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活性检测分析

齐红;单征;刘玉侠;王英丽;张耿月

关键词:乳腺癌, T淋巴细胞功能, NK细胞活性, 细胞免疫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比较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正常人群的差异,以了解细胞免疫功能对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活性进行检测,并测定了部分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差别.结果:肿瘤患者二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阳性细胞数减少,CD8数增加,Th/Ts比例下降或倒置.结论: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或功能缺陷.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用碘甘油明胶海绵治疗后疗效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一旦形成,一般疗程较长,很难尽快治愈,笔者在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治疗中用碘甘油明胶海绵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明勋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ACEI改善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essentialhypertension,EH)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代谢紊乱关系密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血压增高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除了降血压外,对糖、脂代谢应有改善作用.据报道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和n-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作用.本文就ACEI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作一探讨.

    作者:梅保忠;李青山;裴红霞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慢性缺血性肾损伤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慢性缺血性损伤系指一种慢性、持续性、非致死性的组织缺血性损伤形式,原发或继发性因素所导致的血管损伤在局部组织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血管损伤既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渐痊愈,也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局部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而使损伤不断加重,终至不可逆性损伤.慢性肾缺血导致肾损伤的病理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慢性缺血性肾损伤主要指由于肾动脉、肾动脉主要分支及肾内肾小球毛细血管前各级动脉血管损伤所导致的肾组织慢性缺血性损伤.其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内各组织成分的萎缩、硬化[1].

    作者:常子军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肛管直肠因其特定的解剖部位,外伤的发生率较低.若发生损伤则伤情复杂,且多合并其它脏器的联合伤,在诊断、治疗上有其特殊之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本文总结1978年3月-2000年3月收治的肛管直肠损伤18例,报告如下.

    作者:安泽武;王茹;李玉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小儿急性偏瘫35例病因与诊断分析

    小儿急性偏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其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因病变的类型、部位及范围不同而复杂多样,诊治不当容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脑CT、磁场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临床普及,使本病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现就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5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书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误服复方苯乙哌啶致呼吸停止1例

    1病例报告 患儿,女,4岁.误服复方苯乙哌啶约80片,不久出现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急到当地医院给洗胃.因患儿哭闹剧烈,仅洗出少量胃内容物,未用药物治疗即被家长抱回家.服药3h后发现面色发绀、呼吸突然停止,紧急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氧、注射呼吸兴奋剂1.5mg,抢救约6min恢复自主呼吸,但呼吸仍慢,嗜睡状态,遂转我院儿科.查体:T36℃,P120次/min,R12次/min,BP110/80mmHg.意识模糊,嗜睡状态,呼吸浅慢,面色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15cm,光反射迟钝,鼻不扇动,口唇干燥,舌震颤.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为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合并呼吸衰竭.

    作者:宋宝玲;王小芹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异体巩膜在青光眼术后虹膜脱出中的应用

    青光眼患者因个体差异大,病情多变,是眼科致盲率高,治疗困难的眼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副作用大,眼压不易持久控制,尤其无法达到根治目的而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目前普遍采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可达到良好效果,但也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虹膜长期脱出于结膜外,无法还纳者,多数还丧失了功能滤过作用,使眼压增高,同时增加了眼内感染及交感性眼炎发生的可能性,治疗上比较棘手.我科采用异体巩膜移植治疗青光眼术后虹膜脱出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经;高玫蕊;霍昭;葛胜利;边红莉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维奥欣引致干咳

    1病例报告患者1,女,64岁.因头晕,胸部不适4年.曾确诊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原服复方丹参滴丸,尼莫地平,复方降压胶囊,因效果不显著,于2001年11月13日就诊,查BP150/94mmHg(1mmHg=0.133kPa),口唇红润,双肺阴性,心率56次/min,节律整齐,A2>P2,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肥厚.血脂检查:胆固醇5.98mmol/L,甘油三酯4.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0mmol/L.血糖、肾功、肝功均正常.给予口服维奥欣(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80mg,每日3次.起初无任何反应,1个月后出现单声干咳,未介意,约2个月后每当服药半小时咽部发痒,继而刺激性干咳.

    作者:王苗芳;吴有业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手术切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73例临床病理分析

    为了解湖南沅澧水流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征,作者对该地域中心的常德市第一医院近6年来经手术切除的3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该流域各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构成比例和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钟云龙;计绍云;贾若飞;李斌;谌科霞;聂长庆;王平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静脉辅用咪唑安定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为不完善麻醉,术中常用辅助药,苯二氮卓类药即为选择之一.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现将咪唑安定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较好的消除患者入院后紧张、恐惧心理及术中牵拉反射,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云;张毅;罗义骏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患者预后的估计,并为其生物学治疗探索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5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10例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①Bcl-2的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分化程度FIGO分级G1与G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Bcl-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②生存单因素分析Bcl-2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它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恶性程度的判定.

    作者:项达军;薛文群;冯一中;陆以农;陈萍倩;王嘉园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新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有研究表明:当血清白蛋白从40g/L以上下降至30-35g/L时,每年的相对死亡率增加近5倍[2].各种资料表明大部分血透患者确实存在营养不良,并且这种营养不良与患者的膳食摄入、EPO的使用、透析是否充分及透析膜生物相溶性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地调整营养水平,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麦俏丽;肖观清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十二指肠息肉14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息肉较少见,国内大宗病例报告不多.其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选择莫衷一是.我院近10年收治14例,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崔云甫;王志东;韩德恩;杨丹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多发性肌炎误诊为肝炎1例报告

    多发性肌炎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一种,国外大量研究认为,免疫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1].有人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2,3].其特点是髋周、肩周、颈咽部肌群进行性无力.实验室检查,99%患者有酶升高.肌炎的急性期肌酶谱升高,提示肌肉受损分解,病情好转后下降.现将多发性肌炎血清转氨酶升高误诊为肝炎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输注白蛋白对住院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目的:总结及分析输注白蛋白是否对住院患者的预后有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将干部病房近3年全部住院患者中合并低蛋白血症者43例分为两组,输注白蛋白组和未输注白蛋白组.结果:43例中输注白蛋白组25例,存活4例,死亡21例,未输注白蛋白组18例全部死亡.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伴随疾病数量、预后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住院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疾病本身,与输注白蛋白液无明确因果关系.

    作者:宋京中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以腹腔肿块和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嗜酸细胞增多性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肿瘤,有时可以以粒细胞肉瘤这种髓外浸润的形式出现.粒细胞肉瘤可以是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并可能表现为腹部或盆腔肿块,但以腹腔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却十分少见,本文报告1例以腹腔肿块和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嗜酸细胞增多性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作者:梁晓华;周鑫莉;林果为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治疗分析

    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21例,现将我们的诊断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蔡晓棠;张少炎;陈卫东;储俊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防治

    我院从1991年10月-2002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000例,发生胆漏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谢金敏;王文杰;朱炳光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斜向穿针弹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附33例报告)

    我科自1991年-2001年间,采用斜向穿针弹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世斌;徐晓阳;曹兴灵;李秀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脑出血及出血术后脑梗死37例分析

    脑出血及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对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病人37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高山;邱雷;安向阳 刊期: 2002年第2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