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的稳定性及刺激性研究

王会娟;刘艳;白玉;徐彦;吴晓莉;李新波

关键词: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滴眼液, 稳定性, 刺激性
摘要:目的:对临时配制的不同配方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进行稳定性考察、并取硼酸盐配方的不同pH值样品进行家兔刺激性实验.方法:配制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人工泪液配方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分别在4℃、25℃条件下放置,从外观和含量角度考察其稳定性,并取硼酸盐配方进行家兔刺激性实验.结果:三种配方稳定性差异不大,在25℃条件下可以保持8天澄明度合格,含量稳定(初含量的90%以上);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21天的稳定.不同pH值的硼酸盐配方家兔刺激性结果显示,均未达到刺激程度标准.结论:临时配制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滴眼液在常温下8天、4℃低温3周内使用为好,家兔实验表明硼酸盐配方在pH4.2-5.2范围内,无明显刺激性,使用较安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初步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观察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PLD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0年10月对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PLDD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0例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例,良17例,差4例,优良率86.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①腰痛明显;②常合并多个节段病变;③椎管狭窄比例高,但绝大多数并不引发临床症状.严格掌握PLDD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PLDD在椎间盘内汽化和凝固双重作用,减轻盘内压力,缓解椎间盘内压力,缓解其对窦椎神经及神经根刺激达到治疗作用,能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宁;梁炜;范善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15例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喉癌是我科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术后需鼻饲10-12天,由于喉切除需气管造瘘,所以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鲍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特点与低分子肝素治疗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OPD加重期病人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66±8岁;健康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7±7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每日200IU/kg体重,分2次皮下注射,连用10天.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COPD加重期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COPD组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压积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COPD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压积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PD加重期病人血液流变学异常;低分子肝素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一定疗效,且药物耐受性好.

    作者:马佳韵;申海霁;陈振和;施宇衡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喉咽及颈部疾病致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喉咽部和颈部疾病在术前和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537例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对引起6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前因素36%(25/69):异物阻塞及喉头水肿;术后因素64%(44/69):舌后坠、血肿或软组织水肿、喉咽腔狭小、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喉水肿、声带水肿、喉炎、气管软化、气管痉挛、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所致呼吸道梗阻因素是多方面的,术中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病情观察对预防呼吸道梗阻起关键作用.对危重患者应及时果断解除梗阻,预防性气管插管是减少术中窒息有效措施.

    作者:张学辉;黄健男;彭树文;占顺堂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光损害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血栓通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000±50)照射SD大鼠右眼,照射时间为30min,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血栓通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VitE组采用VitE滴丸进行灌胃治疗,疗程7天,其余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观察指标为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力、NO含量变化及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改变.结果:经过治疗,相对于模型组而言,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率,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中的关键酶-Caspase-3蛋白酶的活力,还可一定程度减缓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的改变,对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作用的N0也有较强的降低作用.与抗氧化剂VitE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的疗效要优于前者.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一种治疗视网膜光损害性疾病的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萧;胡世兴;麦细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自学高考护士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一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公认.自1987年我国自学高考护理专业开考以来,为在职护士提高学历开辟了一条新路.

    作者:袁素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新入院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病人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能否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是临床科护士能否给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获得病人信任的关键,并且对病人住院后能否积极配合诊疗护理,也至关重要.

    作者:白卫;湛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对其肾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脏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组58例,正常组32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并对两组间血、尿β2-微球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组血β 2-微球蛋白水平为(2.679±1.274)mg/L,较正常对照组(1.725±0.547)mg/L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血压组尿β 2-微球蛋白水平为(137.2±130.0)μ g/L,较正常对照组(52.0±32.0)μg/L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有密切的关系,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邓健忠;廖云彪;赖中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肺心病继发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继发真菌感染.方法:30例患者均取标本真菌培养.结果:30例患者连续3次标本真菌培养阳性,且菌种一致才确定真菌感染,共检出真菌16株.结论:本组病例大多数为老年人,原发病均为肺心病,长期反复发病,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易使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临床上应尽量根据病原学资料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改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真菌感染一经确诊应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并开始抗真菌治疗.

