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电子核磁共振技术(ESR)检测肿瘤患者血液中自由基及临床意义

董鹏

关键词:
摘要:自由基参与ATP、前列腺的合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如衰老、癌症、组织再灌流损伤的自身免疫病[1].随着自由基的检测和研究方法的改善,进一步探讨自由基引发的各种病理现象,推动医学从分子水平向电子水平发展,形成以量子论为基础的氧自由基病理学[2].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的质量评估

    目的:根管充填术后,利用x线摄片了解双剂型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方法: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后摄x线片,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对充填质量做出评估.结果:在208个根管中适充42%,超充34%,欠充24%.结论: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和根管充填不能仅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完成,要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必须引入有效的客观指标.

    作者:杨红丽;文驹;杨雁;刘维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四纸片快速同时过筛检测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同时快速筛选出产ESBLs和AmpC酶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及时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他定、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氨曲南)四纸片琼脂扩散法,根据适当距离间纸片抑菌的协同及拮抗作用判断结果.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23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46株单产ESBLs(19.3%),72株单产诱导AmpC酶(30.3%),16株同时产ESBLs和诱导AmpC酶(6.7%),有20株为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8.4%).单产ESBLs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高(35.8%),单产诱导AmpC酶率以铜绿假单胞菌高(80.8%),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诱导AmpC复合酶率及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率明显高于其它菌(分别为16.3%、25.0%).增加头孢曲松和氨曲南2种基质,ESBLs、诱导AmpC酶、ESBLs/诱导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9.0%、12.5%、18.7%.4组产酶菌对抗生素均有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产ESBLs和诱导AmpC酶复合酶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产ESBLs菌.结论:本方法不仅能准确、快速区分产ESBLs和产诱导AmpC酶菌,并能同时检出产这2种酶菌株.产不同β内酰胺酶的细胞在耐药谱上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刘建栋;孙明洪;吕火祥;沈蓓琼;俞晓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恩丹西酮及地塞米松预防卵巢癌腹腔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恩丹西酮(0ndansetron Zudan)为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1,2].腹腔化疗已成为卵巢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毒性低,但仍有较重的消化道反应.1997-2000年我科对30例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以恩丹西酮加地塞米松预防化疗后的恶心呕吐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诊治体会

    患儿:男,36天,因呕吐一周入院,入院前3天未解大便.急诊入院,查体:消瘦、脱水貌.腹软,见胃蠕动波:触诊右上腹可摸到橄榄状坚硬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弱.经补液,纠正酸中毒,止吐,增加胃动力等治疗2天,仍呕吐未缓解.行钡餐检查示:先天性幽门狭窄.术中探查:见小量淡黄色腹水,肥厚,苍白的幽门管.肥厚幽门长约2.8cm,宽1.6cm.大小肠空虚,肠管无扩张.行肥厚幽门环形肌切开术.术中注意勿伤及粘膜.出院3月随诊,症状消失,营养状况改善,发育正常.

    作者:黄钟义;杨庆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的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将我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426名患者的治疗分析.其中男262人(61.50%),女164人(38.50%).高血压病Ⅱ期217例(50.94%),高血压病Ⅲ期209例(49.06%).各年龄组的分布见表1.

    作者:刘国庆;吴德新;王守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柴胡注射液穴注风池穴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

    笔者2年来采用柴胡注射液穴注风池穴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全部为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小年龄27岁,大年龄59岁,病程短9天,长12年,疼痛部位:左侧26例,右侧23例,双侧11例.经检查均未发现有项强、眼底变化及血压偏高等现象.

    作者:田明萍;肖宝香;田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区10年冠心病猝死的动态趋势分析

    目的:对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冠心病猝死进行10年动态趋势分析.方法:按WHO-MONICA方案和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编印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手册>要求进行.结果:10年(1984-1993年)监测人群总数为622万人,平均年监测人数为62.2万人.10年间共发生冠心病猝死465例,总猝死专率为13.1/10万,标化猝死率为15.5/10万,男性标化猝死率为16/10万(294例),女性标化猝死率为10/10万(171例),男女之比为1.7:1(P<0.05).冠心病猝死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城市332例8.2/10万,明显高于农村133例5.9/10万,冠心病猝死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提示我们要降低冠心病猝死专率,必须长期的加强、二线防治,广泛长期进行培训标准化心肺复苏技术.

