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及出血术后脑梗死37例分析

高山;邱雷;安向阳

关键词:
摘要:脑出血及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对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病人37例报告分析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兴旺依靠科教兴国,医院发展依靠科技兴院,科技创新是推动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水平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医学科研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科研档案管理则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科研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医院科研发展的历程,既是反映医院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医院工作查考的凭证,还是医院进行科学研究的可靠材料,在医学科研领域自身继承和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鉴于此,近几年我院逐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制订了一些具体措施,大力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为推动医院科研发展和医院管理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京平;蔡执敏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脑溢血急性期的病情观察

    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多发于5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大多病情严重,预后差,死亡率高.我院自2001年7月至今,共收治脑溢血患者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0例,占64.5%,不同程度肢体瘫痪26例,占83.8%,本组病例死亡9例,占29%,其中死于脑疝5例,中枢性呼吸衰竭4例.

    作者:董亚华;江祥娣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脂血症104例临床治疗体会

    我们通过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来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疗效.1对象和方法对象①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1],以胆固醇(TC)>5.6mmol/L和甘油三酯(TG)>1.71mmol/L者为观察对象.②入选病例为我科1998年-2001年11月间的住院病人,共104例,男54例,女50例,平均年龄56±12岁.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选择上肢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开启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照射(输出功率2.6-3.0mW,吉林产DHJZ-Ⅲ型He-Ne电脑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持续照射60min,每日1次,共7-10次为1疗程.

    作者:鲍守龙;胡晶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斜向穿针弹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附33例报告)

    我科自1991年-2001年间,采用斜向穿针弹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世斌;徐晓阳;曹兴灵;李秀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和瘢痕疙瘩(keloid Ke)是常见的病理性瘢痕,发病率为4.5-16%,其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因子作用错综复杂的过程,终结果都是胶原大量堆积.虽然二者的性质和表现不完全一样,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二者的治疗方法类同.H.s和K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也无根本治疗措施,传统的手术切除复发率高达50-100%,为此人们在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华;李青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用碘甘油明胶海绵治疗后疗效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一旦形成,一般疗程较长,很难尽快治愈,笔者在慢性根尖周炎合并龈瘘治疗中用碘甘油明胶海绵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明勋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adrenal myelolipoma,AML)亦称髓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无功能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本瘤的检出率增加.但据Settakorn[1]统计,至1999年世界报道仍不足300例.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庆堂;汪盛贤;龚俐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防治

    我院从1991年10月-2002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000例,发生胆漏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谢金敏;王文杰;朱炳光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研究

    骨不连是指骨折后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仍不能愈合的现象,是骨折后因各种原因造成骨折断端修复停止的生物学状态-骨愈合障碍,是困绕骨科医生的一大难题.据统计,约5-10%的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现行的治疗方法有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人工合成替代物等,但由于同种异体移植易致排斥反应,人工合成替代物的植入可引起感染、假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等问题和缺陷[2],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自体移植手术治疗骨不连,治疗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因需切除骨折断端的坏死骨,翻新骨折断端,可造成肢体短缩,加大植骨量,增加自身骨移植给患者造成的损伤.

    作者:陈红;胡佑伦;史锡腾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基层县医院抗生素应用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住院病人的抗生素应用基本情况,我们作了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拟在掌握全院抗生素应用的动态趋势,为进一步提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执行方案,提供详尽的本底资料,同时可利用监测资料开展不同课题的专题研究,相应提高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管理建议.方法:①制订表格;②查阅病案室调查范围的在架病历;③逐项清理、登记;④作卫生学汇总、分析、统计;⑤对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和讨论.经过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本院抗生素应用情况的动态趋势.共调查2001年9月份出院在架病历667份,调查项目20项.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卫生部抗生素使用管理条例.存在部份不合理应用情况与同级医院和国内资料相比较基本一致.

    作者:费新潮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引起核黄疸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以往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药物疗法.近年我科在药疗同时,采用蓝光照射辅助疗法,可明显缩短病程,退黄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与护理

    就我院1990年8月-1999年5月收治的4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吴冬云;张文龙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硝酸酯治疗心绞痛时防止耐药性的方法

    消心痛耐药性的出现可归因于患者血浆中硝酸酯含量的持续过高.因此,有理由试用间断给药,使血浆硝酸酯含量不断波动,从而防止耐药性的形成,这是防止耐药性的主要办法.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小剂量治疗方案,但因疗效亦相应不足受到了局限.

    作者:段景琪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2000-2001年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外照射水平

    2000年-2001年我们根据有关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对淄博市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外照射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01年的X射线工业探伤的合格率由2000年的89.05%提高99.27%,X射线诊断的合格率由99.22%上升99.25%.X射线工业探伤2000年监测合格率比其他工种较低.此次的明显上升,是由于我们加强了防护监督并改造了防护设施.

    作者:孟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十二指肠息肉14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息肉较少见,国内大宗病例报告不多.其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选择莫衷一是.我院近10年收治14例,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崔云甫;王志东;韩德恩;杨丹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开展PTCA术病人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系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将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部分置于冠状动脉的狭窄处,在体外加压,扩张球囊,使狭窄的管腔扩大,从而达到改善血供、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TCA开辟了冠心病治疗的新领域.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出院健康教育

    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病死率大大下降.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恢复工作能力及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对妊高征胎儿血供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对妊高征(PIH)进行大量试验和研究,认为一氧化氮(NO)减少,是PIH发病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用NO供体硝酸甘油,通过弥补PIH体内NO含量不足,达到降压目的,这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1],但母血动力学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胎儿动力学的变化,我们做了如下观察.

    作者:李肖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治疗体会

    前列腺开放手术的病人术后常并发膀胱不稳定,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我院1996年3月-1999年12月通过口服稳定膀胱药物,配合使用硬膜外腔注射镇痛药及膀胱内灌注局麻药的方法,共治疗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病人31例,体会如下.

    作者:邵继才;丁春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痛消灵胶囊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痛消灵胶囊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水、乙醇二次提取后混合制备痛消灵胶囊,对质量标准实施控制,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93.%.结论:制剂质量稳定,具有补肾强骨、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迅速消除骨痛、乏力等症状,对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病症有着满意的疗效.

    作者:卢运超;马东玉;孟建伟 刊期: 2002年第2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