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体会

赵圣燕;李霖;戴建溪

关键词:
摘要: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中间综合症(intermediate syndrome,IMS)是AOPP呼吸衰竭新类型.我们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了IMS的早期诊断体会.AOPP除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外,还可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因其在发病时间上居于前两者之间,故命名为IMS.1998年Feng sheng He己制订出IMS的诊断标准[1],①确切的服用有机磷农药史;②肌无力发生于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4d:③急性胆碱能症状已控制,患者神志恢复清醒;④肌无力或麻痹:主要为屈颈肌,四肢近端肌肉、颅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和(或)呼吸肌;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不伴感觉障碍;⑥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⑦肌电仪高频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呈波幅进行性递减.根据以上诊断标准,IMS诊断较为容易,其中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持续性减低及特征性的肌电图改变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指标.但要做到IMS早期诊断要注意IMS早期的不典型表现:颅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无力,表现为睁眼困难,复视,张口、咀嚼、吞咽、伸舌困难、声音嘶哑、不能转颈耸肩等运动障碍;屈颈肌及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平卧时不能抬头,上下肢胎举困难,肌力下降;呼吸肌无力,表现胸闷、气喘、肺呼吸音减低,呼吸肌动度减弱.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增液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习惯性便秘120例,临床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男36例,女84例.年龄16-78岁,平均43岁.病程1-12年.主要症状:腹胀腹痛,大便秘结.平均2-4天排便1次.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尿少,舌红少津,脉细数.饮食习惯:喜食辛辣46例,多主食、少蔬菜74例.2 用药及结果增液汤:为玄参50g,麦冬24g,生地黄24g,辅以麦冬、生地养阴清热润燥.随症加减,如伴有咳嗽气喘加杏仁6g,左下腹痛可及肠形加大黄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分数次饮服.10天为1疗程.佐以生活和饮食调节.

    作者:李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硫酸镁加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入院24小时内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或猝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急性期QT离散度(QTd)异常增大密切相关,若在AMI早期的QTd异常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改善近期预后很有益处.本文采用硫酸镁加极化液治疗AMI对早期QTD的影响及其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临床观察和探讨.

    作者:于景彬;苏华;孙峰;宋媛媛;张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附40例分析)

    总结我院1985年至1999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老年非霍奇金氏淋巴瘤40例,现将其治疗特点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本组40例病人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0-70岁,平均63岁.1.2 病理组织学分类:按国际分类,本组40例病人,低度恶性7例,中度恶性12例,高度恶性8例,13例不能分类.1.3 临床分期:按Ann-Arbor临床分期,Ⅰ期9例,占22.5%,Ⅱ期6例,占15.0%,Ⅲ期13例,占32.5%,Ⅳ期12例,占30.0%.

    作者:董世兰;管同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钾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 Potassium,简称DP)是由Navarti s公司开发的,商品名为Cataflam,diclofenac,resinate,GP45840-13,Volatren Rapid,Voltaren-XR.它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而副作用小的优点[1].本文就双氯芬酸钾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研究进行了综述.1 药代动力学特征双氧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简称DS)的药理、药代动力学等已有比较详细的综述[2,3].普遍认为DS的药效与其抑制前列腺素等合成有关,它是环氧化酶的强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前列环素以及血栓素产物的合成.DP与DS分别为双氯芬酸的钾和钠盐,其药理作用相同,主要不同在于前者的水溶性大于后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药物制剂起效时间的不同以及临床应用的不同.

    作者:符旭东;李海萍;付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的存在优势及护理要点

    门诊是一种既能达到治疗目的而又方便、节约、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的服务形式.我院从1998年成立独立的门诊输液室,门诊输液人数日趋上升,从开始的日平均90人/次到目前的230人/次,从数量上可以看出门诊输液已成广大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1 存在优势①控制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医疗费用的飞速上涨,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这种负担,一些患者宁愿采取门诊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门诊输液的治疗,减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慢性病在其康复前出院转为门诊治疗;一些诊断明确的疾病,比如:突发性耳聋、上呼吸道感染、脑血管病、泌尿系感染等都可能采取门诊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使医疗费用大大降低.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颈椎病与心悸胸闷胸痛的关系

    近2年在我院就诊的心悸、胸痛、胸闷患者54例.男10例,年龄29 51岁.女44例,年龄29 55岁.曾在它院多次就诊,症状不能缓解.心电图、活动平板及心脏彩超均无异常发现.故进一步检查发现颈椎病变.如下表所示.颈椎3 7椎间孔狭窄为首位,其次4-5椎间孔狭窄,第三位关节增生及颈椎排列较直,同时有椎间孔狭窄.治疗:54例患者按颈椎病治疗,给予按摩、牵引、活血等治疗,症状消失.

