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钦;王朝阳;梁再跃;陈才平;朱亚中;冯水云;谭俊铭;吴群峰
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突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但使用CAI课件时还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秦冬梅;许玉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急性期多易合并各系统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9.04%-48.28%[1],从2002年以来,我科共收住院脑出血病人122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25例,占同期住院脑出血病人的20.6%,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晓莉;黄永锋;蔡迁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变化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分别对35例急性脑梗死(ACI组)、30例多灶性脑梗死(MFCI组)患者外周血β-TG、PF4进行检测并将各梗死面积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CI各梗死面积有6-72h β-TG、PF4均高于对照组(p<0.01),β-TG高于MFCI组(P<0.01),MFCI组PF4高于对照组(p<0.01),7天后ACI各梗死面积组PF4含量仍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各梗死面积组间β-TG、PF4含量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在脑梗死发病初期,β-TG、PF4参与急性血栓形成过程,β-TG、PF4的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范围大小无相关性.
作者:余能伟;罗永杰;杨友松;刘洁;韦永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报告16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讨论本病的CT论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①病变双侧缘垂直于胸膜的刀切样平直边缘,病灶呈方形;②病变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低,病变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但较模糊;③胸膜反应明显,且较广泛增厚;④病变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表现;⑤抗炎治疗后,病变明显吸收缩小;⑥同时认为末梢支气管粘膜潴留形成痰栓是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王国庆;宿洪金;杜金玉;石国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艾洛松霜联合电子止痒器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艾洛松霜联合电子止痒器和艾洛松霜对照组.治疗1,2周后分别作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1周后总有效率为52.0%,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瘙痒症状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1),2周后总有率为80.0%,瘙痒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p<0.001).结论:艾洛松霜联合电子止痒器治疗湿疹的疗效高于单独外用艾洛松霜.
作者:田蕾;段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人害怕,医生更怕,然而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和病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工作在基层医院,用前列地尔治疗过十几例糖尿病足,效果较好,深有体会,现将体会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戴树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快学科建设,为医院注入新的活力,是医院上水平,出成果、出人才,创效益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院各级领导重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使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九五期间,承担课题312项,通过市级成果鉴定66项,其中达国际领先水平6项、国际先进水平28项、国内领先32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8项、局级奖16项;填补天津市空白82项;主编学术专著27部;国际学术刊物25篇;国内核心刊物819篇;国内省市刊物424篇.重点学科建设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做好科研管理,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科建设.
作者:孙忻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人约为14万,年死亡率为20.4/10万,约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50%,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1].在众多的疗法中,综合治疗已被广泛认可.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瘤体生长、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等作用,而中医药作用途径及机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就此对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叶丽红;吴勉华;周仲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大组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为及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应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显示治愈率高而疗程短.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确诊念球菌性阴道炎者,采用硝酸益康唑栓与α-2a重组人干扰素(奥平栓)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每日1次阴道塞药.结果:临床治愈率达86.76%,联合应用治疗较单纯用药法优越.结论:联合用药方法简单而疗程短,疗效显著患者易接受.
作者:孙荣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69例先心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1-35℃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7-9kPa,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2例术后36-48h出现脑空气栓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2周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药物治疗得以纠正.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作者:薛涛;张孝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为使急症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许多大型医院相继建立了急救部或急救中心,为急诊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急救事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服务质量上都上了新的台阶.急诊检验科作为急救工作的辅助科室,仪器设备相对陈旧,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松散,已不能适应现代急救中心发展的需要.急诊检验科呼唤其管理模式的更新.这就要求检验科管理者本着以人员管理为中心的原则,切实把好质量关,为临床的急救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韩颖杰;陈静;寇新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置管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康复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2003年7月对38例重型颅脑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媚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浅静脉输液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状态,易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实行系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体会如下.
作者:任敏;田素香;廉德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食品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我们于2002年度对我区从事食品及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并作血清学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少杰;刘锦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我院自1992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穿孔的患者56例,现就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损害为主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又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由于该病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病因及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明了,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预防措施,因此,对于SARS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杜瑞清;张荣霞;孝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本文分析了42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占同期脑梗塞患者总数的9.嬲.以老年人为多,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非瓣膜病的房颤,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为主要表现.本文结合文献讨论了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CT表现及临床.
作者:金梅香;胡伟红;李凇;于燕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是早被确认的蛋白激酶之一.Nishizuka等在1977年首先将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激酶确认为PKC,发现它具有组蛋白激酶活性,并能被限制性蛋白水解酶所激活.目前的研究证明,PKC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表达、膜转运和信号转导等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作者:韩梅娇;赵辉;宁小宁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吡哌酸是临床使用疗效确切的化学合成药.给药途径及剂型主要是口服片剂,吡哌酸滴耳液仅作为一种试制新剂型应用于临床,它对绿脓杆菌和对其它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中耳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经患者耳内取菌后分离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中耳炎也有明显疗效.
作者:姚琪;郑博秀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方法:对48例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的MUNSH总分、正性因子分和认知功能显著降低,而负性因子分显著增高;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及记忆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发梗死的患者的智商、记忆商和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单发梗死者.左侧病变者主观幸福感低于右侧病变者.结论: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均降低,且受病变的部位和数量及范围的影响.
作者:娄振宇;周明慧;杨丽欣;刘玉珍;芮德源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