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组链球菌的实验研究

王晓春;张建中;何利华;尹焱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A组链球菌, 致热性外毒素B基因
摘要:目的:探讨并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检测A组链球菌(GAS)的方法.方法:用PCR方法扩增GAS特异的致热性外毒素B(speB)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GAS参考菌株均扩增出345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它需鉴别诊断的常见病原菌均未扩增出此特异条带.检测灵敏度为6.5pg GAS基因组DNA.结论:依据speB基因建立的GAS 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与鉴别诊断GAS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治疗-催眠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常出现心前区绞痛伴恶心、呕吐,出大汗,心悸,胸闷,烦躁不安,有恐惧感或濒死感,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上述这些症状也是加速病情的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德新;纪文新;赵东明;王凤珍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消瘤胶囊的薄层鉴别

    消瘤胶囊是我院研制的复方制剂,由半支莲、三棱、黄芪、丹参等多味药材组成,通过薄层层析研究,选择了处方中主要药进行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马维娜;龙君;齐艳杰;姚金文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中老年人脂肪肝与并存病关系

    为了解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及与其并存疾病的患病情况和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在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本文对我单位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435名45岁以上人群脂肪肝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田蓉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β2受体多态性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一种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遗传因素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提示至少在二个水平存在遗传基因调控,一个是决定炎症反应的性质,另一个是决定气道易感性.

    作者:曹进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的麻醉体会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microtrauma biliary-tract surgery by direct view.MBSDV)[1]是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优点,克服了两者不可解决的缺点,成为直视微创外科高新技术,无疑对麻醉技术是一种挑战.

    作者:高明;杨文燕;高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南平市婴幼儿及动物腹泻病毒监测

    目的:对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分布及流行规律进行研究及动物粪便监测.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动物粪便进行病毒观察及轮状病毒RNA分型.结果:①1998年-2001年共检测192份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电镜方法检出4种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小圆病毒,病毒检出率为43.8%(84/192),其中轮状病毒64份(33.3%);冠状病毒10份(5.2%);腺病毒3份(1.6%);小圆病毒1份(0.5%);轮状病毒与冠状病毒混和感染6份(3.1%).②对192份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NA电泳分型:A组长型52株,短型15株,阳性率为34.9%,轮状病毒RNA的检出率在秋冬季(10-3月)为43.2%(64/148);春夏季(4-9月)为6.8%(3/44).③两种方法均未检出动物轮状病毒.结论:①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存在上述4种病毒,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②A组轮状病毒RNA长型足主要的流行型别,其长型和短型在不同的年份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

    作者:林光宇;何爱华;陈国燊;袁平;唐伟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急性腹部绞痛待查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间断腹痛20余日,加重3日,呈持续性左上腹绞痛,伴恶心,频繁呕吐等症状,于1995年12月7日以腹痛待查入院.查体:T38.5℃,P84次/min,BP14.7/10.7kPa,发育中等,消瘦,表情痛苦,呈急性病容,被动屈曲体位,皮肤弹性差,眼窝下凹,呈脱水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剑突下压痛(+),无明显固定压痛点.

    作者:蒋绍甫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检测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TSGF)的全称为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它是数种国际公认的与恶性肿瘤生长相关的糖类物质和代谢物的统称.本文通过对26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和36例年龄相当的非恶性肿瘤疾病住院患者进行了对照检测,以评价TSGF检测在早期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作者:任朝凤;李梅华;姚为群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配合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超高频、无损伤的新型眼科B型超声检测仪器,在眼科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我科自引进UBM至今,短短半年时间共对10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由于我们对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病人的密切配合,使检查时间由开始30min减少至10min1次,有效地缩短了检查时间,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疾病诊断率达99.5%[2].

    作者:任菊琴;宋锦平;刘萍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202例单侧唇裂临床分析

    我科自1986年-2002年4月共收治单侧唇裂患者202例,采用了不同的术式进行修复,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庆坤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颌下腺显像对角结膜干燥症患者自体移植术的价值

    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泪腺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以眼干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7%,大约有3000万患者[1].病变持续常导致视力降低,甚至失明[2].99TcO4颌下腺显像在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前后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肖芬;戴皓洁;张雷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ECT在儿童异位甲状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ECT在儿童异位甲状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儿童医院1991-1998年来收治的6例异位甲状腺儿童行E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1-10岁,其中3例双侧甲状腺缺失,1例单侧缺失,另外2例正常位置有腺体,但有功能缺陷,此结果与B超结果相符.结论:使用放射性锝(99MTC)行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准确检出异位甲状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可疑病例应做甲状腺T3, T4,TSH等的测试,ECT对儿童安全有效.

    作者:刘跃;李乃麟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双J管逆行置入在急性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在急性输尿管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由肿瘤晚期或结石引起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29例,急诊行逆行置管治疗.结果:置管成功率为77.8%,3天后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少而症状轻.结论:双J管内引流创伤小,疗效好,在处理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卫国;陈昭颉;王庆堂;邓超雄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攀枝花市健康人动脉血气测定结果分析

    血气酸碱分析是了解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危重病人的抢救、重大手术病人监护都有实际应用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海拔高度不同,环境大气压、气体密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对人的呼吸功能和血气酸碱分析结果也就有相应的影响.

    作者:王才明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利拉萘酯对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利拉萘酯是长沙环恩医药研究所提供的抗真菌药物,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我们做了如下的试验研究.

    作者:张耿月;任林广;付勤;周学平;贾艳华;宋连生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重症过敏性药疹1例

    患者,男,24岁,因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服青霉素V钾、头孢氨苄胶囊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于2001年7月10日夜来院急诊,立即静滴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作者:田瑶;于洪生;秦丽影;王淑清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鼻窦内窥镜术后的局部创面处理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使得鼻科学发生了彻底的革命,对传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愈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进行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具体的健康教育指导,近年来,我科在做好入院教育、住院教育、手术前后教育和出院教育时结合本科具体情况采用了示范性教育、解答式教育、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病人容易接受,有效率达90%以上,而且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现将具体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柯其云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判断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实验医学指标

    通常炎症性肠病(IBD)是指克罗思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二者具有共同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表现,可能代表了一个连续疾病谱的两极[1].IBD系一组慢性复发性炎症疾病,虽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肯定有免疫机制参与.

    作者:杨健;米洪元;陈秀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浅析在职教育是提高护士知识主要途径

    知识和技能越来越成为护理队伍建设中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在职护士知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是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针对该院护士知识现状,采用改革在职教育模式,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改善护理服务内涵,进行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了护士知识水平、护理技能,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荣;姜彩莲;邢晓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