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纸片快速同时过筛检测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方法研究

刘建栋;孙明洪;吕火祥;沈蓓琼;俞晓洁

关键词:ESBLs AmpC酶 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抗生素敏感试验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同时快速筛选出产ESBLs和AmpC酶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及时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他定、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氨曲南)四纸片琼脂扩散法,根据适当距离间纸片抑菌的协同及拮抗作用判断结果.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23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46株单产ESBLs(19.3%),72株单产诱导AmpC酶(30.3%),16株同时产ESBLs和诱导AmpC酶(6.7%),有20株为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8.4%).单产ESBLs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高(35.8%),单产诱导AmpC酶率以铜绿假单胞菌高(80.8%),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诱导AmpC复合酶率及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率明显高于其它菌(分别为16.3%、25.0%).增加头孢曲松和氨曲南2种基质,ESBLs、诱导AmpC酶、ESBLs/诱导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9.0%、12.5%、18.7%.4组产酶菌对抗生素均有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产ESBLs和诱导AmpC酶复合酶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产ESBLs菌.结论:本方法不仅能准确、快速区分产ESBLs和产诱导AmpC酶菌,并能同时检出产这2种酶菌株.产不同β内酰胺酶的细胞在耐药谱上有较大的差异.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睾丸扭转误诊原因分析

    睾丸扭转并非罕见,依靠病史、症状、发生部位等诊断并不困难.由于基层或非专业医师缺乏对本病的了解和认识,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就近年临床上见到的典型误诊病例列诸于此,与同道们讨论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李传成;施国君;于海逸;杜鹏;薛义峰;张呈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2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危重患者临床常见急症,可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使机体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导致氮质血症、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体内水负荷过多,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由于进入ICU后的患者病情危重或多器官功能障碍,需行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及时去除病因,肾功能可望逐渐恢复.2000年9月至2001年5月,我院采用静一静脉血液透析(CVVHD)的方式治疗入住ICU室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崔英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杜仲叶提取物防治骨质琉松症药效成分及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症(0P)的药效成分与作用机理.方法:从杜仲中提取五个极性不同的部位(极性由低到高为Ⅰ、Ⅱ、Ⅲ、Ⅳ、Ⅴ):采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与在体动物的试验方法,测定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四唑氮比法色(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A值);检测在体动物ALP、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密度(BMD)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实验,Ⅰ、Ⅱ提取部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值及ALP值均为P<0.05.在体动物实验,Ⅰ、Ⅱ提取部位与手术对照组比较ALP和TRAP值均为P<0.01;BMD值P<0.05.其它部位效果不明显.结论:Ⅰ、Ⅱ提取部位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ALP分泌,增加OP动物的骨密度,减少骨破坏,加强骨稳定.

    作者:胡金家;王曼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

    自发性气胸传统治疗采用间断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放气,但创伤大且易感染.笔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彻底抽气,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病例为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的住院病人,共20例,均为自发性气胸.肺压缩35%以上.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35岁.对照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32岁.

    作者:韩福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不同外用剂型用-于创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不同外用剂型用于创伤治疗时的疗效.方法:制备rhEGF的水溶液剂、凝胶剂和乳膏剂,采用大鼠皮肤急性创伤模型和大鼠皮肤烫伤模型评估了不同剂型对创伤修复的效果.结果:采用rhEGF治疗对两种动物模型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rhEGF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创伤模型的终点愈合时间(p<0.05),但对烫伤模型的终点愈合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平均缩短1.2天,P>0.05);rhEGF可以明显提高烫伤模型愈合创面的质量;rhEGF不同外用剂型对两种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EGF可以有效促进动物的创面愈合,而剂型对疗效影响不大.