    作者:牟玉祥;吴德新;吕淑杰;赵东明;纪文新;崔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门诊挂号网络化管理实施体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已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现代化工具.我院1999年1月开始使用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中西药房等系统网络管理.通过1年多实际应用,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促进了医院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及科学化的管理.现将实施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家庭使用OTC莫入误区

    非处方(OTC)可由消费者直接使用,由于缺乏医药学知识,在用药过程中易形成误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为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非处方药将是社会药店药师的责任.1自我决定使用OTC药的因素经济是个人决定使用OTC药、处方药(Rx)的主要因素.例如,到医院排队挂号、化验、看医生的时间,工作时间损失的开支等.在支出费用相同情况下,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易采取到社会药店购买OTC药,其次是广告宣传和直接促销作用,这一点可刺激市场需求但同时也存在用药不安全隐患.

    作者:童宣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MRSA治疗药物概述

    当前临床上正面临着严峻的细菌耐药性挑战,耐药性自革兰阴性杆菌发展到革兰阳性球菌,由院内感染发展到院外感染.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自甲氧西林进入临床应用1年后(1960年)即被发现,几年内迅速传播,以及近十几年来,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VRE)的出现与传播,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抗感染药物.本文以MRSA治疗药物为重点作一综述.

    作者:罗春阳;陈孝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湿润烧伤膏加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15例临床观察

    本文对用湿润烧伤膏加云南白药治疗15例和对照组治疗的10例带状疱疹进行临床观察,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共观察25例有典型皮损和神经痛的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①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80岁,病程3-10天.皮损部位:前胸5例,胁肋3例、腰4例、背2例、三叉神经眼支1例.②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0-70岁,病程2-10天.皮损部位:面颈部2例,前胸4例,胁肋2例、腰2例.

    作者:陈瑛;张滨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几种减少蛋白尿的非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蛋白尿是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它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记,也是肾脏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蛋白尿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等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局部脂质代谢紊乱、免疫系统激活、生长因子及其它因子的异常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加速肾脏硬化[1].已有研究证实,蛋白尿程度与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2].因此,治疗肾脏病,积极处理蛋白尿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保兴;李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7例可疑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应用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WHO),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分型,初步研究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达特点,筛选有效的鉴别诊断标记物.材料方法:收集可疑为胸腺上皮性肿瘤27例进行HE染色形态学分类和CD45RO,CD20,CK1(细胞角蛋白低分子量)、CDh(高分子量),EMA(上皮细胞膜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某些需鉴别诊断加染了CgA(嗜铬素),Syn(突触素),S-100,CD5,TdT(末端转移酶)等.镜下观察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WHO分类,27例中胸腺瘤为17例(A型1例,AB型2例,B1型1例,B2型6例,B3型7例);胸腺癌5例(上皮样角化型癌3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类癌);生殖细胞肿瘤1例(精原细胞瘤);淋巴组织增生1例;恶性淋巴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纵隔硬化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中,除胸腺小体和部分梭形上皮外,基本上不表达EMA,而各型上皮对CKh有较强的表达.胸腺癌中,EMA表达有所增强.胸腺瘤中淋巴细胞大多数为CD45RO阴性,部分胸腺瘤中有CD20阳性细胞.17例胸腺瘤中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为52.9%,胸腺癌中发病率为0.结论:①胸腺上皮性肿瘤多见于成人.②在鉴别胸腺瘤与其他非上皮性肿瘤时,CKh比较理想,EMA基本无用.③出现B淋巴细胞的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关.

    作者:崔岩;常战平;李敏;李宁;高立永;张晓华;刘莉萍;高子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癫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癫痫患者治疗存在的问题,研究抗癫痫治疗的发展趋势,为癫痫儿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例癫痫患儿及其家庭就癫痫治疗现状、疗效、副作用、对抗癫痫药的希望及顾虑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对抗癫痫药进行药物流行病学评价.结果:200例癫痫患儿,年龄4月14岁,曾就诊于1-2家医院占23%,3-4家医院占40%,≥5家医院者占37%.曾用过中医中药或祖传秘方者占36%.15%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认为抗癫痫药有效、安全性高于其经济性者占99%,其中认为有效性重于安全性者占45%,安全性等于或重于有效性者占54%,首先考虑经济问题者为1%.结论:儿童癫痫治疗的迫切性强,家长对抗癫痫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要求较高,对经济性低.

