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权;陈芳霞;田泉
目的:观察诺维本(Navelbine,NVB)联合顺铂(Cisplatin,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NSCLC38例.NVB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DDP30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结果: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NC)17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42.1%.NVB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97.4%,其中Ⅲ-Ⅳ度占44.7%.注射局部静脉毒性发生率39.5%.结论:NVB+DDP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世洪;王凌 刊期: 2002年第30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牵引加小夹板固定.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共收治各类小儿股骨干骨折22例,实施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6例,随访6 18个月,效果满意.
作者:郭伯伟;郭永峰 刊期: 2002年第30期
静脉输液作为重要的给药途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疾病的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等,但也不能忽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溶液本身、药物配伍、输液器材、操作方法、步骤、输液速度和观察等环节的问题,而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胡守玉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之间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32例ALL患者利104例健康正常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患者的HLA-DRB1*06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15.63%,RR=3.84,X2=8.01,P<0.001.结论:HLA-DRB1*06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联.
作者:金静君;胡洁;薛士杰;何萍;陈志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我院从1985年-2001年11月共收治30例肝包虫复发病人,均行再次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至今尚未见到再次复发,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山江;王平;谢鹏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我们对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无环鸟苷(每日15mg/kg静脉输注,20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共3个疗程)联合丹参注射液(30ml+10%GS 200ml静脉输注,疗程同前,与一般药物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的保肝治疗.从治毕至随访1年结果表明,治疗组血清HBeAg和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清HBeAg和HBV DNA阴转例数(23例达58%)与对照组自然阴转(2例)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抗HBV复制疗效.
作者:杨华秀;汪静;刘鹏;米绍平 刊期: 2002年第30期
为了及时掌握深圳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的情况,探讨其流行规律,科学地指导肿瘤防治工作,1998年4月8 日,深圳市卫生局召开了<深圳市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暂行办法>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方案取得了一致的意义,决定实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
作者:池洪珊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引起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主要病因之一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微栓子的形成[1,2].因此,溶栓治疗对控制老年人TIA发作,降低脑梗塞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于1996年8月以来,应用天普洛欣(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纯度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老年人次TIA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宝涵;胡振玉;赵文斌;富爽;陆婷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眩晕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起病急,发作时病人极为痛苦,短期内缓解症状较为重要.
作者:李翠萍;吴兴建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疝是一种常见病,有腹股沟区疝、脐疝、切口疝等,给人体带来不适,尤其是疝内容物脱出嵌顿时,易发生肠梗阻,甚至肠坏死,需立即手术.近年来,人工补片无张力修补法广泛采用,该法是将一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的聚丙烯网片置于腹腔壁缺损或薄弱处,缝合后张力降低.
作者:闻杰;买木兰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及乙肝病毒的高发,被传染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敷料,给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带来严重的自身感染的因素.因此,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自身防护,亦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我院供应室在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方面,重点采取以下几条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小玲 刊期: 2002年第30期
复方溃疡散由复合维生素B片20片,冰片5g,儿茶5g,青黛1g,硼砂5g,朱砂1g,血竭0.5g共同研为极细粉末,储瓶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签醮药面涂于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适用于口疮、舌炎、体表溃疡及伤口久不愈合者.
作者:茆爱萍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近年来,麻疹的发病趋势呈大龄化[1].成人麻疹的发病比例增多.成人麻疹多数症状较典型,麻疹轻,甚至仅为感冒样表现,可能与常规基础免疫不成功或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有关.分析我院1995年2月-2002年6月成人麻疹208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萍;丁香林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脚癣中为严重的一型是湿烂型.常由水疱型或浸渍型脚癣治疗不当或受其它刺激而引起,多在夏秋季发生.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趾间、趾骨及足背红肿糜烂和渗出,常伴有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自觉瘙痒并疼痛.自1996年起,应用中药浸洗法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敖云;洪英 刊期: 2002年第30期
1998年1月-2001年10月,我们对胫骨开放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8例,然后我们在以往使用钢板治疗的胫骨开放骨折病例中随机抽取38例,对两种手术方法的结果(感染率、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膝、踝关节活动度等)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马建东;谭加群;梁江声;梁超华;杨浩斌 刊期: 2002年第30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5-15岁,平均10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上段12例,中段15例,下段3例.骨折类型:横形11例,斜形8例,螺旋形4例,粉碎性7例.新鲜骨折26例,陈旧骨折4例.
作者:杨民长 刊期: 2002年第30期
患者,女,51岁.因发热10天,干咳3天入院,既往体健.体检:T38.3℃,BP110/75mmHg(1mmHg=0.13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记忆力正常.左下肺叩诊浊音,右上肺叩诊浊音,两呼吸音增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4次/min,律齐.
作者:郭永明;刘少滨;王集红;倪玉琪 刊期: 2002年第30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1岁,于2001年10月5日7时以孕1产0,43+1孕周,横位,过期妊娠收入院.
作者:花景香;刘康利;韩红丽 刊期: 2002年第30期
脊髓纵裂是指神经管闭合不全的一种畸形,这种畸形是以脊髓或马尾被间隔在矢状面上呈阶段性分开为特征,归属于隐性脊柱闭合不全,1837年由ollivier[1]首先描述了本疾患,直到1950年maston[2]描述了11例脊髓纵裂患者,第一次系统有效描述了脊髓纵裂的体征和诊断.
作者:程斌;李勇;王坤正 刊期: 2002年第30期
目的:对比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效率.方法: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综合治疗组.其中完成治疗计划的有74例,35例属单纯放疗组,39例属放化综合治疗组.综合治疗组中21例为增敏化疗(氟脲嘧啶、顺铂),在放疗的第1、4周给药;18例为联合方案化疗,存放疗前、中、后进行,少两周期,药物为卡铂、顺铂、足叶乙甙、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等.结果:近期完全缓解率在单放组为23%(8/35),放化组为41%(16/39).单放组与综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7%、18%与 65%、39%、1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和18.9个月,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纯组与综合治疗组Ⅲ期病例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5%、13%与67%、38%、2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增敏组与联合化疗方案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8%、26%和72%、36%、12%,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1、2、3年生存率,增敏化疗与联合化疗方案的生存情况有待于大量病例的观察.
作者:乔文波;赵彦辉;孙继哲 刊期: 200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