    作者:陆兵;谢英华;李京京;程度胜;朱厚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姐妹同患陪拉格病

    有关陪拉格病已有多例报道,姐妹同患本病较少见,作者近来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19岁,主因身上起皮疹8年,下肢无力伴强直半年,神志不清3天,大小便失禁1天而就诊.患者于8年前,无诱因于春季双侧手背及眼周出现片状粗糙的浅褐色斑,无痛痒,继之发红,于秋冬季自然缓解消退.以后每年春季3-7月份发作,日晒后加重.皮损部位逐渐增多,延及足背、颈部、胭窝、口周、舌尖等.半年前,出现膝关节僵直、无力.3天前出现神志不清、间断口周抽搐.

    作者:刘平英;孙文贞;狄春建;赵翠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庆大霉素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是否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并探讨细胞凋亡与庆大霉素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猪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与0.2-3.2mg/m1浓度的庆大霉素共同培养达24 96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庆大霉素对LLC-PK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抽提细胞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庆大霉素对LLC PK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庆大霉素具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结论:庆大霉素的肾毒性可能与其诱导体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凤娟;孙树汉;崔若兰;于光;傅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物可降解缓释支架的研制

    为减少或防止管腔成型手术后的急性闭塞与再狭窄,目前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是安置内支架,传统意义上的支架只是机械支撑装置,起着短期减缓病症的目的,并不具备治疗作用.随着缓控释剂型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相容性好并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聚丙烯葡聚糖、改性淀粉、聚乳酸、聚d,1-丙交酯等.药物采用这类辅料高分子制成微球、毫微囊等新剂型后,不但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护药物免受体内环境的分解、破坏,而且通过对辅料的选择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延长作用时间,提高药效.

    作者:胡新;宫成宇;杨仁杰;蒋学祥;候新朴;张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O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和CO产生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化酶(H0)异构酶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和C0产生在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血中COHb水平、门静脉压力(PVP)和血流(PVF)及平均动脉压(MAP).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小肠和脾脏中H0蛋白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脏中H0-1mRNA表达.结果:门静脉高压组血中COHb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与PVP呈正比,与PVF和MAP呈反比.假手术组:HO-2在肝脏实质细胞内呈弥漫性表达,在非实质细胞枯否细胞和星状细胞内也有表达,在脾脏红髓的窦内皮细胞和小肠浆膜层和肌层中也呈弥漫性表达,HO-1仅在肝脏的枯否细胞中表达,肝实质细胞中无表达,脾脏和小肠中HO-1的表达与HO-2表达相同;门静脉高压组:HO-2在肝脏和内脏中表达无明显变化,HO-1在肝脏中弥漫性表达,呈现上调,小肠中的表达也是上调的.结论:在正常时,HO-2蛋白主要由肝脏实质细胞产生,门静脉高压时,肝脏H0-1表达上调,其产生的一氧化碳(CO)可能在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对血管张力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秀梅;王天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川芎嗪治疗大鼠食管静脉曲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川芎嗪(etramethylpyrazine,TWP)对大鼠实验性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取门静脉部分结扎联合左侧肾上腺静脉断流术复制大鼠食管静脉曲张模型,观察川芎嗪对门静脉压力(Ppv)、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并通过黄递酶组织染色法初步探讨川芎嗪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机制.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大鼠的门脉压升高,粘膜下静脉(submucoal veins,SMV)及食管浆膜周静脉(Paraesophageal veins,PEV)迂曲、增多、扩张,覆盖粘膜变薄:食管静脉曲张大鼠粘膜下静脉壁、覆盖粘膜、食管浆膜周静脉壁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增强:川芎嗪能有效改善上述指标.结论:川芎嗪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涉及一氧化氮机制.

    作者:张国;王天才;李勤;梁扩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8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瘘在解剖上是指冠状动脉主丁或分支与左右侧心腔、肺动脉主干或冠状静脉(或冠状窦)相连接的畸形[1].本病大多数为先天性疾患.现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男6例,女2例,年龄5-55岁,临床表现为自幼活动后胸闷、心慌、乏力4例,间断心悸I例,有心肌梗塞史2例,平时易感冒1例.全部病人均无紫绀、咯血及蹲踞现象.查体:胸前区可触及震颤1例,听诊闻及柔和连续性杂音4例,收缩期杂音1例,脉压差增大(>50mmHg)者3例,周围血管征2例,脉压差增大者排除主动脉瓣病变、甲亢、贫血等其它因素.