    作者:黄亚玲;王涛;吴小艳;巫平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O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和CO产生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化酶(H0)异构酶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和C0产生在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血中COHb水平、门静脉压力(PVP)和血流(PVF)及平均动脉压(MAP).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小肠和脾脏中H0蛋白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脏中H0-1mRNA表达.结果:门静脉高压组血中COHb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与PVP呈正比,与PVF和MAP呈反比.假手术组:HO-2在肝脏实质细胞内呈弥漫性表达,在非实质细胞枯否细胞和星状细胞内也有表达,在脾脏红髓的窦内皮细胞和小肠浆膜层和肌层中也呈弥漫性表达,HO-1仅在肝脏的枯否细胞中表达,肝实质细胞中无表达,脾脏和小肠中HO-1的表达与HO-2表达相同;门静脉高压组:HO-2在肝脏和内脏中表达无明显变化,HO-1在肝脏中弥漫性表达,呈现上调,小肠中的表达也是上调的.结论:在正常时,HO-2蛋白主要由肝脏实质细胞产生,门静脉高压时,肝脏H0-1表达上调,其产生的一氧化碳(CO)可能在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对血管张力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秀梅;王天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反相HPLC法测定复方黄芩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芩液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ODS柱,以乙腈一甲醇0.2%H3PO1(10:3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设定在280nm,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55.2-441.6 μ g/ml,r=0.9999.本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易行.

    作者:褚克丹;沈小苹;邓诗珊;陈笑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不同外用剂型用-于创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不同外用剂型用于创伤治疗时的疗效.方法:制备rhEGF的水溶液剂、凝胶剂和乳膏剂,采用大鼠皮肤急性创伤模型和大鼠皮肤烫伤模型评估了不同剂型对创伤修复的效果.结果:采用rhEGF治疗对两种动物模型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rhEGF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创伤模型的终点愈合时间(p<0.05),但对烫伤模型的终点愈合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平均缩短1.2天,P>0.05);rhEGF可以明显提高烫伤模型愈合创面的质量;rhEGF不同外用剂型对两种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EGF可以有效促进动物的创面愈合,而剂型对疗效影响不大.

    作者:陆兵;谢英华;李京京;程度胜;朱厚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张糖和高张糖+激素降颅压脑保护作用评价

    通过对实验性犬脑出血模型,采用高张糖与高张糖+激素两种用法的降颅压作用,进行了比较观察,其结果显示:两种用法降颅压幅度及有效持续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降颅压时间仅2小时,并有反跳现象.

    作者:张英杰;王金告;冯殿福;马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联合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对27例各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作患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抗凝治疗14天.结果:本组女性17例(62.9%),血栓发生胆囊切除术后7例(25.9%),盆腔手术13例(48.1%),下肢和血管手术6例(22.2%),食管手术1例(3.7%).深静脉造影全肢型19例(70.4%),其他类型8例(29.6%).左下肢17例(62.%),右下肢10例(37.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符合率80%,26例治愈(96.3%).结论:女性胆囊切除术和腹盆部手术是下肢DVT的高危因素:DYT多发生术后2WK内,左下肢全肢型居多,深静脉造影可确诊,溶栓和抗凝治疗有效.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张卫国;杜英东;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癌阑尾转移1例

    患者,女,63岁,农民.因上腹胀痛,返酸1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4天入院.查体:上腹饱满,肝脾未及,上腹剑突下偏右轻压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震水音阳性,肠鸣音弱,肛诊无异常.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部肿物浸及胃浆膜层,并与胰腺被膜轻度粘连,腹膜、盆腔和肝脾未见异常,见阑尾末端质硬肿大,阑尾腔内可及3个约2cm粪石,根部正常,行胃癌根治术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胃低分化腺癌,阑尾转移性腺癌.

    作者:卞红磊;魏艳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