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下注射吗啡抢救急性左心衰1例

方毅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60岁.因发作性胸闷2 日来院.胸闷无明显规律,不伴发心悸、出汗.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多年,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及复方丹参片,否认糖尿病及哮喘病史.查体:体温36.6.C,脉搏79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70/100mmHg,神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浊音界饱满,心率79次/分,S1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浮肿.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置米索在人T流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E1衍生物,性质稳定,能促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使胶原纤维降解,纤维组织软化使宫颈内口松弛达到药物扩宫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米索前列醇促宫颈软化宫口松驰的临床价值,对60名早孕妇女阴置米索,观察其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与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秀琴;尉凤琴;刘爱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是目前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1].本文旨在评价小剂量UK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9-2001年间住院,符合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年龄41-75岁,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神经功能缺损符合颈内动脉供血区,瘫痪肢体肌力0-3级,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无糖尿病病史,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头颅CT扫描无出血及低密度影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UK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4.32±7.87)岁,发病时间(4.31±2.33)小时,伴发高血压病7例,血压150-178/73-100mmHg;高脂血症11例.

    作者:王瑞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面、手部非III度烧伤磨痂术预防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

    面、手部非III度烧伤(深II.或深II.、浅III.混合分布称混合度,下同)常规方法治疗自然愈合后往往形成瘢痕增生或挛缩畸形[1].我科自1999年8月以来采用伤后24小时内对面、手部非III.烧伤创面行磨痂手术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才远;毕庆霞;陈平;周爱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医护质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改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医院在规模建设、设备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加速了发展.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文化层次的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但是在部分医院,目前的医疗质量还不尽人意,其涉及医护质量有关的纠纷不断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影响、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因素外,部分医院的管理和部分医务人员医疗基础质量的低下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树棠;苏彦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盆腔结核误诊的原因(附39例临床分析)

    盆腔结核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生殖器官炎症之一,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也可见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其基本病变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增生3种基本变化,但有其特殊性,常形成包裹性囊肿、干酪样坏死灶及粘连性包块.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及一般炎症包块,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近十年来误诊的盆腔结核3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梅;陈芳兰;张淑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疑难皮肤病的中药治疗

    1瘀积性皮炎患者,男75岁,退休职工,在1989年发现双胫前侧皮肤病变,渐趋加重,但没有重视,未进行治疗.去年曾多次在私人诊所服用中药汤治疗无效.于2001年4月17日在本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时被确诊为:淤积性皮炎.经口服:西可伟l0mg QD、艾洛松,PS霜膏外用无效于2001年6月7日入院后来中医科治疗,笔者用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法,自拟方药,病人口服28付汤剂后两胫前皮肤出现的凹陷性水肿、红斑和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无弹性、糜烂、丘疹、小疱、渗出、搔痒症逐渐消退、消失,直至痊愈.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汉、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测定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有关银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研究.结果众所不一.笔者采用ELISA法对5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汉族30例,维族20例)血清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进行了检测,以便探讨新疆地区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状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华;普雄明;魏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弊端与防治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作者根据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浅静脉置管也存在着某些弊端,轻则引起局部疼痛,重则拔管后形成静脉炎,为避免这并发症,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防护措施.

    作者:魏素华;孙培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患者335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10月至2001年7月,对3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治疗比较,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3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197例,女138例:年龄35-68岁,平均54.5岁.1级68例,2级204例,3级63例.方法:将332例随机分成3组:①卡托普利组(卡组)62例,用量50-75mg/d.②硝苯地平(硝组)组67例,用量40-90mg/d.

    作者:茹超;杨成;赵景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1 头孢菌素的抗菌机理头孢菌素抗生素和青霉素母核不同,但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通过干扰细胞的细胞壁合成,加速细胞壁破坏而起杀菌作用,均有抗菌谱广、高效、抗菌活力强,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比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约为青霉素的1/4,尤其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较青霉素少,使用较安全.

    作者:朱彦彬;张玲;王惠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我院近年来收治小儿呼吸道异物61例,均在静脉全麻加表麻下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行异物取出术,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其中男39岁,女22例.年龄1-6岁.气管异物16例,支气管异物45例.异物种类以花生米、瓜籽等植物性异物为主.

    作者:温明武;张书红;吕新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7例临床与动态心电图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VMC)已成为常见病.1992年1月至1998年10月笔者对5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及ST-T改变进行监测,现将临床及心电图特征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

    作者:孙梅朵;张扩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创伤性口腔粘膜溃疡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创伤性口腔粘膜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粘膜病之一,老年人更为多见.该病的临床特点是疼痛,尤其是进食时,1992-2000年,我科诊治该病患者72例,年龄54-78岁,男、女无显著差异.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

    作者:杨云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几种主要来源的生物药物的研究前景

    生物药物是泛指包括生物药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各种海洋生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重要来源,如用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得的微生物或其他细胞原料等.

    作者:藏莹安;赵传壁;夏艳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

    1996-2001年我院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经钻孔外引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均可追问到外伤史.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0-85岁,平均64.3岁,右侧12例,左侧9例,双侧3例;血肿量少30ml,多110m];受伤就诊时间短1个月,长4个月:血肿部位位于额顶部或额颞顶部.

    作者:贾继强;王绪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1例抢救体会

    1995年5月至2000年7月我院共抢救了21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儿,现回顾性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患儿,男12例,女9例,年龄1个月-9岁,所有患儿均因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高的食品而引起.口唇、指(趾)甲紫绀21例,面色紫绀16例,呼吸困难6例,恶心、呕吐16例,腹痛12例,头痛、头晕6例,昏迷1例.全部患儿均在食用可疑食品后约10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且同食者有紫绀等类似症状.

    作者:孙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侧前方减压椎体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是骨科常见的创伤之一,70年代以后,由于X线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CT及MRI的应用,使人们对脊椎骨折中脊髓神经所受打击或压迫的因素大多来自硬脊膜前方获得了公认.许多作者主张采用椎管前方或侧方减压[1 6],并报道其各自术式和效果.我院于90年代设计了经椎弓根椎体后份切除减压椎体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24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光群;高明超;刘疆;胡占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体会

    环丙沙星属喹诺酮类抗生素,为喹诺酮类第三代,还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此类药物在幼年动物实验中可引起软骨、关节损害,故曾规定孕妇与未成年小儿禁用此类药物.但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医院、资料证实,很多小儿接受此类药物治疗,未出现类似副作用.近3年,我院儿科应用此类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取得较优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及病例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戚懋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的几点体会

    1一般饮食规律地进食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患者入院后即根据其标准体重、现有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的饮食量.严格控制单糖和双糖,如蔗糖、蜜糖及各种糖果等.若空腹血糖大于1.1mmol/L,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则减少至50%,但每日摄入应大于130g.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每日摄入约25g.

    作者:熊英;熊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相关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0例CPHD患者血清中T:3、T4、TSH、RT、FT3和FT4值的变化.结果:CPHD不伴右心衰竭(RHF)者上述检测值均正常:伴有RHF者T,均降低并随RHF加重而加重:RT350.00%增高,FT3350.00%降低;T4 11.11%降低,FT419.05%降低;TSH均正常.结论:TH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CPHD者RHF严重程度的指标,对其治疗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黎少青;黎少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