    作者:王慧敏;沈祥丽;李晓鑫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4例报道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23岁,维族,农民,孕1产0,停经45天,腹痛3天,加重2h于1998年3月15日入院.3天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不规则左下腹痛,自己以过期月经未行任何治疗,于2h前突然出现左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头晕并晕倒,立即来我院以腹痛原因待查收住院.

    作者:冯德强;冯菊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颞底硬膜外血肿(附14例报告)

    目的:总结颞底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头部外伤后颞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出诊断要点与处理原则.结果:手术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9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颞底硬膜外血肿起病急、变化快,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脑伤的轻重及血肿量与发展速度,血肿量在15ml以上有明确占位效应或临床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继发双侧颞叶钩回疝者应行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于明琨;朱诚;卢亦成;江基尧;张光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安坤丸的抗炎、镇痛实验

    目的:明确安坤丸对小鼠、大鼠抗炎及对小鼠镇痛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小鼠琼脂肉芽肿试验观察安坤丸对小鼠抗炎的影响;通过对大鼠子宫内膜炎试验,观察安坤丸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试验,观察安坤丸镇痛作用.结果:安坤丸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能抑制小鼠琼脂肉芽肿的增长,安坤丸中高剂量组抑制大鼠子宫肿胀程度,安坤丸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安坤丸具有抑制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

    作者:刘玉玲;滕宝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肠易激综合征175例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其发病和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主要是肠道反应性明显增高.现结合我院3年来诊治的175例患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杨根贵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危重病人的临床观察及预见护理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4岁,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第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而进入肝昏迷前期.经积极抢救治疗特护30天,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董淑丽;于振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足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缺损临床体会

    (足母)趾皮肤缺损或第一跖趾关节外皮肤缺损往往因处理困难及无重要功能而不受重视而截趾,但影响弹跳,尤其第一跖骨头切除后,对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张全荣;邱扬;许亚军;施海峰;刘宇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手术室无菌技术质量管理体会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关键和主要的课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手术质量和病人的预后.无菌技术不严格,轻则影响无菌切口的感染率,重则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用尼可刹米治疗前动脉血气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调查尼可刹米在COPD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用尼可刹米治疗前动脉血气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78例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用尼可刹米前的动脉血气,并在静脉滴注尼可刹米24h后,复测动脉血气.结果:①78例用尼可刹米前PaCO2均大于45mmHg,其中pH<7.35的68例,pH值7.35-7.45的8例,pH>7.45的2例.②用尼克刹米前动脉血pH<7.35的患者,使用尼可刹米24h后,pH值升高,PaCO2下降,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动脉血pH>7.35的患者,静滴尼可刹米24h后,pH值及PaCO2,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按尼可刹米治疗后PaCO2降低5mmHg为有效,pH<7.35组有效率62.1%,pH>7.35组有效率40%(P<0.05).结论:COPD并呼吸衰竭pH值>7.35者用尼可刹米既无必要也无作用.

    作者:刘振威;步路标;何炜;吕晓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北京市交通系统职工HIV/AIDS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交通职工HIV/AIDS防治知识的现状,为今后加强HIV/AIDS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为交通系统职工进行HIV/AIDS的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长途客运和出租车职工以无记名的方式回答调查问卷,共回收2762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以上的职工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掌握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两组有60.6%和40.9%的职工认为与HIV感染者共用浴缸或便器可感染HIV,45.2%和61.5%的职工认为蚊虫叮咬可感染HIV.有42.2%的职工对用于乙型肝炎消毒的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有75.5%的职工对HIV/AIDS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有33.1%和50.4%职工认为自己没有感染HIV的危险,在恐惧的同时对HIV/AIDS的流行又认识不足.95%以上职工希望得到艾滋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并愿意告诉家人和亲朋.结论:应加强北京交通系统职工HIV/AIDS知识的强化教育,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宣传HIV/AIDS防治知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秦小平;王樯;张捷;费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复方甲硝唑的配方特点及其在临床上的新用途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早在60年代初期,临床上作为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物而得以闻名,随着医疗的实践,医学上发现其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对女性生殖系统以及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口腔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用甲硝唑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旭生;于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死或致残原因,尤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

    作者:乔金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