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梓河;翁舜章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材料的改进,股骨颈骨折手术已趋完善.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护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10例,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晶荣 刊期: 2002年第30期
静脉输液作为重要的给药途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疾病的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等,但也不能忽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溶液本身、药物配伍、输液器材、操作方法、步骤、输液速度和观察等环节的问题,而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胡守玉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我院于2000年1-12月用西咪替丁及清开灵治疗小儿流行性全力以赴腺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亚芝;蒋英军;岳金华 刊期: 2002年第30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牵引加小夹板固定.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共收治各类小儿股骨干骨折22例,实施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6例,随访6 18个月,效果满意.
作者:郭伯伟;郭永峰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我们对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无环鸟苷(每日15mg/kg静脉输注,20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共3个疗程)联合丹参注射液(30ml+10%GS 200ml静脉输注,疗程同前,与一般药物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的保肝治疗.从治毕至随访1年结果表明,治疗组血清HBeAg和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清HBeAg和HBV DNA阴转例数(23例达58%)与对照组自然阴转(2例)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抗HBV复制疗效.
作者:杨华秀;汪静;刘鹏;米绍平 刊期: 2002年第30期
常规血化验在临床医学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血象、肝肾功能等变化,以便用来确定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梅;刘亚琴;刘洪艳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眩晕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起病急,发作时病人极为痛苦,短期内缓解症状较为重要.
作者:李翠萍;吴兴建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国内首创的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2年8月,我们应用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1000例,男722例,女278例,年龄25-85岁,中位年龄62.1岁.其中肺癌564例,占56.63%.应用西门子SOMATOM-Espring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γ-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根据肿瘤性质、类型、部位及脑干、脊髓、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定适合的治疗讨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佳治疗方案.肿瘤直径<3cm,用70-9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5-12Gy,总剂量36-45Gy;肿瘤直径3-5cm,用60-70%等剂量曲线,单次周边剂量5-8Gy,总剂量40-45%Gy;肿瘤直径>5cm者,用50-6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36-42Gy.有70%的病例在作伽玛刀治疗前、后或同时,配合进行了放疗/化疗,以提高疗效.结果:在702例随访复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伽玛刀治疗后3-6个月复查评价其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CR+PR)91.7%(644/702);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90.9%(638/702).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仅8.3%(58/702),未见穿孔致死等严重并发症病例.一年、两年生存率正在统计中.结论: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采用放化疗配合伽玛刀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好,更为合理.
作者:孙守岐;唐汉军;徐发全;章树乔;刘红;陈潮江;郑修堂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之间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32例ALL患者利104例健康正常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患者的HLA-DRB1*06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15.63%,RR=3.84,X2=8.01,P<0.001.结论:HLA-DRB1*06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联.
作者:金静君;胡洁;薛士杰;何萍;陈志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呼吸阻抗对早期慢阻肺小气道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对30例早期COPD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与常规肺功能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5-35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R3-R35)和共振频率(Fres)较健康组明显增大,5Hz时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50%及25%肺活量大呼气流量(V50%、V25%)反映小气道阻塞虽然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在IOS指标中Fres灵敏度高,特异度也明显高于常规肺功能指标.结论:早期COPD患者,在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1秒种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未出现改变之前,MMEF%、V50%、V25%下降,同时出现Fres、R5、R5-R20增高可作为诊断小气道阻塞可靠的指标.
作者:刘原;魏萍;和平;鱼宝萍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引起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主要病因之一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微栓子的形成[1,2].因此,溶栓治疗对控制老年人TIA发作,降低脑梗塞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于1996年8月以来,应用天普洛欣(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纯度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老年人次TIA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宝涵;胡振玉;赵文斌;富爽;陆婷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管壁被损坏而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扩张的支气管可呈柱状和囊状两种形态,多数为慢性感染及阻塞因素导致支气管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破坏所致.多在儿童及青年时起病,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赵歆玫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心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54例患者口服抗甲亢药物,β受体阻滞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心脏情况的变化并用X2检验.结果:心率降至正常78%(39-50),T3、T4恢复正常70.37%(38/54),心律失常消失74.36%(29/39),心力衰竭纠正80%(12/15),心脏扩大恢复正常50%(16/32).治疗6个月后上述心脏方面的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甲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若治疗后心脏情况无明显改善者,预后极差,可选择同位素131Ⅰ治疗.
作者:邹利元;欧阳芳;甘仲霖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观察诺维本(Navelbine,NVB)联合顺铂(Cisplatin,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NSCLC38例.NVB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DDP30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结果: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NC)17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42.1%.NVB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97.4%,其中Ⅲ-Ⅳ度占44.7%.注射局部静脉毒性发生率39.5%.结论:NVB+DDP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世洪;王凌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本文通过对嗜酒人与非嗜酒人患乙型肝炎后HBV-M、HBV-DNA血清学指标、发病年龄、嗜酒量和持续时间的观察对比发现;嗜酒人中HBV复制水平较非嗜酒人显著降低(P<0.01).其肝脏损害的发病年龄较非嗜酒人显著提前(P<0.01).提示嗜酒人HBV低水平复制,并不能延缓或减轻肝脏损伤.而病前嗜酒量和嗜酒持续时间所造成的肝脏基础损害程度、HBV感染后的临床类型对其预后的影响成正相关.
作者:杨光;江堤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脊髓纵裂是指神经管闭合不全的一种畸形,这种畸形是以脊髓或马尾被间隔在矢状面上呈阶段性分开为特征,归属于隐性脊柱闭合不全,1837年由ollivier[1]首先描述了本疾患,直到1950年maston[2]描述了11例脊髓纵裂患者,第一次系统有效描述了脊髓纵裂的体征和诊断.
作者:程斌;李勇;王坤正 刊期: 2002年第30期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95%以上患者依靠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1],颈椎牵引为该疗法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为寻求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以牵引并立体动态干扰电与超声综合治疗本病32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胥方元;何成松;干锦华;杨大鉴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对MN血型系统基因定型,观察其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2对DNA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等位基因M和N,用扩增人类生长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作内对照,对103例随机供血者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血清学所定表型结果比较.结果:103例随机供血者标本均获得了满意的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结果完全相符合.用基因直接计数法统计,M、N基因频率分别为0.4806和0.5194,P>0.5.结论:PCR-SSP用于MN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可靠,易操作,需检材量小,且不受限制,在输血医学、法医学、遗传学等领域有推广价值.
作者:阴继霞;孙竞;张彦;刑献志;孟凡义 刊期: 2002年第30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病也日益增多,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er degeneration AMD)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是指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的黄斑部视网膜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包括黄斑部脉络膜玻璃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区域性萎缩、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黄斑部盘状退行性病变或疤痕改变.
作者:陈小权;陈芳霞;田泉 刊期: 2002年第30期
宫外孕是引起妇科急腹症的常见病因,是一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随着诊断水平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宫外孕病例护理的一些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吾尔也提;张雁;游良英 刊期: 200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