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南群
目的 探讨联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PICC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153例留置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置管前干预组、置管后干预组、综合组.3组均用标准操作程序法置入PICC,置管前干预组在置管前用药物预处理导管与血管,置管成功后用普通透明贴膜固定;置管后干预组仅在置管成功后用增强型透明贴固定与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涂擦;综合组联合应用置管前干预措施与置管后干预措施.比较3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严重程度及发生时间.结果 综合组静脉炎总发生率、Ⅱ级、Ⅲ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其它2组(P<0.05),静脉炎发生在49~72 h内者以综合组居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丁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症状观察,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卫红;詹也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了本院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病房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有缺陷,相关药学知识掌握较差.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
作者:韩小英;陈丽英;陈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37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后的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前检查准备以及术后加强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群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综述了脉冲式封管法在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现状,脉冲式封管具有预防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作用,尤其对降低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效果明显.认为同种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方法不一,临床上需要统一规范.
作者:金月红;张锦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哌替啶预防全麻术后患者寒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9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为3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哌替啶组(P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停止气腹时3组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啶0.5ug· kg-1、哌替啶0.5mg· kg-1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全麻恢复期寒战的发生情况和呼吸抑制(SPO2≤90%)、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C组比较,D、P组寒战的发生例数少、强度低,且寒战发生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寒战各指标D、P组组间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③D组嗜睡发生率,P组呼吸抑制、嗜睡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④P组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啶和哌替啶均可预防全麻术后患者寒战,右美托咪啶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少,有利于减少全麻术后护理工作量.
作者:朱琼芳;姚晓琴;牛丽君;陈旭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习小组制的教学管理办法对提高临床教学管理的实效.方法 将2010年的实习生162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的实习生164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学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实习小组管理制,比较2组学生的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带教老师满意率和学生受到表扬和违规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试合格率、患者及老师满意率、受到患者、老师及领导表扬的次数明显提高,违规现象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小组制在临床教学管理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推广.
作者:洪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医疗手术器械手册的制作及在包装环节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核对器械,减少出错率,规范手术器械管理.
作者:刘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46例外耳道异物的取出方法,分别介绍了植物类异物、动物类异物、非生物类异物的处理方法.认为固定好患者,充分暴露视野是取出异物的关键,而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是取出异物的重要保证.
作者:钟银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溶液灌肠护理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本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9例(单号),对照组73例(双号).对照组按腹部术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2h开始加用40℃左右新斯的明溶液50ml,小剂量灌肠,每晚灌肠1次,连用3d.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切口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斯的明溶液灌肠可以促进阑尾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以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特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将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多数条目)均较对照组孕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增加对GDM知识的掌握,促进健康信念的形成和增进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54例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认为无痛胃镜下摘除息肉易被患者接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而全程细致的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惠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99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套管护理,气管切开局部护理,吸痰、气道湿化、堵管的护理,环境、用物管理等.认为尽早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带管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作者:江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食道穿孔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一旦异物误入食道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经皮胃造瘘(PEG)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食大枣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1d、气促发热2d入院,CT示食道颈7段不透X线异物嵌插可能,并食管-软组织漏、钡剂残留、食道旁软组织感染.患者第2天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造瘘、左颈部切开引流术.首先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其后行胃造瘘术,患者左侧卧位,手术者确认患者无胃部病变后使其成仰卧位,将胃内充满空气,使胃壁贴近腹壁.穿刺定位:手术者左上腹部叩诊确认位置,同时观察在体表左上腹腹壁透光处,助手在腹壁透光处用手指按压此点.术者在胃部被压的隆起点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助手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刺入套管针.
作者:万良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配合度较对照组高,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处于佳状态,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不适症状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廖光荣;兰洁;杨雨竹;张楚惠;杜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ICU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科室,入住ICU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多变,所需的监护、治疗仪器多,ICU的护理安全管理也显得尤其重要.ICU的仪器使用频率高,故障率也较其它普通科室高,当仪器出现故障后为了避免交班遗漏致抢救时出现忙乱现象,本科自制仪器故障待修牌,醒目地标注了已出现故障的仪器,使护士能够一目了然,既节约了护士送修的时间,也避免了因仪器故障影响抢救工作的情况,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严丽;曾惠敏;张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3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围手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等,认为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能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体的康复.
作者:谈红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20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等方面.认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风险大,难度高,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士与手术医师精确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岑彩虹;钟向萍;李蝶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虑平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的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46例因应用氯氮平所致流涎的患者,合用小剂量多虑平进行治疗,连续观察4周,用流涎评价标准来判断疗效,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服药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4周后,流涎治疗的有效率为91.3%,患者服用小剂量多虑平后服药依从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 合用小剂量多虑平治疗氯氮平所致的流涎疗效肯定,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玉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总结了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精心的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认为加强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并进行有效护理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皮丽娜;谢盖銘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