    作者:吴德新;张延军;张远卓;王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升降式烧伤隔离护架

    旧式烧伤护架不能直接观察创面,更换体位不便,我们对其进行设计和改造,现将护架的制作方法和优点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烧伤护架为镀锌管,长度和宽度同床相等,由床、护架、丝杠、螺母和灯泡组成(附图),选材可用2厘米镀锌管,焊接成从床面高度1.4米的椭圆型护架,底部用螺丝固定在床面上,护架的床头、床尾各有一根螺母丝杠,可升降灯炮,根据床长度,在横杠上固定二块木板,上面按放灯,二排共20个.顶部用三合板遮盖,周围用纱布围成床罩.

    作者:陈秀珍;马延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持续滴注氟脲脱氧核苷不良反应观察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9年以来我科接受联合化疗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8例共21疗程.胃癌5例,大肠癌3例,男6例,女2例,平均54岁,KPS评分均为60分以上,无化疗禁忌症.1.2 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采用DF方案化疗,DDP40mgd1 3FUDR500mg/d 24h持续滴注,其中持续120h者3疗程,96h者7疗程,72h者11疗程共21疗程.FUDR化疗同时给予CF100mg/d静滴,CF与DDP从外周静脉滴注,均在1h内滴完,氟脲脱氧核苷FUDR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并由微量泵控制匀速持续滴注.1.3 判断标准根据 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及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刘欢年;杨静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BACTEC-TB检测仪行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

    用BACTEC-TB检测仪行结核分枝杆菌对氨基水杨酸(PAS)、卡那霉素(KM)和氧氟沙星(OFLX)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观察其结果与传统L J法的符合性及药物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选定合适的浓度.1 材料与方法132株结核分支杆菌取自1998-2001年门诊及住院肺结核患者,其中原发耐药42株,耐多药28株.BACTEC-TB检测仪12B培养瓶均购自美国BD公司.12B培养瓶内含药浓度为PAS2 μ g/m1、4μg/ml、10 μ g/m1.KM2.5 μ g/m1、5 μ g/m1、10μ g/ml.OFLX5 μ g/ml、10 μ g/ml、20 μ g/ml.改良L-J培养基耐药界限浓度为PASl μ g/ml、KM5 u g/ml、OFLX5ug/ml.BACTEC-TB检测仪药敏试验按推荐方法进行,L-J法药敏试验按<结核病诊断学检验规程>进行.

    作者:邹明远;岳志国;刘广德;田艳生;汤桂梅;崔幸琨;冯增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O2激光配合中药熏洗及免疫疗法治疗尖锐湿疣500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1995至1999年采用CO2激光配合中药熏洗及免疫疗法治疗尖锐湿疣5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300例,女200例,年龄14-72岁,平均27.5岁.病程短15天,长13个月,半年以内者400例,占80%.有非婚性接触(或配偶患同样疾病)者200例.其中同时患淋病19例,占3.8%.曾经患过淋病者85例,占17%.1.2 发病部位:尖锐湿疣的好发部位男性多分布于阴茎冠状沟,包皮系带两侧,分别为154例及125例,且多为包皮过长;女性患者则分布于小阴唇、尿道外口、阴蒂及子宫颈;多部位发疹者180例,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有少数出现瘙痒感;女性患者出现白带增多伴恶臭.

    作者:史存莲;李正洪;陈勐;张辉;何先秀;玉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64例观察

    我院从2000年2月2001年8月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的标准,对来院门诊就治病人进行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128例患者,实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其中宫颈轻度糜烂31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单片型50例,颗粒型14例.年龄22-52岁,平均31±6.5岁:对照组64例中宫颈轻度糜烂30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 单片型48例,颗粒型16型,年龄20岁-56岁,平均33±7.1岁,两组有可比性.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护理

    阴式子宫全切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至2000年我科共施行阴式子宫全切32例,年龄37-68岁,平均46±3.1岁.术前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妊娠3个月,活动度好,边界清楚,且双侧附件正常,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作者:曹红莲;万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5例胰腺癌手术治疗探讨

    笔者采用手术治疗65例胰腺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现将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从65例发病情况分析,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2岁,以50-70岁发病者占85%,其中胰头癌51例,胰体癌14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表现有腹痛10例,轻、中、重度黄疸33例,低热3例,明显腹胀9例,少量腹水3例,腹部触诊、B超和CT检查发现有腹部包块7例.

