疗药流不全20例

    笔者自2000年12月-2002后8月采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了20例药流不全病人,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系临床与B超确诊为药流不全的门诊病人,年龄21-30岁,有不同程度阴道流血,病程10-50天.B超显示宫内残留大小范围不同,大范围约35×20mm.

    作者:热比亚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西咪替丁及清开灵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我院于2000年1-12月用西咪替丁及清开灵治疗小儿流行性全力以赴腺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亚芝;蒋英军;岳金华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构建全科军医教育体系发展基层部队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教育是一种适应社会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新的医学教育体系和医学教育模式[1].军队尤其是基层部队是一特殊人群,具有很强的社区性质和特点.发展社区卫生,关键在于培训全科医生,对军队来说,培养面对广大基层官兵的全科军医尤为重要,在高等军事医学教育中建立具有军队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军队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

    作者:张晓丽;陈立明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一起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2年4月2日晚10时30分左右,我市工业区某厂发生一起职业性甲苯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子俊;林凯平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护患关系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所出现的问题,使病人早日康复.由于护士与病人接触多,因而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对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白小梅;赵歆玫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参麦注射液对癌症化疗后的治疗观察

    癌症患者化疗后多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全身虚弱的症状.我们在化疗后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并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免疫指标的变化.表明参麦注射液对改善癌症患者症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旗立;赵玉芳;陈宝田;张颖娟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肺间质纤维化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光敏感,双膝关节疼痛23年,口干10年,进行性气促4个月入院.23年前患者日光暴晒后出现颜面皮肤潮红,后逐渐出现红斑,以鼻梁和颧颊为主,劳动后双膝关节疼痛,未引起重视,未行任何治疗,症状渐渐加重.

    作者:王集红;刘钦华;刘少滨;倪玉琪 刊期: 2002年第30期

  • 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5-15岁,平均10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上段12例,中段15例,下段3例.骨折类型:横形11例,斜形8例,螺旋形4例,粉碎性7例.新鲜骨折26例,陈旧骨折4例.

    作者:杨民长 刊期: 2002年第3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