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胡中;钱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是肺脏内皮和上皮同时受损,大部分肺泡萎陷,小部分肺泡过分膨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措施,其中通气治疗是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付强;卢兰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喉癌是我科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术后需鼻饲10-12天,由于喉切除需气管造瘘,所以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鲍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关键和主要的课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手术质量和病人的预后.无菌技术不严格,轻则影响无菌切口的感染率,重则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交通职工HIV/AIDS防治知识的现状,为今后加强HIV/AIDS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为交通系统职工进行HIV/AIDS的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长途客运和出租车职工以无记名的方式回答调查问卷,共回收2762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以上的职工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掌握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两组有60.6%和40.9%的职工认为与HIV感染者共用浴缸或便器可感染HIV,45.2%和61.5%的职工认为蚊虫叮咬可感染HIV.有42.2%的职工对用于乙型肝炎消毒的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有75.5%的职工对HIV/AIDS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有33.1%和50.4%职工认为自己没有感染HIV的危险,在恐惧的同时对HIV/AIDS的流行又认识不足.95%以上职工希望得到艾滋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并愿意告诉家人和亲朋.结论:应加强北京交通系统职工HIV/AIDS知识的强化教育,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宣传HIV/AIDS防治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秦小平;王樯;张捷;费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高脂饲料连续4周造成高血脂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12,24g/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2周和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灌胃2-4周可使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大剂量组(24g/kg),也能降低血清TG.结论: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王贵林;朱慧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瓣膜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以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安全剂量及通用监测指标:INR的相应数值范围.方法:连续收集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瓣膜性心脏病伴房颤患者42例,根据INR测值调整达有效剂量.通过随访观察抗凝效果及出血不良事件.结果:华法林平均剂量每日3.23±0.74mg(2-5mg)多数为每日3-4mg.INR平均值2.32±0.32.随访13.6±5.3个月,无血栓事件发生,出血事件7例.结论:INR是抗凝药物治疗可信的监测指标,目标值2.0-3.0,及时监测INR及密切临床观察可减少、杜绝出血事件的发生.
作者:高明明;杨新春;麻京豫;胡新荣;胡大一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伴发的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组(有攻击行为)43例,疾病对照组41例,健康对照组1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①研究组的COM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在疾病症状(敌对性、情感平淡)及认知功能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其COMT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者不同.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作者:李华芳;朱砾;马金云;张野;谢斌;顾牛范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对临时配制的不同配方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进行稳定性考察、并取硼酸盐配方的不同pH值样品进行家兔刺激性实验.方法:配制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人工泪液配方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分别在4℃、25℃条件下放置,从外观和含量角度考察其稳定性,并取硼酸盐配方进行家兔刺激性实验.结果:三种配方稳定性差异不大,在25℃条件下可以保持8天澄明度合格,含量稳定(初含量的90%以上);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21天的稳定.不同pH值的硼酸盐配方家兔刺激性结果显示,均未达到刺激程度标准.结论:临时配制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在常温下8天、4℃低温3周内使用为好,家兔实验表明硼酸盐配方在pH4.2-5.2范围内,无明显刺激性,使用较安全.
作者:王会娟;刘艳;白玉;徐彦;吴晓莉;李新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贲门失弛缓症(cardiac achalasia)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食管正常蠕动消失,食管体明显扩张,食管胃连接部功能性梗阻,是仅次于食管癌而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
作者:杜程;王如文;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D-半乳糖处理小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与骨元素的影响.方法:3月龄昆明种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两组,为正常对照组和半乳糖组,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0mg@kg1@d1,正常对照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2天,处死,取右侧股骨测定骨元素,同时检测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中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匀浆中单胺氧化酶(MAO)及肝组织匀浆中脂褐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半乳糖组血中CAT活性、GSH-PX活性、红细胞SOD活性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MAO活性、血清中MDA及肝组织中脂褐素含量增加(P<0.05),同时,骨钙减少33.2%(P<0.001)、磷减少35.2%(P<0.001)、镁减少42.7%(P<0.001)、锌减少33.0%(P<0.001).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3月龄小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骨元素大量丢失.
