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程;王如文;蒋耀光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吞咽梗噎感8个月于1998年5月入院,无声嘶,颈部未扪及包块.胃镜:会厌部、食管开口右侧壁见桑椹状结节,食管开口呈不规则孔隙状,有菜花物阻塞.
作者:郝明;郑志诚;孙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1995年-2003年,我院血管外科积累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找寻血管专科疾病的诊疗规律,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对1585例各类血管外科疾病患者,根据临床疾病特点,分别采用血管外科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本组1585例,手术治疗758例,占47.82%;住院保守治疗129例,占8.14%(含溶栓治疗);门诊随访治疗987例,占62.27%.结果:使96.78%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控制和缓解.结论:针对不同的血管疾病,采用恰当的血管外科手术和血管外科非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血管疾病,明显控制和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金辉;胡中;钱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喉咽部和颈部疾病在术前和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537例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对引起6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前因素36%(25/69):异物阻塞及喉头水肿;术后因素64%(44/69):舌后坠、血肿或软组织水肿、喉咽腔狭小、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喉水肿、声带水肿、喉炎、气管软化、气管痉挛、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所致呼吸道梗阻因素是多方面的,术中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病情观察对预防呼吸道梗阻起关键作用.对危重患者应及时果断解除梗阻,预防性气管插管是减少术中窒息有效措施.
作者:张学辉;黄健男;彭树文;占顺堂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伴发的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组(有攻击行为)43例,疾病对照组41例,健康对照组1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①研究组的COM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在疾病症状(敌对性、情感平淡)及认知功能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其COMT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者不同.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作者:李华芳;朱砾;马金云;张野;谢斌;顾牛范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对注射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方法自拟,护理质量以病人满意度、护士出勤率及操作考试合格率3个指标来反映,其中病人满意度由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获取,护士出勤率及操作考试合格率由常规方法计算.结果: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自1998年-2001年在门诊注射室实施4年来,病人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护士出勤率提高(P<0.005),而操作考试合格率无差异.结论: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量化管理出成效.
作者:韩雪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加强药品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确保患者医疗质量及安全的重要基础,药库管理又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疗养院的工作性质不同于治疗医院,因此疗养院的药库管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疗养院的药库管理,我谈一点体会,与同行商榷.
作者:王贞丽;莫宗琪;于文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切开术(EST)及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B超或CT提示均有胆总管高压或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并胆囊结石6例,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18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单纯胆囊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扩张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均行EST,EPBD或行胆总管网篮取石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血生化,血常规及体温变化等生化指标.结果:28例于术后第3天腹痛消失,血淀粉酶于术后第7天基本降至正常.28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并发切口处出血.治愈率高达93.3%,并发症出现率为6.7%.结论:EST及EPBD或网篮取石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高,简单安全,胆总管小结石(直径小于1.0cm)性胰腺炎患者免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对部分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患者,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陈开运;高鹏;周继舜;郑雄烈;向国安;梁荣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4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经手术证实25例,经3名以上放射医生诊断确诊19例.其中男21例(占47.7%);女23例(占52.3%).年龄在4-56岁,平均33.7岁.所有病人均在两年内进行了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现病灶87个,位于大脑半球49个、小脑26个、脑干12个.我们根据MR表面特点把病灶分为4型①易出血型(33个病灶);②出血型(20个病灶);③稳定型(23个病灶):④隐匿型(11个病灶).随访发现:27个病灶呈进行性增大,13个病灶明显再出血,26个病灶无明显信号改变.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MR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异性,根据MRI的信号特点可以对该病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并可预示病灶的进展.
作者:温智勇;徐霓霓;齐旭红;康枫;严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是肺脏内皮和上皮同时受损,大部分肺泡萎陷,小部分肺泡过分膨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措施,其中通气治疗是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付强;卢兰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早在60年代初期,临床上作为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物而得以闻名,随着医疗的实践,医学上发现其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对女性生殖系统以及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口腔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用甲硝唑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旭生;于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继发真菌感染.方法:30例患者均取标本真菌培养.结果:30例患者连续3次标本真菌培养阳性,且菌种一致才确定真菌感染,共检出真菌16株.结论:本组病例大多数为老年人,原发病均为肺心病,长期反复发病,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易使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临床上应尽量根据病原学资料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改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真菌感染一经确诊应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并开始抗真菌治疗.
