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大肠癌120例临床分析

姜海;刘世宇;鲍丽萍

关键词:
摘要: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将我院1985-1995年收治的120例6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中的一些问题做相关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7例,女53例,男:女为1.26:1,年龄在60-86岁,平均72.4岁,占同期住院大肠癌的30%.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期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对狼疮肾炎的认识近20年来有着迅速的发展[1],若根据临床表现,肾脏受累者在SLE中约占1/4-2/3,肾脏受累表现与肾外器官受累可不平行,有些病人肾外表现(发热、皮疹)明显而肾内受累轻:有些病人有明显的肾脏受累的表现却无明显的系统受累.

    作者:王群元;王雪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比较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早期死亡率.方法:41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59例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357例.结果:糖尿病组女性比例较高,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绞痛病史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临床心功能较差,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室EF、ES较低,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组早期死亡率35.59%,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9.33%).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较差,早期死亡率较高.

    作者:黄震华;朱雅琴;朱文敏;许左隽;顾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鼻出血2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本院耳鼻咽喉科自1989年6月至2001年9月间256例老年鼻出血住院患者,将其出血原因、出血部位、治疗方法及并发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中,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出血原因,占49.61%;鼻腔后部出血居首位,占57.42%;正确的鼻腔填塞仍是治疗鼻出血的首选方法,鼻中隔手术、物理及化学药物局部治疗也较常采用,血管结扎术对顽固性鼻出血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并发症较为罕见.结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治疗方法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对顽固性鼻出血应积极采用血管结扎术.

    作者:王保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川芎嗪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川芎嗪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学效应,对慢性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及急性肾炎等,现将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对抗凝血功能的影响陆氏将20例高凝状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另加中药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治疗.

    作者:常子军;金若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自1987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胸腺肿瘤及囊肿33例,占同期纵膈肿瘤的28%.胸腺肿瘤诊断和治疗重点在于恶性胸腺瘤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处理与术后治疗,现作一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5-76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前上纵隔18例,位于前中纵隔11例,位于左、右前下纵膈各2例.

    作者:吴新天;张胜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腺肌病92例临床病理分析

    现将我院92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B超影像及病理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92例子宫腺肌症均为本院手术病例.发病年龄26-55岁.以40-50岁多.均为已婚妇女.生育1胎52例(占56.5%);生育2胎以上者40例(占43.5%).其中有刮宫史56例;临床症状痛经36例(占9.1%);月经过多或/及月经延长30例(占32.6%);既有痛经又有月经量过多者26例(占28.3%).

    作者:彭俊华;侯红梅;孙晶;靳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偏头痛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偏头痛(Migraine)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头痛,以反复发作为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情绪改变等.偏头痛的病因复杂.其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凝固性及对组织器官血液供给的一门科学.因此笔者对32例偏头痛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梯形框架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脊柱爆裂骨折伴截瘫临床多发生于胸腰段,既往采用单纯减压,Harringtong或Luque法内固定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1月,采用梯形框架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婴儿腹泻中分离鉴定克雷伯氏菌

    克雷伯氏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引起败血症,肺炎及尿道感染等.多年来,笔者对本院肠道门诊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人进行调查,共检出克雷伯氏杆菌7例,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医院肠道门诊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1.2培养基:麦康凯肌醇(MCI)培养基,将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乳糖改为肌醇,双糖铁琼脂(KIA)和MIN(动力-靛基质-尿素)培养基由山东省防疫站培养基室生产.

    作者:孙巧英;张顺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回顾性调查分析

    我院感染科对1999年全部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做了全面细致的统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回顾性调查1999年住院患者6212人,调查率100%.按统计表格要求,分科逐日统一规范登记每一位出院患者用药情况.感染科每季度汇总1次,将4个季度材料再汇总,得到全年材料.各科室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1、表2).

    作者:张世明;安永华;王晓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常规心电图检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开展,为了解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改变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笔者总结了12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18导联体表心电图加以比较分析,已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期望指导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和识别高危人群.

    作者:乔鲁军;刘传木;张明哲;王晨雁;李福京;陈宝霞;田明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园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锁骨粉碎骨折

    笔者从1993年始,应用骨园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移位粉碎性锁骨骨折32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61岁,平均31岁.右侧伤26例,左侧伤6例.1.2伤情:骨折位于中外段25例,中段3例,外段4例,粉碎骨块少3块,多7块,平均4-5块.

