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可疑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崔岩;常战平;李敏;李宁;高立永;张晓华;刘莉萍;高子芬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 胸腺瘤, 胸腺癌, 免疫组化, 重症肌无力
摘要:目的:应用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WHO),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分型,初步研究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达特点,筛选有效的鉴别诊断标记物.材料方法:收集可疑为胸腺上皮性肿瘤27例进行HE染色形态学分类和CD45RO,CD20,CK1(细胞角蛋白低分子量)、CDh(高分子量),EMA(上皮细胞膜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某些需鉴别诊断加染了CgA(嗜铬素),Syn(突触素),S-100,CD5,TdT(末端转移酶)等.镜下观察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WHO分类,27例中胸腺瘤为17例(A型1例,AB型2例,B1型1例,B2型6例,B3型7例);胸腺癌5例(上皮样角化型癌3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类癌);生殖细胞肿瘤1例(精原细胞瘤);淋巴组织增生1例;恶性淋巴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纵隔硬化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中,除胸腺小体和部分梭形上皮外,基本上不表达EMA,而各型上皮对CKh有较强的表达.胸腺癌中,EMA表达有所增强.胸腺瘤中淋巴细胞大多数为CD45RO阴性,部分胸腺瘤中有CD20阳性细胞.17例胸腺瘤中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为52.9%,胸腺癌中发病率为0.结论:①胸腺上皮性肿瘤多见于成人.②在鉴别胸腺瘤与其他非上皮性肿瘤时,CKh比较理想,EMA基本无用.③出现B淋巴细胞的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痤疮临床治疗新进展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感染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清胶囊、甲硝唑、克林霉素、反式维A酸等治疗有一定疗效[1],本文综述痤疮治疗的新进展.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方红[2]等评价了第三代维A酸阿达帕林凝胶(adapalenegel,达芙文)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组40例采用0.1%阿达帕林凝胶涂患处,每晚用药1次.对照组26例,外用复方硫磺樟脑洗剂,疗程均为12W.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0%,显效35%,好转27.5%;对照组分别为15.4、23.1和34.6%.

    作者:廖名龙;黄成斌;胡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市售黄芪质量分析

    本文主要对市售黄芪中黄芪甲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市售黄芪中黄芪甲甙含量达到药典规定的较少,值得注意.同时为寻找合格的药源提供参考.1样品、仪器及试剂1.1样品:供试品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Var.mongholecus(Bge)Hsiaod的干燥根.

    作者:詹玉石;邢翠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庆大霉素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是否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并探讨细胞凋亡与庆大霉素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猪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与0.2-3.2mg/m1浓度的庆大霉素共同培养达24 96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庆大霉素对LLC-PK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抽提细胞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庆大霉素对LLC PK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庆大霉素具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结论:庆大霉素的肾毒性可能与其诱导体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凤娟;孙树汉;崔若兰;于光;傅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鼠H-2Dd基因的克隆及其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BALB/c小鼠H-2Dd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反转录PCR从BALB/c小鼠脾细胞基因组中,扩增H 2Dd的编码基因,插入克隆载体pGEM-T中.经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亚克隆法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pMSCV-H2Dd重组表达质粒,并经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用EcoR I和Xho I双酶切鉴定证实,克隆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克隆H-2Dd的编码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小鼠H 2Dd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HC分子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及临床移植的基因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岚晓;郭坤元;秦煜;李江琪;李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再通率及有创与无创再通指标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与冠脉溶栓的疗效及静脉溶栓无创再通指标的精确性.方法:将入选的15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男120例,女34例)分为静脉溶栓组和冠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经静脉注入尿激酶(150-200)×101U,冠脉溶栓组冠脉内注入尿激酶(20-90)×104U.冠脉再通静脉溶栓组采用有创与无创指标分别判定,冠脉溶栓组采用有创指标判定.结果:静脉溶栓组无创指标判定73例再通,再通率64%,有创冠脉造影判定68例再通,再通率60%,二者临床符合率84%:冠脉溶栓组有创冠脉造影判定30例再通,再通率75%.结论:溶栓治疗疗效可靠,无创指标判定静脉溶栓再通较为精确.

    作者:张孝忠;彭整军;高光华;肖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反相HPLC法测定复方黄芩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芩液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ODS柱,以乙腈一甲醇0.2%H3PO1(10:3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设定在280nm,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55.2-441.6 μ g/ml,r=0.9999.本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易行.