作者:陈小芳;覃冬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老年人HCV感染的自然过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老年人HCV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感染HCV时的年龄均为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3.96(SD±3.55)岁,男17例,女4例,均为输血后感染,平均随访10.23(SD±3.86)年.结果:21例病人均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13例(61.90%),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平均为7.18(SD±2.27)年,其中5年后发生肝硬化的7例(33.33%),8年后发生肝硬化的6例(28.57%).肝硬化病人死亡5例(38.46%),平均生存期为6.56(SD±2.33)年.肝硬化病例组中,均有持续的病毒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与肝硬化组病例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P<0.010).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HCV慢性肝炎的发生率高和发生肝硬化非常快.
作者:张长法;曾爱萍;张小沂;刘英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4岁,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第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而进入肝昏迷前期.经积极抢救治疗特护30天,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董淑丽;于振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切开术(EST)及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B超或CT提示均有胆总管高压或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并胆囊结石6例,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18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单纯胆囊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扩张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均行EST,EPBD或行胆总管网篮取石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血生化,血常规及体温变化等生化指标.结果:28例于术后第3天腹痛消失,血淀粉酶于术后第7天基本降至正常.28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并发切口处出血.治愈率高达93.3%,并发症出现率为6.7%.结论:EST及EPBD或网篮取石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高,简单安全,胆总管小结石(直径小于1.0cm)性胰腺炎患者免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对部分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患者,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陈开运;高鹏;周继舜;郑雄烈;向国安;梁荣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1985年-1995年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的有关PNH临床报告共计670例,与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总结的232例相对照,再与国外发表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进一步明确我国PNH的临床特点: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以贫血居首位,合并严重血管栓塞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脑栓塞及肢体静脉栓塞比腹部血管栓塞多见,死亡原因以感染居首位.PNH患者生存期可很长,可以临床自然缓解,转为恶性血液病的机率很低.结论:从临床看,本病基本属于慢性良性疾病,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与欧美国家病例有所不同.
作者:季元;刘尔坤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健康人血浆中头孢泊肟浓度,评价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与参比制剂是否具有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计,20名受试者随机服用头孢泊肟酯被试剂或参比制剂.结果: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2.975±0.525h和2.850±0.690h,Cmax分别为:5.138±0.776mg/L和5.49±40.548mg/L,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oct分别为:24.574±3.414mg@h1@L1和27.057±2.551mg@h1@L1,头孢泊肟酯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1.3±13.9%.结论:对经对数转换后的Cmax、AUCoct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检验,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李可欣;殷琦;王维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观察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PLD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0年10月对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PLDD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0例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例,良17例,差4例,优良率86.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①腰痛明显;②常合并多个节段病变;③椎管狭窄比例高,但绝大多数并不引发临床症状.严格掌握PLDD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PLDD在椎间盘内汽化和凝固双重作用,减轻盘内压力,缓解椎间盘内压力,缓解其对窦椎神经及神经根刺激达到治疗作用,能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宁;梁炜;范善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保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作为烟台市市直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唯一一家军队医院,为了配合当地政府搞好这项改革,满足不同层次的医保病人需求,积极按照医保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主动适应医保制度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为医保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病人满意率为100%,确保医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祝艳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126例伴有Ⅲ级以上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抗心衰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依那普利(ACEI)综合治疗,经5年随访观察,评价ACEI药物在抗心衰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老年(≥60岁)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药物(消心痛)15-30mg/d,地高辛,阿司匹林;部分患者应用倍他乐克和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依那普利10-20mg(从2.5mg开始).随访内容为:半年做1次超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X胸片、肝、肾功能;观察有无死亡,再次心梗,生活质量等.结果:治疗组5年存活率为43.3%,再梗发生率8.3%,心功能Ⅱ级60%,Ⅳ级10%,生活自理能力达86.7%,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2.2%、15.1%、33.9%、22%和52.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翠瑶;赵小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1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肺灌洗并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57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刘娟;黄东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本资料随机分成两组,组1(2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BF)局部灌注凝血酶;组2(21例)经BF局部灌注纤维蛋白加凝血酶.结果:统计学检验示两组方法判别有显著性(P<0.05),组2较组1疗效更好.结论:经BF灌注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比单用凝血酶止血效果更显著;经BF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咯血经济、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周敏;袁民宇;崔小川;胡懋琳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