    作者:肖新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8例报道)

    笔者对1998-1999年收治的8例血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血源性脑脓肿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12-78岁,平均42岁.症状为发热4例、头痛7例、局灶症状3例、癫痫3例、昏迷3例、Weber氏综合症2例、合并皮肤脓肿2例、合并肺部炎症4例、合并肾移植3例、血小板减少1例.入院时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3 5分3例、6-8分2例、13分2例、15分1例.头颅CT 7例显示:颅内多发大片混杂密度病灶,以低密度病灶为主,注药后可见多发囊性病灶呈环状强化,中线结构移位.1例为额叶皮层环状强化小病灶.MR 17例显示:颅内多发混杂信号,长T,T2为主,少量短T1信号.注药后病灶呈环状强化.

    作者:艾泉山;刘绍光;柴万兴;马骥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体会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中间综合症(intermediate syndrome,IMS)是AOPP呼吸衰竭新类型.我们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了IMS的早期诊断体会.AOPP除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外,还可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因其在发病时间上居于前两者之间,故命名为IMS.1998年Feng sheng He己制订出IMS的诊断标准[1],①确切的服用有机磷农药史;②肌无力发生于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4d:③急性胆碱能症状已控制,患者神志恢复清醒;④肌无力或麻痹:主要为屈颈肌,四肢近端肌肉、颅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和(或)呼吸肌;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不伴感觉障碍;⑥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⑦肌电仪高频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呈波幅进行性递减.根据以上诊断标准,IMS诊断较为容易,其中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持续性减低及特征性的肌电图改变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指标.但要做到IMS早期诊断要注意IMS早期的不典型表现:颅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无力,表现为睁眼困难,复视,张口、咀嚼、吞咽、伸舌困难、声音嘶哑、不能转颈耸肩等运动障碍;屈颈肌及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平卧时不能抬头,上下肢胎举困难,肌力下降;呼吸肌无力,表现胸闷、气喘、肺呼吸音减低,呼吸肌动度减弱.

    作者:赵圣燕;李霖;戴建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应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植根于我国的中医药学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凝聚着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对于人类文明的一份不朽的贡献.数千年的实际应用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居住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如:藏、蒙、苗、维吾尔、傣族等亦借鉴中医药学体系,结合各自的经验及特点,创立了各自的医药理论体系.中医中药及民族医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功不可没.我国幅源辽阔,地形气候条件多样,天然药物资源较为丰富.已查明可供药用的植物有11118种,动物为1574种,矿物80种[1].我们祖先历代积累的宝贵经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为我们继往开来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我国药学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者:张虹;柳正良;王洪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

    纤维化淤胆性肝炎(fibrosing cholestatichepatiti s,FCH)是继发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一种特殊致死的病毒性肝炎,随着器官移植术特别是肝、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日渐受到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现综述如下.1 病因FCH先报道发生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甲氨蝶蛉、强的松等)治疗的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transplantation,OKT)受者[1],随后表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移植亦可发生.已证实引起肝组织损害的病毒不单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亦可是丙型肝炎病毒(HCV)[4,5].由此认为FCH的致病因子是免疫抑制剂与HBV或/和HCV感染协同作用的结果.鉴于FCH可发生于并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AID患者[6],表明免疫抑制剂并非是导致FCH发生的必备的致病因子,有可能作为一种加强因子.

    作者:任星峰;陈寿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动态浊度法定量测试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目的:考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2部收载的动态浊度法进行试验.结果:将乳酸环内沙星注射液进行240倍稀释时,用定量仪测试效果满意.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测试浊度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顾炳仁;钱树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定位诊断胰岛细胞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定位的佳方法.方法:对1966-2000年我院收治的17例胰岛细胞瘤病人进行术前B超、CT及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三种检查方法定位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岛细胞瘤的定位准确率达91.7%,远远高于术前B超的58.8%及CT的66.7%.结论: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定位诊断胰岛细胞瘤的佳方法.

    作者:马冲;季德刚;郑泽霖;王大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

    本文收集本院1995-2001年9月经CT检查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3例,以探讨CT对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和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对33例胸腰部损伤经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病人作了CT检查,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20 68岁,平均36岁.临床上出现疼痛16例、双下肢瘫痪3例、双下肢麻木14例、排尿困难2例.采用GE40001全身CT机仰卧位扫描.层厚5mm,层距5mm.

    作者:杨爱国;张仁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