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平
目的:用臂丛联合硬膜外与脊麻作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对比分析阻滞效果和麻醉管理难易度.方法:45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臂丛联合硬膜外组(BE组,n=22)和臂丛联合脊麻组(BS组,n=23).臂丛阻滞两组均用0.25%比卡因1-1.5mg@kg1,容量0.5-1.0 m1@kg1;硬膜外用1.5%利多卡因2-2.5mg@kg1和0.25%布比卡因0.5-1.0mg@kg1,首次容量0.25-0.5 ml@kg1;脊麻用0.5%布比卡因0.2-0.25mg@kg-1,大容量控制在1.5ml以下,结果:局麻药首次应用剂量臂丛阻滞两组无明显性差异,硬膜外显著多于脊麻(P<0.01);阻滞平面硬膜外明显高于脊麻(P<0.05).麻醉作用起效、维持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作用完全率臂丛阻滞两组均为100%,硬膜外为77.3%,脊麻为100%.结论:两种联合阻滞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但术中麻醉管理臂丛联合脊麻法优于臂丛联合硬膜外法.
作者:张元信;王振军;侯书健;于建华;赵冰;宋德胜;武春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日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儿科开展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我科自1998年以来开展整体护理,作为一个基层医院,健康教育更存在着许多难点,现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简单谈一谈儿科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根据我科2年来的工作,我认为基层医院儿科的健康教育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难点,现分述如下.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经进入我国各级医院,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在具体实施外科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针对个体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争取病人配合,成功地完成整体护理及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今以食道癌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为例,作一简介和报告,希望有所裨益.
作者:朱建军;刘永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9年-2001年5月我所皮肤科门诊用痤康王,配合口服治疗134例寻常痤疮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卢华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以右上腹及背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3天,于2001年3月17日来本院就诊,体格检查:T37.4℃,P84次/分,R20次/分,Bp105/60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为528IU/L,白细胞为21×109/L,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作者:尚招娣;高秀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如何面对挫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内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诸如:①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②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遭到老师公开批评;受到同学的排斥;父母教育方法不当.③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爱好受到父母过多管制;自身生理条件限制,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作者:步秀翠;张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脑缺血和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造成患者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经脑血管造影所证实的脑动脉瘤破裂后SAH的病人非手术组死亡的105例中因脑血管痉挛致死69例(65.7%).临床上表现的CVS即脑血管狭窄导致缺血综合症的占(20-30%),放射学上CVS即脑血管造影上可见脑血管直径缩小的约占(40-70%).
作者:辛真;王玉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了探讨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自拟消栓通络丸,治疗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血瘀证的脑梗塞患者6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凤群;张学方;李建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0年2月-1999年8月,我院为2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效果尚称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修琼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肝性脑病常在肝功能明显减退的基础上出现脑功能失调,而仅以发作性昏迷就诊者则少见,本文报道1例并探讨其发生机理.
作者:李会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美洛西林钠系半合成酰脲类青霉素,1975年由德国拜尔公司研制,1980年用于临床.其特点为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杀菌能力,特别对绿脓杆菌和大部分厌氧菌均有优良的活性,但因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对产酶的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疗效不佳,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作者:曹照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率低.将我院1998-1999年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8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32-56岁,平均42.5岁.病史2个月-10年.除2例仅有1次分娩史外,余6例孕产史均达3-4次.7例有人流史,其中5例有上环史.
作者:冯志莲;张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们采用在鼻内窥镜下,局部注射消痔灵注射液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它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积抗血栓作用.本文报告我院2年来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罗青宁;郑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选择我院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行产时全程陪伴分娩,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未实施任何护理.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健康状况、临床状态等条件均相等,均无明显头盆不称,骨盆狭窄.
作者:陈永辉;王树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γ-干扰素(IFN-γ)是T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的丝裂原刺激下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和抗细胞活性,而且能调节免疫系统其他细胞的反应,IFN-γ的产生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1].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由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其胸液中IFN-γ水平的差别将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较少[2、3].我们测定结核性与癌性胸液及血清IFN-γ水平,旨在探讨IFN-γ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陈伟红;张秀琴;武铁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因此新生儿体温易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二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生存环境的转变,由母体内到母体外,接受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刺激而发热,因此对于新生儿发热,应积极寻找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制品中的一氧化氮含量的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6%硝基苯浓度在0.0113-2.410ppm范围内线形良好,r=0.9995.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菁;黄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联合大剂量安定注射解救ATI2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大剂量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治疗的4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预后佳,未见副作用:而常规治疗组3例死亡,1例有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Na-DMPS联合大剂量安定对ATI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亚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N0是调节和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已有报道,但意见不一.为了探讨NO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05例患者血清N0水平进行测定,以期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戎利军;赵晓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