作者:王慧敏;沈祥丽;李晓鑫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足母)趾皮肤缺损或第一跖趾关节外皮肤缺损往往因处理困难及无重要功能而不受重视而截趾,但影响弹跳,尤其第一跖骨头切除后,对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张全荣;邱扬;许亚军;施海峰;刘宇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老年人HCV感染的自然过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老年人HCV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感染HCV时的年龄均为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3.96(SD±3.55)岁,男17例,女4例,均为输血后感染,平均随访10.23(SD±3.86)年.结果:21例病人均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13例(61.90%),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平均为7.18(SD±2.27)年,其中5年后发生肝硬化的7例(33.33%),8年后发生肝硬化的6例(28.57%).肝硬化病人死亡5例(38.46%),平均生存期为6.56(SD±2.33)年.肝硬化病例组中,均有持续的病毒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与肝硬化组病例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P<0.010).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HCV慢性肝炎的发生率高和发生肝硬化非常快.
作者:张长法;曾爱萍;张小沂;刘英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1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肺灌洗并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57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刘娟;黄东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尼可刹米在COPD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用尼可刹米治疗前动脉血气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78例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用尼可刹米前的动脉血气,并在静脉滴注尼可刹米24h后,复测动脉血气.结果:①78例用尼可刹米前PaCO2均大于45mmHg,其中pH<7.35的68例,pH值7.35-7.45的8例,pH>7.45的2例.②用尼克刹米前动脉血pH<7.35的患者,使用尼可刹米24h后,pH值升高,PaCO2下降,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动脉血pH>7.35的患者,静滴尼可刹米24h后,pH值及PaCO2,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按尼可刹米治疗后PaCO2降低5mmHg为有效,pH<7.35组有效率62.1%,pH>7.35组有效率40%(P<0.05).结论:COPD并呼吸衰竭pH值>7.35者用尼可刹米既无必要也无作用.
作者:刘振威;步路标;何炜;吕晓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多年来一直延用的给药方法.由于胰岛素是一种典型的蛋白质激素,口服给药将受到消化道内各种蛋白酶的作用而使之分解失活,并且还有第一关卡效应,所以口服给药一直是未攻克的难题之一,故而多年来一直采用注射给药,尤其是对于1型糖尿病人来讲,需要每天几次的皮下注射,造成许多不便,不良反应也较多[1].
作者:王耀平;高宝文;张一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在1999年6月间,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等症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受到患者的好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章其;赵先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喉癌是我科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术后需鼻饲10-12天,由于喉切除需气管造瘘,所以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鲍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不同表面活性剂、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在体蟾蜍上腭模型法.结果: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纤毛运动均无明显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纤毛运动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顺序为:0.83%去氧胆酸钠>1%Brij35>0.86%胆酸钠>1%Tween80.结论:柔性脂质体显著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
作者:邓秋;胡新;袁泉;王会娟;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交通职工HIV/AIDS防治知识的现状,为今后加强HIV/AIDS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为交通系统职工进行HIV/AIDS的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长途客运和出租车职工以无记名的方式回答调查问卷,共回收2762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以上的职工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掌握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两组有60.6%和40.9%的职工认为与HIV感染者共用浴缸或便器可感染HIV,45.2%和61.5%的职工认为蚊虫叮咬可感染HIV.有42.2%的职工对用于乙型肝炎消毒的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有75.5%的职工对HIV/AIDS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有33.1%和50.4%职工认为自己没有感染HIV的危险,在恐惧的同时对HIV/AIDS的流行又认识不足.95%以上职工希望得到艾滋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并愿意告诉家人和亲朋.结论:应加强北京交通系统职工HIV/AIDS知识的强化教育,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宣传HIV/AIDS防治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秦小平;王樯;张捷;费淳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