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三千米高原密闭式与开放式两种输液方法反应的观察

刘桂玉

关键词:
摘要:我院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三千米,从1999年10月-2000年6月,临床用于治疗进行输液14088人次,产生输液反应30例,其中开放式输液3465人,有反应26例,输液反应发生率为7.5%,一次性密闭式输液10623人次,有反应4例,发生率为3.77/万.在30例输液反应中,密闭式发生4次的概率为1.287×1012,说明两种输液方式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在三千米高原密闭式与开放式两种输液方法反应的观察

    我院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三千米,从1999年10月-2000年6月,临床用于治疗进行输液14088人次,产生输液反应30例,其中开放式输液3465人,有反应26例,输液反应发生率为7.5%,一次性密闭式输液10623人次,有反应4例,发生率为3.77/万.在30例输液反应中,密闭式发生4次的概率为1.287×1012,说明两种输液方式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作者:刘桂玉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脾肿瘤5例报告

    我院自1980-2000年共收治的5例脾肿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5-58岁4例,73岁1例.临床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有时左上腹不适,不影响工作.饮食、睡眠、活动均正常.

    作者:姜田军;曲明;田成武;张卫国;杜英东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产后子痫的防治

    予痫的防治在妊高征的治疗中是关键的,也是较棘手的.一般只注意妊高征产前的治疗的及产时的监护,而忽视了对产后的观察、护理及治疗,使产后子痫的发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收集了5例产后子痫,现将诊治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鹤鸣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洛汀新对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降压治疗对于脑卒中的价值已被肯定,为了观察洛汀新降压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我们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对66例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英;路辉;陈馥;谷素洁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较少[1],一旦发生其后果是严重的,引起肺栓塞者可危及生命.现就我们近10年的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2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179例.男108例,女71例;双侧106例,单侧73例;年龄36-82岁,平均57.4岁,其中50岁以上139例.

    作者:张跃秀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治疗稽留产及死胎引产的疗效观察

    本文作者采用此配伍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引产,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为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98年1月-199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稽留流产30例及死胎25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年龄20-43岁,平均31.5岁,稽留流产均为未产妇:孕6-16周,其中12周以内20例,12孕周以上10例,子宫大小均<停经日期,子宫大如孕80天,小如孕40天.

    作者:李瑞满;朱莉;王涛;田晶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官腔镜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宫腔镜用于临床妇科疾病的诊治愈来愈广泛.我院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周琴;刘依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泮托拉唑、庆大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观察

    我们对泮托拉唑、庆大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疗效及副作用的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HP根除方案.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2年1月符合下列条件者为研究对象.①由中上腹疼痛,烧灼感,返酸嗳气1月以上.②胃镜证实,有胃十二脂肠溃疡或糜烂性胃窦炎.③胃窦粘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为阳性.

    作者:侯绪争;张素琼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丽珠星分散片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临床评价

    我院儿科于2001年2月-2001年12月应用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提供的丽珠星分散片治疗120例咽炎、急性扁桃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效果良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夏木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及红苓肝宝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红苓肝宝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运用皮下多次注射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红苓肝宝对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清透明质酸、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GO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以及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并与秋水仙碱进行了比较.结果:红苓肝宝在该剂量下大鼠肝纤维化率为45%,而模型组与秋水仙碱肝纤维化率分别为100%和50%,对肝损伤的其他指标观察表明,红苓肝宝对肝损伤的其他指标均有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红苓肝宝在该剂量下对大鼠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邹丽宜;吴铁;崔燎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综合征常表现为腰腹胀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则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出现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心跳骤停等.1临床资料吸宫术27例,钳刮术15例,不全流产清宫31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22.3岁,上述病人均为2001年1月-2002年1月间住院和门诊药流观察的病人.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抗病毒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半乳糖多聚赖氨酸(Gal-PLL)作肝靶向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的反义R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EP4-aC)制备为Gal-PLLpCEP4-aC.将24只血清HBV DNA、HBsAg阳性的小鼠,随机等分为Gal-PLL-pCEP4-aC治疗组、Gal-PLL pCEP4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实验第1天尾静脉分别注射Gal-PLL-pCEP4-aC、Gal-PLL-pCEP4(100μ g/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实验治疗前后血清HBsAg变化和21天时血清HBV DNA、肝组织HBsAg、HBcAg改变.结果:Gal-PLL-pCEP4-aC治疗组7、14、21大时血清HBsA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1天时血清HBV DNA转阴率62.5%(5/8),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HBcAg表达较Gal PLL-pCEP4组和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而Gal-PLL pCEP4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用药后血清中HBsA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Gal-PLL-pCEP4组血清HBV DNA转阴1只(1/8)生理盐水组8只均未转阴.结论:肝靶向反义RNA能在乙肝转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的复制和抗原表达.

    作者:陈枫;郑素军;钟森;邓存良;廖国伟;王明勇;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无痛静脉穿刺探讨

    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护理工作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作为一名临床护士,不能很好掌握此项操作,就不能当好一名合格护士.多年来,护理工作者都在积极探讨病人痛苦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到目前为止穿刺成功率仍是肉眼观察和经验进行的,成功率各人差异很大.现将我们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体会与各位同行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秀珍;彭春玲;张靖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经皮股动脉穿刺药物灌注治疗肿瘤的护理体会

    目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死亡病因调查中,肿瘤占第二位,且大部分病员发现较晚,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保守治疗效果也不佳,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身心痛苦.近几年开展的经皮动脉穿刺药物灌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及不宜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疗效较静脉化疗为好,且副作用小.

    作者:崔凤香;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渗漏出液概念临床价值的比较

    目的:了解SAAG在腹水诊断各方面的优越性.方法:选择腹水病例64例,将其分为分门脉高压组(A组,n=35)及非门脉高压组(B组,n=29).比较传统的渗漏出液的分类方法及新的以SAAG为标准的腹水分类方法对腹水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门脉高压组(A组)SAAG为21.2±5.1g/L,非门脉高压组(B组)SAAG为7.4±3.5g/L,p<0.001.以SAAG≥11g/L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7%,准确率为95%,高于传统的渗漏出液指标诊断的准确率.SAAG不受治疗影响.结论:将腹水依据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判定为门脉高压相关性及非门脉高压相关性,在临床上将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及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方旭;谢鹏雁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药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流变学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富含脂肪等食物增加,加之交通工具发达,体育锻炼减少等因素,致使高粘滞血症在中老年人中日益增多,如不及时纠正治疗,会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脑梗塞等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几年我们应用血栓通、脉络宁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治疗高粘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红;邱作成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12例茎突综合征报告

    茎突综合征(Styloid syndrome)或称Eagle综合征于1937年首先由Eagle WW报道.它是由于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引起的咽痛、咽异物感、梗阻感、反射性耳痛、头痛等症状的总称.该症状复杂,表现多样,常误诊误治.现将1995-2001年我科诊治的茎突综合征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江萍;方如平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

    作者通过对9所医院的手术室138名护士紧张程度的调查,就其产生的原因及性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9所医院手术室有正规学历的护士138名,其中工作2年以内的37名,2年以上的101名,9所医院市级6所,县级3所.

    作者:王小玲;王安富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治疗方法和结果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母婴途径.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一亿二千万人,并且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大学生是密集生活群体,乙型肝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传播现状调查资料比较少.

    作者:瞿红;王莹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部分患者在治疗时已存在着目前形态学诊断技术所不能确定的转移,即微转移(Micrometastases).早期认识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病理检查难以发现淋巴结微转移.随着近年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途径.

    作者:孙振青;周岩冰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