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溪
这似乎是一次“无功而返”的采访,因为原本约好的被采访人直到深夜仍奋战在手术台上;这又是一次充满感动的采访,因为在记者的记忆中,没有哪家医院、哪位院长,从普通的员工直到副院长,都对他们的领头人充满着如此深厚的崇敬与发自内心的赞美.选择在刘晓程62年的人生岁月中,至少有过两次令常人大跌眼镜的选择.
作者:冯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在孙国军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没有哪件事比2007年接到的一个电话,更让他“心惊胆颤”.“电话是卫生局打来的,让我去当肝胆病医院的院长.”时任血站站长的孙国军听到任命时,像遭遇了地震一样,整个人都蒙了.当时肝胆病医院在长春市医疗系统中排名倒数第一.接完电话后,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大哭了一场.
作者:张贵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惠民是我们医院生存的秘诀.”履新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伊始,杨彩云便提出明确的治院方针,并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杨彩云由医院的内科主任擢升为院长.“医院当时已经有1/3的科室发不出工资,另外2/3科室仅能发放工资总额的70%.”大的客观原因是济南市泉城路正在进行金融商业区改造,周边居民陆续迁出.本就空间狭小的第八人民医院不仅业务量减少,还有两亩地被征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篮球场上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位置的职能也有所不同.其中用人的玄机不可言喻,往往关乎输赢.”湖南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下称“道县人民医院”)院长唐玉杰是个篮球迷,喜欢看篮球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体会运用到医院的管理当中.道县人民医院坐落于都庞岭下、潇水河畔,门临207国道,毗邻两广,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作者:陈平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以“影视基地”而闻名全国的横店集团其实不是一枝独秀.除影视产业外,化工,电子等产业也是横店集团的强项,旗下员工就有4万多名.正因为横店集团的鼎鼎大名,其全资投资的横店集团医院(下称“集团医院”)便具有了同类医院难以企及的优势.“近年来,到我们医院就诊过的演艺明星不下400位!”主掌行政的院长助理赵丽萍言语中透着由衷的自豪.
作者:冯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徐州市中心医院当前实际开放床位2300多张;2012年10月,新建的内科医技大楼投入使用后,床位将得到进一步扩张;同年4月,在徐州市新城区,规划床位2000张的新院区即将动工,“十二五”期间,医院床位规模将达到5000张.”作为院长,张培影在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介绍医院发展路径时,并没有对迅速扩张带来的经营压力表示担心,反而满怀抓住历史机遇的喜悦.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在正在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县医院是一个特殊群体.到底应该像对待大型公立医院那样,让县医院在医疗市场中自主求生;还是应该像对待基层医疗机构那样,加大补偿力度,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至今未有定论.2011年9月的一天,前来德清县人民医院调研的一位县领导问了林志彬上述问题.作为医院院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国内第一份由学术机构制作出来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佳医院排行榜”,甫一诞生,就引来了医疗同行炙热的目光和热烈的赞誉.医疗界公认的龙头老大——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华山医院、西京医院等领军者都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新生事物,并迅速地响应,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专科和医院在全国同行排名的试金石和风向标.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夙愿十年今未了,望断孤帆,自叹无人晓.岁月如梭箫曲老,奈何阙尽知音少.”沈阳军区总医院(下称“沈总”)院长孟威宏的词作古典意味浓厚.作为一位领导者,他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浪漫情怀和越挫越勇的执着.从军30年,孟威宏先后三次临“困”受命,带领三家医院走出困境,实现飞跃.这些辉煌业绩源于他一贯坚持制度和文化并重的管理风格.
作者:张贵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对于许多人来说,疾病不过是人生的小小插曲,一段意外的偶遇,一次伤痛记忆中的领悟.但对于弗里达卡洛尔来说,疾病是生命的主旋律,一生同行的伙伴,一份关于生死的大彻大悟.弗里达是个传奇,一位有死神在床边相伴的严重车祸受害者,一个一生经历了大小32次手术和3次流产、终瘫痪、依赖麻醉剂活着的女人,一名用自己的画作书写不朽的艺术家.
作者:王一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尽管刚刚在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中获得二甲医院的资格,但是很显然,伦教医院仍然保留着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原形.在尚未结束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广东当地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跻身二甲甚至三甲行列,伦教医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修金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因为第二天要出差,所以应争先将采访安排在周日的下午.尽管是一个休息日,但当记者见到他时,他已在医院待了大半天,做完了好几件工作.他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自己刚做完了新医疗大楼涂料的破坏性试验.看得出来,他为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怕脚踩、不怕墨水泼的新涂料而兴奋不已.
作者:冯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前不久,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下称“肇庆二院”)刚刚结束了50周年的院庆活动.熟知医院历史的人却知道,医院真正发展开始于1995年,距今只有16年的时间.此前,她一直作为疗养院存在着.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肇庆经济为落后,又由于其靠近边缘的地理位置,被戏称为“猪(珠)尾巴”.
作者:修金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下称“郑大三附院”)近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张展功不可没.1986年,张展还是河南医科大学(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领导找张展谈话,希望她能到新组建的郑大三附院(原河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工作,去担任科室主任.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从一家乡镇卫生院院长直接空降到当地大的市人民医院做院妊,高小平接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由于各种原因,虽为当地大的医疗机构,枣阳市人民医院当时却是“百病缠身”:全院有400张床位,1000多名职工,却有四五百名行政后勤人员,1 20多名中层干部.
作者:修金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张璞麟之所以选择河南省中医学院,直接的动因就是河南省中医学院的老专家治好了他父亲的心脏病.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他选择了留校任教.“能到临床一线为老百姓服务,一直是我的梦想.”2002年,张璞麟如愿以偿,从学校转入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并担任院长一职.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我们留不住患者,医院存在的意义在哪儿?”湖南嘉禾县人民医院院长黄松在惠民上动脑筋,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努力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2011年1月担任院长的黄松,是名副其实的“新官”.他白嘲自己到医院已经10多年,任职过外科丰任、大外科主任、副院长职务,和全院职工是“老熟人”.不过,这个“老熟人”并不讲“人情”.
作者:陈平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媒介是世界上大的传声筒和好的洗脑系统.开舆论学新河的李普曼曾经说: “人们的行动越来越不依赖自己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而是成为对现代传播媒介传达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环境’的反映.”回溯2011年连续见诸报端的医患冲突事件,以及伪名医、 “绿豆门”等乌龙报道,不由让人反思,媒体到底在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基于公众利益考虑,媒体又应该如何进行医疗领域的新闻报道?不久前出现的深圳“8毛门”事件,将媒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负面角色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作者:赵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很多时候人们把减免医疗费用等同于惠民.尽管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也有一些减免医疗费用的行为,但作为院长,杨庆伟内心并不认同此类做法.“院长没有权利降低医疗费用,当然也没有权利提高医疗费用.”杨庆伟认为,真正体现惠民的环节,就是医院在采购药品时多选择一些质优价廉的药品.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很多公交车上都悬挂着醒目的粉丝带广告牌,号召乘客为佩带粉丝带的怀孕早期女性让座.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正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发起单位.门诊接待、自助挂号、自动叫号、人性化诊疗、出院后回访…如果早孕女性恰好去该医院进行产检,这种温馨关爱还将弥满她从就诊到痊愈的每一个环节.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