    作者:黎明江;江洪;杨新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患者NO的影响

    黄芪当归合剂(A&A,Astragalus membranaceus&Angelica sinensis)具有增强免疫、改善肝肾心功能、改善高粘滞血症、缓解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1,5]的作用;可改善肾病综合征的脂质代谢[5,8].而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简单无机分子,在生理状态下参与肾血流和肾功能的调控,并且在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防御和细胞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重要影响[9].我们观察了A&A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常子军;黄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癫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癫痫患者治疗存在的问题,研究抗癫痫治疗的发展趋势,为癫痫儿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例癫痫患儿及其家庭就癫痫治疗现状、疗效、副作用、对抗癫痫药的希望及顾虑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对抗癫痫药进行药物流行病学评价.结果:200例癫痫患儿,年龄4月14岁,曾就诊于1-2家医院占23%,3-4家医院占40%,≥5家医院者占37%.曾用过中医中药或祖传秘方者占36%.15%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认为抗癫痫药有效、安全性高于其经济性者占99%,其中认为有效性重于安全性者占45%,安全性等于或重于有效性者占54%,首先考虑经济问题者为1%.结论:儿童癫痫治疗的迫切性强,家长对抗癫痫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要求较高,对经济性低.

    作者:黄亚玲;王涛;吴小艳;巫平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术后肺组织损伤及其防治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深入,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肺部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肺功能障碍已经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1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1.1机械物理因素的影响体外循环中血液与氧合器及体外管道接触,导致血细胞破裂、蛋白变性,形成大量微栓[2];左心引流不充分引起的肺静脉高压等.

    作者:倪虹;龚庆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鼠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目的:讨论大鼠同种异位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移植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分为6组,行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分别于术后24小时、72小时、7天、10天、12天取移植供体心脏做病理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变化分级.结果:与移植前相比,术后72小时移植心肌组织开始出现典型的Ⅰ-Ⅱ级移植排斥性病理改变,术后第7天表现为Ⅲ级或Ⅲ级以上严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结论: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后第3天,宿主开始对异体移植物产生病理水平的排斥,第7天时达到高峰.

    作者:吕燕宁;林筝;戴燕红;张永科;黄益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几种减少蛋白尿的非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它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记,也是肾脏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蛋白尿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等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局部脂质代谢紊乱、免疫系统激活、生长因子及其它因子的异常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加速肾脏硬化[1].已有研究证实,蛋白尿程度与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2].因此,治疗肾脏病,积极处理蛋白尿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保兴;李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的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将我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426名患者的治疗分析.其中男262人(61.50%),女164人(38.50%).高血压病Ⅱ期217例(50.94%),高血压病Ⅲ期209例(49.06%).各年龄组的分布见表1.

    作者:刘国庆;吴德新;王守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核酶治疗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约90%的慢性非甲非乙肝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 7亿HCV感染者,我国估计受感染者占24万以上.HCV感染是高度变异的,大约90%情况是发生持续性病毒血症,60-70%情况会发生慢性肝炎,24-40%的感染个体终发展为肝硬化,晚期肝衰竭和(或)肝细胞癌[1].晚期肝病患者虽进行了肝移植,但在100%的患者中病毒血症仍持续性存在,并终导致移植的肝脏再次被HCV感染[2].

    作者:王鲁文;龚作炯;杨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电子核磁共振技术(ESR)检测肿瘤患者血液中自由基及临床意义

    自由基参与ATP、前列腺的合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如衰老、癌症、组织再灌流损伤的自身免疫病[1].随着自由基的检测和研究方法的改善,进一步探讨自由基引发的各种病理现象,推动医学从分子水平向电子水平发展,形成以量子论为基础的氧自由基病理学[2].

    作者:董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门诊挂号网络化管理实施体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已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现代化工具.我院1999年1月开始使用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中西药房等系统网络管理.通过1年多实际应用,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促进了医院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及科学化的管理.现将实施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