    作者:褚克丹;沈小苹;邓诗珊;陈笑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诊治体会

    患儿:男,36天,因呕吐一周入院,入院前3天未解大便.急诊入院,查体:消瘦、脱水貌.腹软,见胃蠕动波:触诊右上腹可摸到橄榄状坚硬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弱.经补液,纠正酸中毒,止吐,增加胃动力等治疗2天,仍呕吐未缓解.行钡餐检查示:先天性幽门狭窄.术中探查:见小量淡黄色腹水,肥厚,苍白的幽门管.肥厚幽门长约2.8cm,宽1.6cm.大小肠空虚,肠管无扩张.行肥厚幽门环形肌切开术.术中注意勿伤及粘膜.出院3月随诊,症状消失,营养状况改善,发育正常.

    作者:黄钟义;杨庆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区10年冠心病猝死的动态趋势分析

    目的:对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冠心病猝死进行10年动态趋势分析.方法:按WHO-MONICA方案和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编印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手册>要求进行.结果:10年(1984-1993年)监测人群总数为622万人,平均年监测人数为62.2万人.10年间共发生冠心病猝死465例,总猝死专率为13.1/10万,标化猝死率为15.5/10万,男性标化猝死率为16/10万(294例),女性标化猝死率为10/10万(171例),男女之比为1.7:1(P<0.05).冠心病猝死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城市332例8.2/10万,明显高于农村133例5.9/10万,冠心病猝死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提示我们要降低冠心病猝死专率,必须长期的加强、二线防治,广泛长期进行培训标准化心肺复苏技术.

    作者:牟玉祥;吴德新;吕淑杰;赵东明;纪文新;崔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张糖和高张糖+激素降颅压脑保护作用评价

    通过对实验性犬脑出血模型,采用高张糖与高张糖+激素两种用法的降颅压作用,进行了比较观察,其结果显示:两种用法降颅压幅度及有效持续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降颅压时间仅2小时,并有反跳现象.

    作者:张英杰;王金告;冯殿福;马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误诊原因分析

    睾丸扭转并非罕见,依靠病史、症状、发生部位等诊断并不困难.由于基层或非专业医师缺乏对本病的了解和认识,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就近年临床上见到的典型误诊病例列诸于此,与同道们讨论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李传成;施国君;于海逸;杜鹏;薛义峰;张呈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7例可疑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应用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WHO),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分型,初步研究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达特点,筛选有效的鉴别诊断标记物.材料方法:收集可疑为胸腺上皮性肿瘤27例进行HE染色形态学分类和CD45RO,CD20,CK1(细胞角蛋白低分子量)、CDh(高分子量),EMA(上皮细胞膜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某些需鉴别诊断加染了CgA(嗜铬素),Syn(突触素),S-100,CD5,TdT(末端转移酶)等.镜下观察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WHO分类,27例中胸腺瘤为17例(A型1例,AB型2例,B1型1例,B2型6例,B3型7例);胸腺癌5例(上皮样角化型癌3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类癌);生殖细胞肿瘤1例(精原细胞瘤);淋巴组织增生1例;恶性淋巴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纵隔硬化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中,除胸腺小体和部分梭形上皮外,基本上不表达EMA,而各型上皮对CKh有较强的表达.胸腺癌中,EMA表达有所增强.胸腺瘤中淋巴细胞大多数为CD45RO阴性,部分胸腺瘤中有CD20阳性细胞.17例胸腺瘤中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为52.9%,胸腺癌中发病率为0.结论:①胸腺上皮性肿瘤多见于成人.②在鉴别胸腺瘤与其他非上皮性肿瘤时,CKh比较理想,EMA基本无用.③出现B淋巴细胞的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关.

    作者:崔岩;常战平;李敏;李宁;高立永;张晓华;刘莉萍;高子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四纸片快速同时过筛检测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同时快速筛选出产ESBLs和AmpC酶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及时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他定、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氨曲南)四纸片琼脂扩散法,根据适当距离间纸片抑菌的协同及拮抗作用判断结果.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23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46株单产ESBLs(19.3%),72株单产诱导AmpC酶(30.3%),16株同时产ESBLs和诱导AmpC酶(6.7%),有20株为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8.4%).单产ESBLs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高(35.8%),单产诱导AmpC酶率以铜绿假单胞菌高(80.8%),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诱导AmpC复合酶率及疑似去抑制持续高产AmpC酶率明显高于其它菌(分别为16.3%、25.0%).增加头孢曲松和氨曲南2种基质,ESBLs、诱导AmpC酶、ESBLs/诱导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9.0%、12.5%、18.7%.4组产酶菌对抗生素均有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产ESBLs和诱导AmpC酶复合酶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产ESBLs菌.结论:本方法不仅能准确、快速区分产ESBLs和产诱导AmpC酶菌,并能同时检出产这2种酶菌株.产不同β内酰胺酶的细胞在耐药谱上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刘建栋;孙明洪;吕火祥;沈蓓琼;俞晓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17例报告