    作者:杨明富;王风军;金鸿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4例体会

    笔者用六神丸、湿润烧伤膏等治疗带状疱疹24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带状疱疹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18-75岁,平均33岁.胸部带状疱疹15例,背部带状疱疹5例,腹部带状疱疹7例.

    作者:李庄海;祝元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氨基胍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流后脑内MPO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MP0活性变化规律、与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关系以及氨基胍(AG)对其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检测缺血3小时后再灌流不同时点脑组织中MPO活性、脑梗死体积及光镜病理学变化.结果:缺血组脑组织有MPO活性升高、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再灌流后48、72小时为明显,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变性程度随再灌流时间延长而加重,AG可以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流12小时后的脑组织中MPO活性、神经元变性,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损伤.结论: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MPO活性与缺血-再灌流损伤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炎症反应是加重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AG可以减轻缺血区炎症反应,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余华峰;王晓娟;李伟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次性雾化器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雾化吸入对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使用过程偶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气短、哮喘加重等.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当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雾化吸入产生的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1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雾化溶液温度过低引起气道痉挛,加重哮喘.

    作者:阿仙古丽;林水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萎缩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萎缩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2例SLE合并脑萎缩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与52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无脑萎缩的SLE患者做对照.结果:脑萎缩组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以癫痫常见,占68.3%,其次为精神异常,占30.4%.与无脑萎缩的SLE患者比较,脑萎缩组女性占100%,对照组占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萎缩组病程平均13.03±2.04月,对照组为36.8+3.42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平均年龄15.81±2.67岁,对照组为34.52±3.76岁,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RNP阳性率为78%,对照组为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补体C3水平为467+21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萎缩患者以年轻女性多见,病程较短,病情活动性大,有重要脏器和多系统损害,其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补体C3水平明显下降,故对首次发病的年轻女性应警惕脑萎缩的发生.

    作者:刘秀梅;张东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5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了1991-2000年在我院确诊的51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8%),寒战(60.8%)及右上腹痛(39.2%);体征为肝大伴触痛(41.2%)和右肋间压痛(43.1%).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8.6%),碱性磷酸酶增高(64.7%),血沉增快(52.9%),脓液培养阳性(29.0%)及血培养阳性(15.7%).B超声或/和CT检查示:右叶肝脓肿占76.5%),单发肝脓肿占66.7%.51例患者予甲硝唑联合其它抗菌药物,41例同时行肝脓肿引流.痊愈10例,显效33例,有效率为84.3%.结论:B超或/和CT检查对于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和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是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秦树林;王爱霞;盛瑞媛;李旭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术后病人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病人在手术前忍受着疾病与外伤的折磨,在手术中要经受麻醉与器质性破坏的痛苦,在手术后病人要耐受更大的痛苦,如:疼痛、不适、行动不便、饮食与捧泄困难等,病人在躯体上遭到极大破坏的同时,在心理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态.

    作者:但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灼术治疗宫颈腺囊肿266例分析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0年12月应用电灼术治疗宫颈腺囊肿266例,总有效率100%.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6例患者年龄20-45岁,均经仔细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捧除宫颈恶性肿瘤、无滴虫、霉菌、淋球菌及非特异性阴道炎,方做电灼术.宫颈腺囊肿的诊断依据参考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教材第5版标准.宫颈腺囊肿和/或由此引起宫颈肥大85例,合并宫颈糜烂或/和宫颈肥大181例.

    作者:王会先;张春平;鲍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光性眼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我科1995-2000年共收治电光性眼炎69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9例患者中,男62例,女7例.年龄18-43岁,平均28.5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治疗与护理:早期冷敷,1%丁卡因眼液适量点眼及促进角膜修复与再生的眼液如贝复舒等连续点眼,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滴眼液.结果:24小时症状消失者36例,占52%,72小时症状明显减轻33例,占48%.另外2例为慢性睑缘和结角膜炎,是因多次少量紫外线照射(电焊弧光刺激)所致.

    作者:董嫒珍;扬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