    我科自1992年8月至2001年8月收治17例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患儿.为吸取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个月至11岁.胃复安引起9例,复方氯丙嗪引起4例,氟哌啶醇引起者4例(原发病均为多发性抽动症).1.2用药途径、剂量为每次0.8-1.7mg/kg,均在注射1次后出现症状,注射后至出现症状的时间为30分钟-1小时;口服5例,剂量为每次0.5-1mg/kg,每日2-3次,均在48小时内发病.

    作者:杨昭华;王雷生;黄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8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瘘在解剖上是指冠状动脉主丁或分支与左右侧心腔、肺动脉主干或冠状静脉(或冠状窦)相连接的畸形[1].本病大多数为先天性疾患.现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男6例,女2例,年龄5-55岁,临床表现为自幼活动后胸闷、心慌、乏力4例,间断心悸I例,有心肌梗塞史2例,平时易感冒1例.全部病人均无紫绀、咯血及蹲踞现象.查体:胸前区可触及震颤1例,听诊闻及柔和连续性杂音4例,收缩期杂音1例,脉压差增大(>50mmHg)者3例,周围血管征2例,脉压差增大者排除主动脉瓣病变、甲亢、贫血等其它因素.

    作者:黎明江;江洪;杨新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纳洛酮抢救新生儿窒息15例分析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均为足月产儿.体重>2500g.孕妇患妊高征5例、先心1例,胎盘异常2例,胎膜早破脐带脱垂1例,均发生宫内窘迫.有产前应用杜冷丁、冬眠灵药物史者9例,余6例未用药.出生后患儿重度窒息10例,轻度窒息5例.呼吸微弱5例,无自主呼吸10例,心率<100次分10例,四肢肌张力松驰11例,对外界刺激无反应8例.

    作者:王保卫;刘清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士长怎样进行人才管理与使用

    人的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管理的五大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中,对人的管理是首要的和为基础的.良好的管理效果离不开各类人才的科学管理.护理管理过程中也同样如此.要保证科室管理控制系统正常惯性运转,使各项工作,医护质量达到高水平、高效率,护士长首先要做的是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的管理和教育.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进行施教.

    作者:纪瑞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医疗改革逐步深入,医院已经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福利事业型模式,而被推向市场.从多年市场经济医疗服务规律中显示出医院兴衰的关键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适合发展形势,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患者心理和需求,就能生存和发展,反之亦然.面对激烈竞争势态,医院药学的发展同样面临竞争机制的挑战,现就新形势下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应具备的素质,难点与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孙佩芳;靳颖华;史爱兰;齐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的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将我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肥厚426名患者的治疗分析.其中男262人(61.50%),女164人(38.50%).高血压病Ⅱ期217例(50.94%),高血压病Ⅲ期209例(49.06%).各年龄组的分布见表1.

    作者:刘国庆;吴德新;王守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杜仲叶提取物防治骨质琉松症药效成分及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症(0P)的药效成分与作用机理.方法:从杜仲中提取五个极性不同的部位(极性由低到高为Ⅰ、Ⅱ、Ⅲ、Ⅳ、Ⅴ):采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与在体动物的试验方法,测定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四唑氮比法色(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A值);检测在体动物ALP、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密度(BMD)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实验,Ⅰ、Ⅱ提取部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值及ALP值均为P<0.05.在体动物实验,Ⅰ、Ⅱ提取部位与手术对照组比较ALP和TRAP值均为P<0.01;BMD值P<0.05.其它部位效果不明显.结论:Ⅰ、Ⅱ提取部位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ALP分泌,增加OP动物的骨密度,减少骨破坏,加强骨稳定.

    作者:胡金家;王曼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柴胡注射液穴注风池穴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

    笔者2年来采用柴胡注射液穴注风池穴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全部为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小年龄27岁,大年龄59岁,病程短9天,长12年,疼痛部位:左侧26例,右侧23例,双侧11例.经检查均未发现有项强、眼底变化及血压偏高等现象.

    作者:田明萍;肖宝香;田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